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中國正在快速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基數龐大的老齡人口對於養老的需求十分強烈,而原有的家庭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和以房養老方式無法滿足這些需求。如何讓老年人生活得更有品質,成為全社會面臨的現實考題。一方面,社會流動加速,讓傳統的居家養老模式受到猛烈的衝擊;另一方面,一些市場化的養老機構收費較高,讓不少家庭“望而卻步”。在此背景下,通過助人自助的“抱團養老”,將老年人群體打造成為一個利益相關、關係相互、情感相系的養老共同體,有助於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擁有更多的保障和樂趣。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曾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晚年生活更加美好,需要不同年齡結構、不同身體狀況的老年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作為一種社會治理手段,“抱團養老”的目標就是通過老年人助人自助的“自我救贖”,來增強老年人的社會互動,拓展老年人的社會支持網路,緩解當前的養老困境。
長期以來,應對人口老齡化,我們只看到政府、市場和社會組織三方面的力量,卻忽視老年人群體自身的作用。作為社會運行的黏合劑和潤滑劑,“抱團養老”體現了難能可貴的共同體意識,有助於讓老年人的夕陽圖景更加豐富多彩,為破解養老困境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激發老年人群體的活力,搭建養老社會化的民間支點,“養老共同體”有助於讓老年生活更有品質。
觀點
正面
從國家角度看,中國老齡化社會的快速到來,迫切需要養老事業的迅速跟進,但是,中國的養老事業發展還比較緩慢,跟不上中國老齡化社會的發展速度,抱團養老,可以很好的彌補中國養老事業發展的不足。
從家庭角度看,由於中國實行獨生子女政策,依靠子女養老已經難以成為現實,因為一對年輕的夫婦要承擔四個老人,甚至更多老人的養老,而抱團養老,老人之間互相照顧,可以很好的減輕子女的負擔,發揮老人餘熱,讓年輕人更安心工作。
從中國傳統文化角度看,鄰里相望、互相照顧,是我們優秀的民族傳統,抱團養老是對這一優秀文化傳統的傳承與創新。
從中國的的社會性質看,抱團養老也非常有前景,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推崇的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愛,抱團養老是一個很好的探索。
總之,無論從怎樣的角度分析,抱團養老都是在中國十分值得推廣的一個模式。
質疑
“抱團養老”真的很美。老人們聚在一起,生活上相互幫助,情感上互相慰藉,相比社會養老而言,人們負擔得起,更重要的是其不脫離當地的生活環境;相比居家養老來說,又紓解了空巢老人孤苦伶仃的困境,為子女外出務工、發家致富省去了後顧之憂。這種互助養老模式,實乃應對人口老齡化社會的一大“秘方”。
但實際上呢,真有這么美?在我們認為“抱團養老”很美的時候,其實是基於幾個前提條件之上的。第一,老人們生活在一起的日常需要是能夠得到基本滿足的;第二,老人們的家境還算殷實,子女們有一定的負擔能力;第三,它是熟人社會裡的守望相助。
正是在這樣的前提下,新聞中才是一片“夕陽紅”。張老人家成為老夥伴們的大本營,大家抱團生活,時常帶些炸肉、糕餅等食材一起做飯,聚餐之後,可以在一起打牌、唱南音、跳廣場舞……熱熱鬧鬧,共度美好的夕陽時光,如同一家人一般。
可是,反過來一想,滿足這些前提條件真的容易么?首當其衝的是,怎么才能在陌生人社會下構建出熟人社會裡的情感格局?其次,政府、市場和社會組織在這之中該扮演怎樣的角色,或者說該承擔多大的責任?更重要的是,那些孤寡老人怎么辦?家境太差、子女不孝的老人咋辦?都是不得不直面的問題。
此外,必須得指出,“抱團養老”的實際作用真沒那么大。所謂的“抱團養老”,說白了就是一種老年人力資源開發。但對於七八十歲的老人而言,其有多大的餘熱可供散發,答案可想而知。典型的是,如果低齡老人真的能照顧高齡老人的生活起居,敬老院、養老院裡面那些專業的義工、護工、社工等,顯然就沒存在的必要了。簡言之,“抱團養老”更主要的是消減老人們的孤獨感,解決精神層面老來有“伴”的問題,以及避免“獨居老人家中去世幾天才被發現”等極端個案的發生,其餘方面只能說是聊勝於無。
如何做
“抱團養老”已經悄然在全國各地盛行,“抱團養老”的優勢不難明了,不僅能夠讓老人互相照顧,而且還實現老有所樂,無疑,這是一種有力的養老補充方式,然而,現在的“抱團養老”多是由老人們自行組織,自己選擇地點,自己抱團,雖然老人在一起能夠互幫互助,但老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他們抱成的“團”,也未必能夠溫暖到團體中的每一個老人,因此,要想讓“抱團養老”更加溫暖,仍需要更多的愛注入,換言之,不能只讓老人們獨行,要給予更多的關愛,更需要制度層面的愛。興趣愛好相同或相近的老人在一起,是開心的,這樣的生活也是快樂的,有益於老人的身心健康,況且“抱團養老”多是建立在老人自願的基礎之上,他們往往制訂有規章制度,大家能夠自覺遵守。因此,關係也能夠保持持久。
“抱團養老”是老人互相取暖,但老人對於情感的需求,決不會滿足於這些,他們仍然需要兒女的關愛。因此,並不是讓老人“抱團”了就萬事大吉了,子女就可以高枕無憂了。老人雖然有了自己的“朋友圈”,但也需要子女的親情,因此,子女雖然不能和老人住在一起,但必要的探望和電話,則是必須要具備的,如果老人有困難,作子女的也可以“抱團”幫助解決。換言之,老人的兒女也可以“抱團”,比如輪流探望老人,輪流邀請老人外出活動等等。
“抱團養老”如果僅靠老人們自己的力量,恐怕不會太順利,還需要政府層面的“制度性鼓勵”。要提供平台支持,既要物質上的支持,更要政策上的支持。如提供為老人服務的設施、活動中心等;如開設食堂讓老人可報名用膳。各方都可提供各種平台,促進老人們的交流,為抱團養老提供更多的支持。其實,“抱團養老”可以分農村式和城市式。農村老人的“抱團養老”,未必能夠通過自行組織形成,可以由村幹部牽頭組織,並提供一定的場所,比如一起聊天,一起種田等等,而城市的“抱團養老”,則可以藉助社區。而“抱團養老”也未必就要搞得轟轟烈烈,哪怕規定打聲招呼,一起散步,也同樣是“抱團養老”。
“抱團養老”不複雜,也不簡單,唯有注入更多的愛,“抱團養老”才能“抱”得更溫暖。
點評
有共同語言,有相近的作息時間、生活方式,老人們自髮式的抱團養老,可以說是當前老齡化背景下,社會化養老的一種不錯的嘗試。不過也要看到,抱團養老不是你想選擇就選擇,它具備的較高門檻,同樣不可忽視。比如老人們首先能夠完全自理,且具備“抱團”的物質基礎,再者,要有相對開放和公共的休閒娛樂場所等等,這些條件勢必令相當一部分處於社會“底層”,又恰恰需要公共救助的老人被排除在外。所以,抱團養老只是一種可選擇的自發方式,不可強求。同時,抱團養老中相關部門所應該肩負的公共責任也不能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