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文化財富的鑰匙

三、文化藝術品份額化暨組建文化藝術品交易所的重大意義 三、關於文化藝術品份額化交易的風險管理 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國市場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2月1日)
平裝: 24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0920819X, 9787509208199
條形碼: 9787509208199
商品尺寸: 23.8 x 16.8 x 1.8 cm
商品重量: 340 g
ASIN: B006V9IIKI

內容簡介

文化藝術品份額化必然會帶動整個文化產業的發展,可以為中國創造一個難以估量的綠色GDP。
《打開文化財富的鑰匙》既有高屋建瓴的巨觀理論論述,又有對具體問題的分析,還建立在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實踐的基礎上,因此具有可操性。對大家擔心的八大問題都做了較為細緻的分析。內容包括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發展我國文化產業的有效機制――文化藝術品份額化交易暨組建文化藝術品交易所、文化藝術品份額化交易重在於構建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文化金融體系、文化藝術品份額化的靈魂是大眾化、文化藝術品份額化暨組建文化藝術品交易所的可能性與必要性等。
《打開文化財富的鑰匙》由高原編著。

編輯推薦

文化藝術品份額化交易模式今天已經成為影響全國乃至世界的文化資源資本化、大眾化的創新模式,這種聲勢之浩大、影響之廣離不開全國其他省市同仁的回響。
高原編著的《打開文化財富的鑰匙》從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發展我國文化產業的有效機制――文化藝術品份額化交易暨組建文化藝術品交易所、文化藝術品份額化交易重在於構建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文化金融體系、文化藝術品份額化的靈魂是大眾化、文化藝術品份額化暨組建文化藝術品交易所的可能性與必要性等七方面做了講述。本書給供相關人員參考閱讀。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發展我國文化產業的有效機制――文化藝術品份額化交易暨組建文化藝術品交易所
一、文化軟實力與文化產業
二、發展文化藝術品投資市場是實現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的關鍵
三、當前發展文化藝術品市場遇到的障礙
四、解決途徑――文化藝術品份額化暨組建文化藝術品交易所
第二章 文化藝術品份額化交易重在於構建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文化金融體系
一、文化藝術品份額化交易宗旨在復興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
二、中華傳統文化除了價值觀層面,更重要的在於傳統的生活方式與生產方式
三、文化藝術品份額交易結算貨幣是人民幣,旨在打破美元獨霸世界的金融體系,重新構建一個以文化藝術品為標的物的文化金融體系
四、文化藝術品份額化需要一套新的政治經濟文化理論為支撐,可以說文化藝術品份額化交易的出現,會引發一場新的包括經濟學理論在內的學術革命
第三章 文化藝術品份額化的靈魂是大眾化
一、只有大眾的參與,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文化藝術品的終端出口
二、為什麼文化藝術品份額化暨文化藝術品交易所沒有最早出現在資本化程度高的西方已開發國家,卻出現在欠發達的中國?
三、只有大眾投資者真正成為市場投資的主力軍時,文化藝術品份額交易市場才會真正地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
第四章 文化藝術品份額化暨組建文化藝術品交易所的可能性與必要性
一、藝術品份額化不在法律禁區
二、二十多年的證券市場的發展為文化藝術品份額化交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文化藝術品份額化暨組建文化藝術品交易所的重大意義
第五章 文化藝術品交易所的實踐與理論
一、關於組織機構與監管
二、文化藝術品交易所的主要業務流程
三、關於文化藝術品份額化交易的風險管理
四、藝術品份額化價格影響因素
第六章 當前藝術品份額化主要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建議
一、關於對文化藝術品份額化八個問題的認識
二、目前文化藝術品交易所市場尚很脆弱,更要加強自律
三、組建“中國文化金融監督辦公室”
四、組建“中華文化研究院”,梳理文化,構建文化產業WT0”
第七章 論管理思想的轉變――東方管理學體系
一、東方管理學存在的可能性與必要性
二、東方管理學體系的價值理念與研究方法
三、東方管理學的特點
四、東方管理學體系的基本框架
五、對未來世界及中國的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論中國文化產業與文化藝術品份額化交易
抵制美國金融侵略構建有良知的文化金融體系
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
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
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
陝西藝術品交易所
成都文化產權交易所
浙江文化產權交易所
南方文交所簡介
湖南文化藝術品產權交易所
漢唐藝術品交易所
濰坊文化產權交易所
內蒙古蒙元文化產權交易所
深圳杏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中仁文化產業集團
昆明元盛文化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
坦博藝苑
夏荊山佛化藝術

序言

雷原同志學術基礎紮實、知識面寬,跨越歷史學、經濟學、哲學、金融學、管理學等多學科;還能理論聯繫實際。他在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大學學習經濟、金融與管理。並且在此期間擔任華龍證券公司總裁職務,後又到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哲學系進一步深造,按照他的說法就是尋找一個“通”字。通過跨學科的學習,打通學科之間的壁壘,使支離破碎的知識有一條貫穿的線索。但是光憑讀書很難有此效果,還要“學而時習之”,將學習、讀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領悟書中的道理,況且如果所學不能用於實踐,不能學以致用,豈不是如同身體上長出來的疣贅。
雷原同志一直堅持這一原則,在來北京大學之前,在本職工作之餘還經常到農村去,他一直認為農村是中國的重中之重的問題,現在的城市化建設在很多地方表現為對鄉村的破壞,甚至有一種觀點要取消鄉村,新農村建設就是將農村變為城市,他認為這種思潮與偏頗對中國的和諧發展極為不利。
在北京大學深造期間,他繼續從事新農村建設實踐,帶領學生在很多地方建立了“新農村建設實驗基地”,在北京大學人才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歷史文化研究所擔任領導工作期間,通過對研究所力量的整合,展開對中國傳統文化、中西經濟思想、中西政治思想、教育思想、中西歷史進行研究,希望探索出一套以天下為胸懷,以人類可持續發展為宗旨的天下學。
在經濟學方面,他認為現在西方主流經濟學即西方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至少有兩大”?第一,視野過分狹隘。要么從企業工商者的角度思考問題,要么從,卟州家的角度考慮問題,這種思考問題的出發點有失狹隘、偏頗、片面,最後的結果不是企業得利了,就是國家利益受損了;或者不是某些國家得利了,就是其他國家受損了。這就是所謂的總量經濟學、個體經濟學,其實是國家經濟學、資本家經濟學。比如美國生態環境好了,別的國家生態被毀了。這樣最終結果是人類不可能安寧,不可能有健康可持續的未來。第二,將經濟問題與倫理道德相分離。這種缺失道德的經濟學與狹隘的個人本位結合起來,更是雪上加霜。從而使經濟欺詐、金融侵略、唯利是圖發展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他在這本書中對美國的金融奧秘進行了分析。
美國自從布雷頓森林體系以來,即以其貨幣的發行、金融衍生品以及虛擬經濟交易所為方法掠奪世界財富,據不完全統計,美國向全世界印刷了97萬億美元。但是美國並沒有因此發生通貨膨脹,此中奧秘何在?
1.美元作為結算貨幣。美元在結算過程中形成一定數量的貨幣沉澱,這些沉澱在結算途中的一定數量的貨幣不會產生購買力。假如在結算途中沉澱出來的美元為30萬億元,那么美國即可以白白印刷30萬億元,這30萬億元不需要黃金兌付,也不會發生實際的商品購買力。因為美元是結算貨幣,其他國家必須儲備足夠的美元,況且儲備的美元數量往往大於用於實際結算的美元數量。
2.美國為全世界構建了強大的虛擬經濟體。虛擬經濟體主要是指各類虛擬經濟交易所,每個虛擬經濟交易所都是一個存儲資金的“大水池”,填滿這個“大水池”需要很多資金支撐。假設支撐資金需要50萬億美元,那么美國又給世界白白髮行50萬億美元。這50萬億美元對於美國是印刷品,但對於其他國家卻是用真實的商品、黃金換取的。這50萬億美元印鈔因為虛擬交易所的存在也不會產生實際的商品購買力,不會對美國國內經濟發生實質性的購買作用,因此美國又向世界白白印發50萬億美元的鈔票,並且沒有引起美國的通貨膨脹。
3.美國金融機構還通過大量理財方式,代理世界各國的貨幣形態的財富,從而達到對世界財富的控制,並在理財中通過放大貨幣與收縮貨幣的方式控制貨幣匯率,得以賺取利潤。
4.美國還通過對戰略物資諸如石油價格的控制,支撐美元的強勢地位,並且賺取豐厚的利潤,從而緩解由於美元的過度發行帶來的美元危機。
5.虛擬經濟的發展必須要以實體經濟為基礎。中國30年的改革開放,實體經濟獲得了空前的發展,正好彌補了美國實體經濟的不足,為美國進一步發展虛擬經濟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沒有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美元的大量發行必然會引起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化的通貨膨脹,中國的實體經濟豢養了一個碩大的寄生蟲。
他認為世界今天如此糟糕的根本原因在於人們信奉的西方價值實際上是西方資本主義推崇的個人本位、財富本位、對立本位、競爭本位、人性惡的價值思想體系所致。這種價值體系在馬克思時代就遭到揭露與批判,但是世界的發展必然是“仇必和而解”。這種“仇必和而解”的思想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中和”,即超越兩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民胞物與,萬物同體,世界大同。
這種以中和為核心的文化要發揚光大。本書中提出了發展文化產業,將文化與金融相結合,而文化與金融結合的最有效的途徑即是文化藝術品份額化暨組建文化產權交易所。也就是說文化事業推動既需要以文化教育、學術研究的方式推進,還需要一種適合當今人類熱衷於經濟生活的,能寓教於投資生活當中的快捷而便利的,將投資生活與教化合而為一的傳播方式。這種方式即是將文化藝術品作為標的物,通過鑑定、評估、託管、份額化,從而使之成為一種類似藝術品股票的東西。在人們投資過程中港移默化地改變人們的價值觀,提高人們的道德素質。
雷原同志自2002年在北京大學學習期間就著力於研究中華傳統文化與文化產業問題。2006年就向北京市相關領導提交了組建北京文化藝術品交易所的提案,這一提案後來還得到了中央領導的重視。2008年他又將此創意落戶天津。
在天津市政府的支持下,創立了以藝術品份額化發行與交易為主要模式的“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此交易所目前已有20多件文化藝術品上市,交易市值5億多元,開戶資金50億元左右,價格平穩,運行正常。在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的帶動下,全國先後已成立的交易所有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陝西文化藝術品交易所、成都文化產權交易所、湖南文化藝術品交易所、廣州南方文化產權交易所、浙江文化藝術品交易所、漢唐藝術品交易所、雲南元盛文化產權交易所、江蘇紫金文化產權交易所、內蒙古蒙元文化產權交易所等,其他省份也在積極籌建中。
據說香港已開始模仿此項創意著手組建文化藝術品份額化交易所。現在法國也在仿效,估計不久的將來美國也會出現類似的交易所。
因此,他迫切呼籲國家應重視此事,支持此事,如果美國也搞起來了,我們再予以支持,這時主動權已交給美國人了。
本書認為在傳統金融體系中,我們已經處於從屬地位,況且傳統金融體系缺乏道德責任感,具有很強的掠奪性。那么如何構建一個有良知、有責任的、以我們為中心的金融體系,文化藝術品份額化正是另闢蹊徑,既有另建一個對中國有利的金融體系,又有復興中華傳統文化的作用,是將金融、經濟與復興文化相結合的一條途徑。
文化藝術品份額化必然會帶動整個文化產業的發展,可以為中國創造一個難以估量的綠色GDP。據初步統計至少有300萬億元人民幣的潛在價值,這不僅對調整產業結構,改變經濟成長方式有巨大的作用,也對增強國家綜合國力,尤其是文化軟實力作用巨大。
眼前正在興起的文化藝術品份額化交易是領先世界的,一旦這一規則由近而遠,由國內而國外,成為全世界認可的交易模式後,中國就可以以此為基礎組建全球化的文化產業wT0,從而與西方人取得平等的對話地位。
況且伴隨文化藝術品份額化交易的廣泛深入的傳播,不僅中華傳統的文化精神會得以繼承與發揚,而且中國教育文化、飲食文化、精耕細作的農耕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絲綢文化、服飾文化、中醫文化、體育文化、手工業文化等自然而然地也會深入人心,並且使這些相關產業也會獲得巨大的附加值。這些產業的復興又會進一步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本書既有高屋建瓴的巨觀理論論述,又有對具體問題的分析,還建立在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實踐的基礎上,因此具有可操性。對大家擔心的八大問題都做了較為細緻的分析。
本書的出版正值六中全會之後,對於正在興起的中華文化復興事業必將是一個貢獻,對於正在發展的文化產業也必將會產生巨大推進作用,尤其是本書提出的文化藝術品份額化。將文化藝術的財富效應發揮、放大,不僅對中華民族是一個巨大的貢獻,對普通百姓財富概念的轉變、投資方式的轉變都會帶來積極的作用,可以說為人類打開一扇新的財富大門。
湯一介
2011年10月25日

後記

在經過六年多的實踐創新與理論探索後,今天這部《打開文化財富的鑰匙》一書就要問世出版了,欣喜之餘,不得不使我想起一些值得終生感念的人。
恩師湯一介先生,八十餘歲,只要聽到是關於文化份額化交易的研討會,就不顧身體狀況一定參加,積極呼籲此事關乎國家命運前途,關乎傳統文化的復興,希望中央高度重視。還有正在和腦血栓相搏鬥,已有很大成效的恩師閔宗陶教授,時刻關注文化藝術品份額化交易模式,並且經常通過各種途徑給予積極的支持。更值得懷念的是季老羨林老師,在他臨走的前兩個月還專門為文化藝術品份額化交易題寫了匾額。還有杜老潤生先生、厲以寧老師、汪應洛老師、何煉成老師、岳慶平老師、夏春玉教授、王東京教授、劉玉珠司長、楊藝文區長、降鞏民局長、王榮市長、彭湘、劉景地、馮支越教授、王秀貞會長、王建琪總經理、粱鋼主任、胡月明王雁南(女)、甘學軍齊勇峰、張天、孫小丹(女)、李丹陽、劉建輝、王昱東、姜發起、陳洪武、李洪堯、劉建業、劉學成、蔡繼明、西沐、黃德海、孟同根等先生都給予了極大的關懷與支持。在此向他們表示深深的謝意。
文化藝術品份額化交易模式創意能落戶天津,並在天津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首先感謝黃興國市長與崔津渡副市長,是他們獨具慧眼,高瞻遠矚,雷厲風行。至今仍然在積極支持此事。還有在他們領導下的天津金融辦、法制辦、工商局等,是他們的攜手努力,使這一創意得以落戶天津而成為現實。
文化藝術品份額化交易模式今天已經成為影響全國乃至世界的文化資源資本化、大眾化的創新模式,這種聲勢之浩大、影響之廣離不開全國其他省市同仁的回響。深圳率先回響甚至在發行實踐中先於天津。之後上海文交所也開始嘗試份額化發行模式,鄭州文交所成都文交所、漢唐文交所、湖南文交所陝西文交所、浙江文交所、廣州南方文交所、九歌文交所、泰山文交所、濰坊文交所、內蒙古文交所、昆明元盛文交所、江蘇紫金文交所等相繼成立,並且都不同程度地開展了類似的業務。
可以說今日文化藝術品份額化交易模式格局之形成,是以復興中華傳統文化為志向的同仁志士共同努力的結果。大家在精神上互相鼓勵、相互打氣;在實踐中互相借鑑;在理論上相互學習。也可以說是大家的實踐推進了文化藝術品份額化交易模式的發展與完善。在此向全國的文交所同仁表示衷心感謝。
在此還要感謝最初支持此項研究,和我一起前往天津籌備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的籌備組成員以及為天津文交所最早注入資金的股東。是他們與我的共同努力完成了天津文交所的一系列管理辦法、交易規則與註冊等工作,從而使這一創意成為現實。他們是賈仲瑚、徐鋼劉全祿、忠東、鄧國強、屠春岸、劉振穎、梁亦夫、柳紅衛、李昱熹、高川、李波、陳玉、劉學剛、王建國、馬肖風、楊睿華、殷可、一西、帥志軍、楊再軍等,在此向他們表示感謝。
參與本書寫作的人還有楊少華、游慶橋、朱德貴、趙倩、馬世珊、郭思敏、張媛、馬玉娟齊懷峰、鄒志宏、楊小俠等,在此向他們表示感謝。
本書之所以成為公開的出版物離不開明德讀書會的宋道勝、王斌斌、於麗京、任燕玲、武德利等成員的資助與策劃。在此向他們表示由衷的感謝。
同時,還要感謝對這一創意提出各種疑問與批評的學者與媒體工作者,因為正是他們的質問、批評,使我的思考更加深入與廣大,也更富有邏輯,使我從諸多角度進行論證、完善。這種批評、質問不僅以前需要,在未來實踐中仍然需要,並且更加迫切,因為好的創意還要有一批有操守、有文化自覺、有責任、有能力的人來完成,如果沒有這樣一批人才,也許這樣的交易模式,交易所會走向反面,不僅會成為榨取財富的工具,還會成為傳播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工具,背離復興中國傳統文化的宗旨,甚至又被納入到了西方已開發國家經濟體系當中。 最後也是最不能忘記的是最早為本創意呼籲的人民日報資深記者蔣建科先生。感謝他!感謝人民日報!
還有很多人需要感謝,需要我永遠在內心記著他們。
雷原辛卯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