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虛頭策略的特點
該策略的目的很明確,攻擊對手最不合理部分、純屬設防的部分,相對實際條件為虛設條件,故名“打虛頭”。買方在使用該策略時,打的多為賣方虛有的報價條件;賣方使用時,打的多為買方最不合理的還價。不論誰使用,均不受談判階段限制。不過,談判初期用得更多,因為起始時各方虛的條件會相對後期多些。
打虛頭策略的具體做法
“打虛頭”策略的做法重在兩點:
(1)找虛頭。所謂找虛頭就是要對對方的條件進行分析,並予以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手段可為客觀條件比較,即通過可比的市場條件(如價格或習慣等)進行比較;也可為主觀條件比較,即通過與可認同的條件(如認識或預算等)進行比較。定性要確定哪些條件有虛頭、哪些科目為虛設。定量則要確定虛頭有多大、虛科目有多少。通常把價格條件分為合理(報價或還價)、高或低(10%、20%、50%、80%和80%以上)。如果超過了50%以上的高或低,即可認其為虛,而超過了80%以上的高價或低價即是最虛點了。
(2)打好虛頭。所謂打好虛頭是指要針對虛頭談判並有所收穫,只打不收穫就是沒打好。要打好虛頭,必須掌握三點:
①選好虛點,就是選最虛的點開始談判。這個最虛點即為80%以上的高或低的價格條件,這種點是進攻者、策略運用者的必得之點。若在此點無收穫,談判就不正常。
②編好理由。任何等級的虛點(最虛、很虛、較虛等),均士廷有自己獨特的理由。談判手必須準確掌握,以獨特理由為基礎編成一套針對性強、說服力也強的說辭,這也稱加工“進攻武器”。“武器”越銳利,效果會越好。
③堅持要求。作為談判對手,他(她)不會不招架、不抵抗就“投降”的,甚至“心懷鬼胎”,也會振振有詞。更有奇者,心虛之際還會先聲奪人。面對這些虛張聲勢的對手,進攻者要沉住氣,堅持要求。堅持的最好辦法就是在對手虛張聲勢之後,正視其提出的問題、理由、要求。不可隨其虛話、廢話走,倘若如此,就是“打虛頭”的失敗。有時,對手會運用優勢(市場、企業、人際、財務等方面)蠻橫談判。對此,策略運用人仍要堅持要求,絕不屈服。當你真要“拚命”時,再蠻橫的談判對手也會有所收斂。如果他要交易時,一定會做出姿態來平息你“拚命”的勇氣,這也是“鬼怕惡人”的效果。
打虛頭策略的忌諱
“打虛頭”策略有兩忌:
(1)抓不準虛頭。抓不準虛頭是指分析工作做得不實,錯把“骨頭”當“虛頭”。打的時候,對方亂跳,反而顯得己方無理,被對手奚落。那時,該策略就不攻自破了。
(2)打虛欠狠。打虛欠狠是指談判手不善組織理由,不能堅持要求。在策略運用中,明明是有理人,反而顯得像沒理之人,“好人”變成了“惡人”。打虛頭是對非公平與非公正的開戰,應打出聲勢來,打出狠勁來,溫文爾雅難以打虛。
打虛頭策略案例
法國某公司(賣方)向中國某工廠(買方)出售某種類型計算機的生產技術。賣方報價技術費150萬美元。
談判時,買方先讓賣方解釋技術含量。賣方解釋該技術含有4個品種。買方進而要求賣方將每個品種的技術費標出來。賣方拒絕,認為難以分開。買方又從技術規格入手,要求賣方解釋各品種的生產工藝及結構差異。賣方介紹了各品種的結構、功能及生產差異。既然,賣方已把各品種的差異說出來,其技術分項價應是呼之欲出的事。於是,買方又回頭再提各品種技術的分項價問題。賣方仍堅持技術完整性。這時,買方提出採購計畫的限制問題。若不能分品種報價,或許生意全做不成;若分品種報價,有的品種就可以先購進。買方這么做也是為了與賣方有交易,有個起步。以後的發展計畫中,還會再購相關技術。賣方聽後覺買方講的實話,於是將4個品種的技術費告訴了買方。
買方得到了4個計算機品種的技術信息和分項技術費後,進行了分析。發現兩個品種為基幹品種,與兩個品種之間僅有一個模組不同,功能相差無幾。若將這兩種計算機技術費單計,其中有一個價則虛得很,至少80%的價應去掉。
在恢復談判時,買方先核實對各種計算機性能的理解,並對生產技術差異予以確認之後,提出了兩種機型的相同與相異的程度,進而要求將其虛頭去掉。
賣方沒想到買方這么回擊,開始激烈地反駁。強調其4個品種技術的獨特性,並證實自己的要價公正。
買方先抨擊了一下對手的態度後,重提賣方過去講的技術不可分之類、價格無法解的說詞,並就勢肯定技術有其內在相通部分,確也有相異點。指出,相同的技術成分是共同的部分,收費應一份即可;相異類可以考慮,但應尊重事實,按量索價,不應隨口而說。
買方噎住了。想了想,以較緩和的口氣提出了降價5%的建議。對此,買方自不滿足。四分之一的技術有虛價,5%的改善是難以糾正的。此時,買方攻擊點集中在兩種機型和技術的相異量上——即虛的成分上。結論是有種計算機技術僅收點象徵性費用即可。
賣方難以同意這個要求-買方考慮到有了其中一種產品的生產技術,就可以生產另一種產品,估計賣方為多收錢而虛設了一個品種。經研究,決定捨棄其中一個品種。於是就提出總價降5%之後,減少一個品種,隨之也減去該品種的技術費。雖然,賣方臉色仍很難看,但買273方建議無法拒絕。最終,買方以近115萬美元的技術費成交。
該例中,買方從分析入手,解析技術含量與分項價,找到“虛沒科目”,雖沒有馬上從最虛點入手,但從技術總價上有所得後.集中咬住“虛科目”由此突破,仍不失成功地運用“打虛頭”策略。該例中,買方堅持要求較好,以“舍”取得的結束方式,也是成功之舉、表面上沒有要產品技術,本質上是獲有相同產品技術並省了開支,實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