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中國古時茶飲]

抹茶[中國古時茶飲]

抹茶(中國古時稱作末茶)起源於中國隋唐,將春天的茶葉的嫩葉,用蒸汽殺青後,做成餅茶(團茶)保存。食用前放在火上再次烘焙乾燥,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自古以來,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詠嘆抹茶的詩篇,“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就是唐代詩人盧仝對抹茶的讚美之詞。抹茶是用天然石磨碾磨成微粉狀的、復蓋的、蒸青的綠茶。中國自明代以來,開始流行沖泡飲茶,中國抹茶茶道遂告失傳,中國古代文明的結晶――茶磨也隨之絕跡,中國抹茶(Matcha)形成歷史斷代,成為中國茶人心中永遠的痛。

發展

抹茶抹茶
中國抹茶發展的三個階段:

1、朦朧起源階段,作為藥用材料。在《神農本草經》一書中曾經指出:“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在公元前約2700年,神農氏把茶葉嚼碎吞入腹中,邁出人類吃茶的第一步,被譽為“抹茶鼻祖”。

2、緩慢發展階段,唐朝年間,人們就發明了蒸青散茶(碾茶),還審訂了評茶色香味的方法,並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日常飲料。茶經記載:“……始其蒸也,入乎簞,既其熟也,出乎簞。釜涸注於甑中,又以谷木枝三亞者制之,散所蒸牙筍並葉,畏流其膏。”到了宋朝更發展為茶宴,當時最為有名的評茶專家、大文豪蔡襄在《茶錄》中評述抹茶的飲茶方法:把團茶擊成小塊,再碾成細末,篩出茶末,取兩錢末放入燙好的茶盞,注入沸水,泛起湯花品嘗色、香、味,佳者為上。清朝茹敦和在《越言釋》中說,古者茶必有點,其磑茶(抹茶)為撮泡茶,必擇一二佳果點心,謂之點心,謂之點茶。

3、加速上升階段,伴隨茶葉種植、遮蔭技術、育種技術的發展,為抹茶提供了更好的原材料;蒸青設備的進步,又促使抹茶的品質得到大幅度提升;超微粉研磨技術的發展,大大提高了生產速度,降低了成本。使抹茶這種古代奢侈品走向普通大眾。同時,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環境和健康問題日益突出,慢性病對人民民眾的健康威脅日益加重,公眾對營養健康地訴求越來越多,促使抹茶等天然營養健康產品,得到迅猛發展。

栽培

抹茶抹茶

抹茶(Matcha)的原料是一種沒有經過揉捻的小茶片,它的製作有兩個關鍵字:復蓋和蒸青。春茶在採摘前20天必須搭設棚架,復蓋蘆葦帘子和稻草帘子,遮光率達到98%以上,也有簡易復蓋,用黑色塑膠紗網復蓋的,遮光率只能達到70~85%。實驗證明用不同材質、顏色的物品給茶遮光產生的效果是不同的。

日本學者竹井瑤子的研究顯示∶“復蓋遮蔭改變了光照強度、光質、溫度等環境因素,因而影響到茶葉香氣品質的形成。露天茶不含B-檀香醇,除低級 脂肪族化合物的含量較高外,其他香氣成分的含量明顯低於遮蔭茶”。經過復蓋的綠茶 葉綠素和胺基酸明顯增加,類胡羅卜素為露天栽培的1.5倍,其胺基酸總量為自然光栽培的1.4倍,葉綠素為自然光裁培的1.6倍。

加工

抹茶抹茶

採摘下的新鮮茶葉當天殺青乾燥,採用的是蒸汽殺青法。研究分別表明,在蒸青過程中,茶葉中的順-3-已烯醇、順-3-己烯乙酸酯和芳樟醇等氧化物大量增加,並產生大量的A-紫羅酮、B-紫羅酮等紫羅酮類化合物,這些香氣組分的先質為類胡蘿蔔素,構成了抹茶(Matcha)特殊的香氣和口感。所以,復蓋栽培的綠茶並且蒸汽殺青的復下茶不但香氣特殊,色澤翠綠,味道也更鮮美。

光照對茶樹葉片的化學組分影響(ug%g)

光照條件 葉綠素 全氮量 賴氨酸 精氨酸 簡單兒茶素
自然光 0.28 4. 47 73 1756 3.01
遮蔭 0.444 4. 90 136 4045 1.88

《茶葉生物化學》 第三版宛曉春主編 中國農業出版社

抹茶(Matcha),其本意就是用石磨來碾磨的茶。磨茶的石磨稱為茶磨,北宋詩人黃庭堅最早記述茶磨∶

“浸窮厥味臼始用,

復計其初碾方出。

計盡巧極至迂磨,

信哉智者能創物。”

成分

抹茶抹茶

抹茶(Matcha)含有豐富的人體所必須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其主要成分為茶多酚、咖啡鹼、游離胺基酸、葉綠素、蛋白質、芳香物質、纖維素、維生素C、A、B1、B2、B3、B5、B6、E、K、H等,微量元素鉀、鈣、鎂、鐵、鈉、鋅、硒、氟等近30餘種。

抹茶(Matcha)(100g)的營養成分:

蛋白質 6.64g (形成肌肉和骨骼的營養素)

糖 23.67g (維持身體和運動活力的能源)

食物纖維55.08g (幫助排出體內有害物質,預防便秘和生活習慣病)

脂肪 2.94g (活動能量源)

茶多酚 12090μg (跟眼睛的健康和美容有很深的關係)

維生素A2016μg (美容、美皮膚)

維生素B 1 0.2mg (能量代謝。腦和神經的能量源)

維生素B 2 1.5mg (促進細胞再生)

維生素C30mg (骨膠原生成的不可缺成分、關係皮膚的健康、美白等)

抹茶抹茶
維生素K1350μg (幫助骨骼鈣質的沉著、防止骨酥鬆症、調整血液的血液の平衡)

維生素E19mg (抗氧化、防止衰老、被稱為返老還童的維生素)

葉酸 119μg (防止細胞的不正複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也是孕婦不可缺的營養)

泛酸 0.9mg (維持皮膚和黏膜的健康)

鈣 840mg (預防骨酥鬆症)

鉄 18mg (血液的生成、維持、特別是女性應該儘可能多的攝取)

鈉 8.32mg (幫助維持細胞內側和外側的體液的平衡)

鉀 727mg (保持神經和肌肉的正常工作、排除體內多餘的鹽分)

鎂 145mg (人體缺少鎂將會引發循環器疾患)

鋅 1.5mg (皮膚和毛髮健康的維持)

SOD活性 1260000unit (抗氧化物質、防止細胞的氧化=防止老化)

用途

飲用

抹茶抹茶
飲用抹茶通常按照茶道的方式飲用,需要遵循一系列複雜的規則。

基本的方法是先在茶碗中放入少量抹茶,加入少量溫(不是沸騰)水,然後攪拌均勻(傳統上使用茶筅)。

在茶道中,“濃茶”用4克抹茶,加60CC開水,有點像漿糊狀。“薄茶”用2克抹茶,加60CC開水。可以用茶筅刷出濃厚的泡沫,非常美麗,爽口。

當前快節奏的社會中,去用茶筅點茶喝的人已經很少了,抹茶更多的被用來製作各種精美的食品,綠色的抹茶食品成為餐桌上綠色的鮮花,受到人們的追捧和享用。

營養

近幾十年來,人們對茶葉的認識已經大大加深,對茶葉功能性的物質本質也有了深刻的了解。在抗生素、生長激素的毒副作用日益遭到質疑的今天,茶多酚以其獨特的生物學功能和“綠色”本質越來越深入到人們的飲食生活中。

普通茶雖然含有極高的營養成分、但是茶葉里真正溶於水的部分僅僅為35%,大量的不溶於水的有效成分都被人們當做茶渣扔掉。實驗證明,吃茶比之喝茶能夠汲取更多的營養,一碗抹茶里的營養成分超過30杯普通綠茶,所以日本茶道的老師們幾乎無一不長壽天年。變喝茶為吃茶不僅是一個飲食習慣的改革,同時也是適應快節奏現代化生活的需要。

方法

基本的方法是:

溫碗

先把茶碗連同茶筅一起用開水燙過。

調膏(這是中國古人在實踐中得出的經驗,日本茶道中沒有這個程式。)

碗裡放入2克抹茶,先加入少量的(幾克)的水,把抹茶調成漿糊狀,這樣可以防止十分細膩的抹茶產生抱團的現象。

點茶

用茶筅按照W的軌跡貼著碗底前後刷攪,使之拌入大量的空氣,形成濃厚的泡沫。

日本茶道把比較濃厚的抹茶(4克抹茶加入60CC的水)稱為濃茶,把比較少的抹茶(2克抹茶加入60CC的水)稱為薄茶。

鑑別

價差

抹茶抹茶
抹茶不但受到日本人民千百年來的喜愛,近年來,在歐美等國家也大受歡迎,2004年到2006年間日本的抹茶出口量翻了2番。隨著哈根達斯和上海光明乳業率先在中國推出了抹茶冰激凌和抹茶牛奶,國人對抹茶的興趣也越來越高。打開阿里巴巴,可以看到有十幾家公司在銷售抹茶(Matcha),抹茶(Matcha)的信息大約有20多個頁面,600條以上。但是深入調查以後,可以發現目前市場上所見的抹茶(Matcha)幾乎都非真正意義上的抹茶(Matcha),只能稱之為綠茶粉,其原料基本上都是普通的炒青,使用的是金屬粉碎機,無一例外的都是瞬間粉碎法。由於抹茶和綠茶粉本質的區別,形成自身的價值的截然不同,在國際市場上,一公斤的綠茶粉售價為1200~1800日幣(人民幣70~110元/公斤),而每40克的抹茶的售價為1800~12000元日幣(人民幣105~700元),相差幾十上百倍。

打泡抹茶常常打泡喝,跟綠茶粉相比,抹茶顆粒極細,泡沫豐富,顏色鮮亮。綠茶粉由於顆粒大得多,打出的泡沫很少。

曝曬正宗的抹茶粉在太陽底下暴曬半小時後,顏色明顯變淡,像泥土灰,而加了色素的綠茶粉,不論怎么曬都不會褪色。

國際規則

抹茶抹茶
國際上嚴格禁止不當使用“抹茶”(Matcha)二字:★凡不是石磨碾磨的不得稱作抹茶★凡是沒有使用抹茶原料的產品絕對不允許使用“抹茶”(Matcha)二字,★“抹茶口味”,“抹茶風”之類的誤導消費者的廣告、說明詞語等要求謹慎使用,★是綠茶粉末的要求在配方里明確註明使用的是(綠茶粉)。由於中國的抹茶(Matcha)文化早已斷代,不但國人對抹茶一知半解,國家對抹茶的生產也沒有一個標準,不但沒有國家標準,也沒有行業標準。雖然已經有個別地區有綠茶粉的地方標準,但那僅僅是普通的茶葉粉末的衛生指標。當前市場上茶粉類產品標識混亂,很多企業把綠茶粉叫做抹茶,有意無意之間欺騙和誤導了消費者。現有的抹茶標準見;Q/TFPS 2007在中國市場上,我們也可以看到外國企業大多比較規範,特別是日本的企業,他們絕對不會輕易使用“抹茶”(Matcha)二字。一些跨國公司即使在產品名上使用了“抹茶”(Matcha),也必定在括弧或者標籤原料欄里註明“綠茶粉”三個字,比如某著名國際品牌的《清潤抹茶)》等。雖然說在國際市場上這樣的擦邊球標識也是絕對不允許的,但是在當前中國的如此混亂的市場背景下,能夠在標籤上註明自己的原料是綠茶粉就已經是相當值得稱讚的了。

避免以訛傳訛

在以誤傳誤之中,很多消費者都以為綠茶磨成粉就是抹茶(Matcha),也有的人以為抹茶和綠茶粉的區別僅僅是粗細的不同,磨得細的是抹茶(Matcha),粗的就是綠茶粉。有的甚至把抹茶叫做“抹茶粉”。“抹茶粉”這個稱呼實在不好理解,就如同把旗袍叫做“旗袍裙”,把可口可樂叫做“可口可樂水”一樣。作為抹茶的誕生地的中國居然把祖先的精華的東西叫錯,會貽笑大方。

參數對比

日本抹茶(用天然石磨碾磨) ====原料:復蓋蒸青春茶==產量 40克/小時日本綠茶粉(用球磨機碾磨)====原料:復蓋/或不復蓋蒸青春茶==產量 約2~4KG/小時中國綠茶粉(用氣流粉碎機)====原料:復蓋或不復蓋或普通炒青茶====產量 約20~100KG/小時日本抹茶 /宇治抹茶(用天然石磨碾磨)===細度 2~20微米==翠綠==海苔香==微甜略澀===懸浮300秒以上==泡沫豐富均勻日本綠茶粉(用球磨機碾磨)==細度 20~40微米==翠綠==草香==微澀==沉澱==泡沫有中國綠茶粉(用氣流粉碎機打碎)==細度 180~75微米==黃綠==火香==苦澀==沉澱嚴重==無泡沫

抹茶標準

抹茶抹茶

(有對比圖供大家參考)抹茶和綠茶粉的區別鑑別中國和日本不同,日本是先有抹茶後有綠茶粉,日本人很清楚什麼是抹茶,什麼是綠茶粉,但是抹茶斷代後的中國近年,卻是先有綠茶粉,後有抹茶,市場上的抹茶和綠茶粉混淆,普通消費者很難區分真假,鑑別時候需要注意一下幾點:1.顏色:抹茶因為復蓋蒸青,呈深綠或者墨綠,綠茶粉為草綠。2.味道:抹茶因為採用進口樹種,所以不澀少苦,綠茶粉略苦澀。3.香味:抹茶因為樹種,栽培,加工的特點,所以呈海苔、粽葉香氣,綠茶粉為青草香。4.細度:抹茶細度達6000目以上(2微米),塗在手背上可以全部進入毛孔,一顆不剩。綠茶粉100---300目左右。——參考宇治抹茶有限公司抹茶標準Q/TFPS 2007

其他要求

抹茶抹茶

抹茶不同於一般的綠茶粉,更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茶葉粉碎物。抹茶與綠茶粉的不同點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1. 原料要求:抹茶對原料的質量要求較高,要求採用胺基酸、蛋白質和葉綠素含量高的茶葉,同時要求原料中咖啡因的含量較低。在採摘之前,對鮮茶葉的採摘時間、葉片大小都有要求。抹茶的生產時間較短,只有50天左右,以4、5兩個月出產的優質鮮茶葉做原料,生產出來的抹茶的質量最好。加工抹茶所用茶葉的樹種也有講究,這種茶樹以無性系繁殖技術培育而成,保證了茶樹品種的純正性。另外,為保證鮮葉的質量,在栽種過程中,工作人員還需對茶樹進行遮陽防暑,以這種方式生產的茶葉稱為復下茶。抹茶就是以復下茶為原料加工而成的。在日本,因為用天然石磨碾磨的加工成本太高,一般不會用品質差的茶葉來生產抹茶。普通的蒸青茶,甚至簡易復蓋的蒸青茶,用來做綠茶粉,日本叫粉末綠茶。中國因為缺少石磨碾磨技術(現有的石磨已經被宇治抹茶公司專利了),一些加工廠就採用氣流粉碎機來生產綠茶粉,這2年,一些茶農也開始用比較好的茶原料來製作綠茶粉,為了給自己的產品賣一個好價錢,他們給自己的綠茶粉命名為----抹茶。2.抹茶的生產關鍵:用天然石磨碾磨,綠茶粉都用金屬粉碎機粉碎。“抹茶――用天然石磨碾磨成微粉狀的、復蓋的、蒸青的綠茶。”雖然日本蝴蝶谷株式會社、上海宇治抹茶有限公司制定了中國第一個抹茶標準,但是這畢竟不能替代國家標準,中國抹茶市場上魚目混珠,良莠不齊。大家競相自稱自己的產品是抹茶(Matcha),卻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抹茶(Matcha)。“茶粉現無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其產品現基本按企業標準或出口契約要求進行生產” 的狀態不但鼓勵了中國市場的混亂,也阻礙了中國抹茶的走向世界。抹茶是否能夠在中國得到順利發展,是否能夠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規範中國抹茶市場是關鍵,而規範市場的關鍵又懸繫於抹茶的國家標準的制定,希望在不遠的將來看到抹茶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但對食物的營養成分,同時對它的色澤也是很在意的,人的食慾幾乎和自己對食物的感覺的良好度是呈正比例的。人們本能地更容易接受天然綠色的食品(如水果和蔬菜),在日本,人們被要求每天攝取30目的食物,但是少有人能完成這個任務,而抹茶(Matcha)幾乎同時擁有所有蔬菜的營養成分。抹茶(Matcha)不但可以直接用來飲用,同時可以做成各種抹茶(Matcha)食品,抹茶(Matcha)以其獨特的生物學活性和在動物體內的整體生理調節功能及“綠色”特徵,應和了新時代大眾的消費理念和環保意識,同時應和了現代化生活節奏的需要。可以肯定,隨著科技的進步及綠色添加劑研究的深入,抹茶(Matcha)在食品、飲料中的套用前景將是不可估量的。參考:抹茶標準Q/TFPS 2007食品添加劑雜質第58期什麼是抹茶。

產業

抹茶抹茶
由於點茶非常繁瑣,並且花費錢財,所以日本點茶的人不是非常之多。但是把抹茶用於食品,卻是日本人經常幹的事情。日本是世界人均壽命最長的國家之一,可能與他們廣泛飲茶、食茶和用茶不無關係。

現今的日本,抹茶(Matcha)產業已發展得非常龐大。抹茶無添加劑、無防腐劑、無人工色素,除了直飲外,作為一種營養強化劑和天然色素添加劑,被廣泛用於食品、保健品和化妝品等諸多行業,衍生了品種繁多的抹茶甜食。

食品類∶月餅、餅乾、瓜子等、冰淇淋、麵條、抹茶朱古力、抹茶冰淇淋、抹茶蛋糕、抹茶麵包、抹茶果凍、抹茶糖果。

飲料類∶罐裝飲料、固體飲料、牛奶、優酪乳、抹茶罐裝飲料等。

化妝品類∶美容產品、抹茶麵膜、抹茶粉餅、抹茶肥皂、抹茶香波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