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報國

書籍簡介:

書名:抗日報國
作者:蘇之來
出書機構:北京時代弄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網路推廣:個人出書網 老人出書網
媒體支持:時代文化出版社
合作宣傳:時代教育出版社 時代文獻出版社 時代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8月
字 數:39千字
頁 數:63
版 次:1版
開 本:850×1168 1/32
紙 張:膠版紙
包 裝:平裝

書籍目錄:

﹤一﹥抗日苦難童年 3
﹤二﹥不在其位謀其政 6
﹤三﹥巧斷迷蹤 9
﹤四﹥善良成就邪惡 14
﹤五﹥以德報怨 23
原文摘錄:
……
五嶺山脈是一座分水嶺,嶺北為長江水系,湘江即發源於此,流經三湘大地,匯注洞庭湖後歸向長江。嶺南即為珠江水系,珠江的一大支流——北江,即發源在五嶺山南麓。五嶺山脈同時又是自然地理的分界線,嶺北是四季分明的北溫帶氣候,湖南三湘四水,物產豐
富,人傑地靈;嶺南即為亞熱帶氣候,兩粵大地終年無雪,水果飄香,鮮花不敗。天工造物,一道五嶺山脈把南北大地分成兩個不同的氣候環境,兩種不同的人文景觀。山區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氣候溫暖,很利於杉樹生長。杉樹樹幹挺直,拔地而起,直插雲霄,樹與樹之間互不干擾糾葛,只知道噌噌往上長,像比試高矮一樣,誰也不願低人一頭。江南民居在還沒有鋼筋水泥的時代,絕大多數是磚木結構建築,還有不少是純木質結構房屋,取材就是這種杉木。杉木用途如此廣泛,這就為木材經營商們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前途,木商行業、搖簰(即流放木材)工會以及泥木工會便成為當時的一種支柱產業。木商們在每年春汛前,便僱請幾個搖簰工會的簰蠱佬趕赴林區,買下整片山林,砍伐杉樹並剝去樹皮,藉助山洪暴發的洪水衝擊力,把木材瀉放到湘江河中,簰蠱佬們守候在湘江入口處,用挽鉤——一種形似鷹嘴的鐵鉤套裝在竹竿上的專用工具,把順著小河漂流下來的木材收集攏來,用竹纜繩綁紮牢固,做成木簰,上面用樹皮搭蓋一個小窩棚,供放簰的簰蠱佬們睡覺休息。
一家人在水口村安心住下,日機也不到這個偏遠的小村寨轟炸騷擾,生活無憂,只是始終不見彭老闆到來,未免讓人擔心掛懷。難道彭老闆沒有收到報平安的信件,視幾筆談妥的生意急等拍板定案而不顧?
水口村地方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無從了解外面發生的事情,只是偶爾從路過的難民口中得知,長沙失守,戰火逼近衡陽,人們紛紛遠走他鄉,逃避戰火硝煙,拋家棄業,只求逃生。
事後得知,長沙失守以後,木行彭老闆也舉家逃難,顧不上生意上的事情了。故此音信中斷,失去聯繫。
唐家在水口村生活有半年左右的光景,在這期間,識文斷字的父親經常用樹枝在地上寫字教唐抗日認,從小培養他讀書學習的好習慣;有時父親還帶唐抗日上山砍柴,領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養他熱愛生活、獨立思考的能力。避難水口村的歲月里,歷經艱苦生活的磨鍊,小小年紀的唐抗日,從小就養成了刻苦耐勞、知難而進的優秀品德,在接下來的逃難生涯中逐漸顯露端倪。
1945年陽春三月,布穀啼鳴,滿山的映山紅爭相怒放,也是清明撒種,穀雨插秧的農忙季節,勤勞的瑤族同胞冒著霏霏細雨在層層梯田裡插秧勞作。然而不遠處的槍炮聲打破了山村的寧靜,有人高喊:“日本鬼子來了!”水口村的所有人都放下手中農活,收拾一點隨手攜帶的物品,關門閉戶,逃向深山老林。唐家也不例外,跟隨村民逃進密林深處。大家都屏聲靜氣悄無聲息聚在一起,不敢大聲說話,也不敢生火做飯,害怕暴露目標,引來日本鬼子的追殺。一天兩天大家都能忍受,餓了啃兩口冷飯糰,渴了捧一把山泉水飲下,短短几天還可捱過去,長此下去終究不是個辦法,如何是好?
村民中有個膽大的自告奮勇,利用熟悉的地形地貌,悄悄地潛回村去,探聽訊息。
訊息令人失望,日本鬼子並沒有撤走的跡象,大家都回不了水口村,只好向五嶺山區縱深進發,距離鬼子越遠越安全。
水口村這個曾經在戰時給唐家帶來寧靜和忙碌的地方,在唐抗日童年的記憶中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唐家人隨著一夥難民隊伍向桂林方向走去,還沒有走出五嶺山區,迎面走來一支難民隊伍,從他們口中得知,桂林失陷,日本鬼子燒殺姦淫,無惡不作。出於無奈,唐抗日一家人只好折轉身跟著難民隊伍向山區縱深處走去。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