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聞河北諸道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十二首

《承聞河北諸道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十二首,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組詩作品,共十二首。

作品原文

承聞河北諸道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十二首

祿山作逆降天誅,更有思明亦已無。洶洶人寰猶不定,時時鬥戰欲何須。

社稷蒼生計必安,蠻夷雜種錯相干。周宣漢武今王是,孝子忠臣後代看。

喧喧道路多歌謠,河北將軍盡入朝。始是乾坤王室正,卻交江漢客魂銷。

不道諸公無表來,茫然庶事遣人猜。擁兵相學干戈銳,使者徒勞百萬回。

鳴玉鏘金盡正臣,修文偃武不無人。興王會靜妖氛氣,聖壽宜過一萬春。

英雄見事若通神,聖哲為心小一身。燕趙休矜出佳麗,宮闈不擬選才人。

抱病江天白首郎,空山樓閣暮春光。衣冠是日朝天子,草奏何時入帝鄉。

澶漫山東一百州,削成如桉抱青丘。苞茅重入歸關內,王祭還供盡海頭。

東逾遼水北滹沱,星象風雲喜共和。紫氣關臨天地闊,黃金台貯俊賢多。

漁陽突騎邯鄲兒,酒酣並轡金鞭垂。意氣即歸雙闕舞,雄豪復遣五陵知。

李相將軍擁薊門,白頭雖老赤心存。竟能盡說諸侯入,知有從來天子尊。

十二年來多戰場,天威已息陣堂堂。神靈漢代中興主,功業汾陽異姓王。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承聞河北諸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組詩作品,共十二首。這組詩從歷史事件到歷史人物,從安史之亂到諸鎮入朝,從北地到中原到西蜀,從朝廷君臣到戰地將卒到詩人自己,從背景陳述到功績歸屬,都圍繞著“諸鎮人朝”這一史事,記敘得明白透徹。這組詩充分表現了聯篇絕句的特色。第一首前二句敘事,意為安祿山叛亂被殺,乃天降之誅,史思明之死,亦罪有應得,極寫叛亂的不得人心。後兩句言叛亂已除,倘若你們這幫軍閥仍心懷叵測,那么只能重蹈安史之覆轍。詩人在警戒棒喝中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一開篇即道安史已平,群臣何歸?第二首承上首曉喻河北諸道,表現了作者從元兇除,到邊境靜時的喜悅和希望。第三首則直接入題,作者聽到入朝的好訊息,不覺喜極而悲。第四、五首從第三首反覆引申而來,既寫諸鎮往日跋扈不臣的事實,又讚許諸鎮入朝。寫到這裡,可以說是鋪敘無疑,直率貼切。於是第六首就寫朝廷的表現。第七首,從遙聞諸鎮入朝,到近悲自己,遙羨他人,與“卻教江漢客魂消”遙相呼應。緊接著八、九、十首,遙想諸鎮入朝,國家天時地利人事一片大好形勢。最末首總括禍亂始終,君臣媲美,既歌頌祖上威靈,也推崇大將功績,以對句唱嘆作結,淋漓酣暢之至。全詩一氣呵成,從首逆消亡寫到全國統一,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脈絡分明,格局嚴整,確實體現出杜甫絕句“組詩”的鮮明特色,擴大了時空容量,拓展了藝術境界。

名家點評

《杜臆》:

按史:是年詔郭子儀討周智光,斬之。想諸侯入朝以此,故歸功於郭。

《杜詩詳註》:

獨以“異姓王”配“中興主”,見其君臣一德,始終無間也。

《唐宋詩醇》:

推功李、郭,足為史筆。

《讀杜心解》:

上二句,總括禍亂始終,作大結束。下二,君臣配美,與《洛詰》之文“其作周匹休,我二人共貞”同一筆法,極淋漓頌揚之致。

《杜詩鏡銓》:

結歸君、相,皇皇大文(“神靈漢代”二句下)。

作者小傳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天寶三載(744年),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後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後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不久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旋棄官居秦州,未幾,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舉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詩經》以來注重反映社會現實的優良文學傳統,成為古代詩歌藝術的又一高峰,對後世影響巨大。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