步驟
1、把總體中的N個個體編號。
2、把號碼寫在號簽上,將號簽放在一個容器中攪拌均勻。
3、每次從中抽取一個號簽,連續不放回抽取n次。
4、將取出的n個號簽上所對應的n個個體取出,就得到一個容量為n的樣本.
優缺點
抽籤法的優點是簡單易行,缺點是當總體的容量非常大時,費時、費力,又不方便。如果標號的簽攪拌得不均勻,會導致抽樣不公平。
而隨機數表法的優點與抽籤法相同,缺點上當總體容量較大時,仍然不是很方便,但是比抽籤法公平,因此這兩種方法只適合總體容量較少的抽樣類型。
書籍
內容概況
作者敘述了歷史上值得人們思考的大大小小的無數案例,揭示出隱藏在正式規則之下、實際上支配著社會運行的不成文的規矩,並將其名之曰“潛規則”。
吳思 著
復旦大學出版社
詳細內容
孫丕揚於明萬曆二十二年(1595年)出任吏部尚書,時年62歲。他的職責是協助皇帝,選拔德才兼備的官員,將他們安排到適當的崗位上。孫丕揚的職務在明朝的地位高居中央六部尚書之首。明朝在名義上沒有宰相,六部尚書之首在名義上簡直就是天下最大的官了。 孫丕揚是個廉潔清正的人。《明史》卷二百二十四上說,“丕揚挺勁不撓,百僚無敢以私乾者”。遙想當年,這個陝西籍的倔老頭整天板著臉端坐辦公,成千上萬善於鑽營的官迷,居然沒人敢打他的主意。意味深長的是,這位孫先生當了吏部尚書之後,創建了“掣籤法”,明朝的幹部安排方式從此一變,官員們無論賢愚清濁,一概要憑手氣抽籤上崗了。一個聰明正派的重臣,竟把皇上託付給自己的選賢任能的重大職責,轉交給了一堆竹籤,他到底出了什麼毛病?
據《明史》記載,孫丕揚誰都不怕,唯獨怕太監。千千萬萬的文官都不敢找孫丕揚走後門,但是宦官敢。宦官沒完沒了地托他給親信安排肥缺,孫丕揚安排又不是,拒絕又不敢,於是就發明了抽籤的辦法,讓那些宦官不要再來走後門。孫丕揚用心良苦。
宦官在名義上當然沒有孫丕揚的官大。孫丕揚是正二品的高官,而宦官的頭子,也就是擔任太監的宦官,不過是個四品官,與孫丕揚差著四檔。而且宦官是不許干預政事的。同樣,明朝也是沒有宰相的,開國初期的三個官居一品的宰相似乎都不可靠,朱元璋殺掉他們,然後就廢除了宰相制度。如此說來,孫丕揚只需直接向皇上負責,除了皇帝本人之外不必再怕什麼人,但是實際情形不然。
朱元璋廢除宰相,就等於迫使他的子孫後代親自出面管理國家。這是個體戶的思路。這個思路容不下專業分工的出現,不承認臣民之中有更善於管理而且樂於管理的專家人才。
這種制度禁止外人插手代理,它自己所提供的皇帝又如何呢?顯然,生長在深宮內院的皇太子,對民間實際情況的了解必定是膚淺的,中國的儒家教育又是春秋筆法的隱惡揚善教育,告訴學生的都是理想的模式是什麼樣子,為什麼說這是理想的,等等。教的那一套與實際情形相去甚遠。也就是說,一個滿腦子教條和理想的書生,就是這種制度所能提供的最好的領導者。這不過是一個有德無能的最高管理者,而更大的可能是碰上一個無德又無能的管理者,一個既缺乏理想又沒有頭腦的敗家子。這兩種皇上都缺乏管理國家的能力,很需要一些助手協助他處理六部首腦提出的複雜問題。
在實際情形中,皇上批閱的奏章,譬如孫丕揚的什麼奏疏,首先要由內閣大學士——皇上的秘書——看一遍,替皇上草擬一個處理意見,用小紙條貼在奏疏的前面,這叫擬票。票擬過的奏章呈到皇上手裡,皇上便參考大學士的意見口授旨意,秉筆太監持紅筆記錄,這叫批紅。無論名義上如何規定,呈送奏章的人,總不如閱讀奏章並提出處理建議的人權力大;提建議的擬票人,總不如拿著紅筆寫批示的人權力大——特別是在皇上又懶又好糊弄的條件下。譬如正德皇帝貪玩,太監劉瑾便把奏章拿回家與親戚和哥們商量著批,首輔李東陽也難以辨別真假。
於是,不知不覺中,朝廷決策、官員進退,都把持在宦官之手了。簡單地說,就是明朝必定出現一個灰色的權勢集團。這個集團有能力讓正式制度的維護者給他們讓路。孫丕揚不願意讓路,又不敢得罪宦官,不能不讓路。雙方較量的結果,就是孫丕揚帶頭放棄自己手裡的安排幹部的權力,放棄肥缺的分配權,同時也就取消了灰色權勢集團的肥缺索取權,任何人都不能憑自己的標準安排幹部,一切由竹籤和當事人的手氣決定。這個抽籤制度建立後,吏部的後門果然堵住不少,當時的人們便盛讚孫丕揚公正無私。在這種盛讚中,我們也可以感覺到人事安排或者叫肥缺分配方面徇私舞弊的嚴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