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結構與組成
1、橈腕關節,橈腕關節由橈骨的腕關節面與橈尺遠側關節盤構成關節窩,舟骨、月骨和三角骨構成關節頭,(豌豆骨位於三角骨前面自成關節)。頭與窩都呈橢圓形,關節囊本身薄弱,但有下列韌帶加強:①橈腕掌側韌帶,由橈骨下端前面及莖突張至舟、月、三角骨和頭狀骨的掌面。②橈腕背側韌帶,由橈骨莖突擴展到舟骨外側和頭狀骨及大多角骨。③腕尺側副韌帶,從尺骨莖突張至三角骨內側面和背面,以及豌豆骨和腕橫韌帶上緣。關節的動脈來自骨間掌側動脈、橈動脈與尺動脈的腕掌支和腕背支。尺神經的深支和手背支、正中神經的骨間掌側支及橈神經的骨間背側支都發支進入關節。橈腕關節可作屈伸展收運動;屈伸總幅度約為150°,屈略大於伸;展收約60°,收略大於展。橈腕關節的運動常伴有腕骨間關節的活動。在X線下可見外展時,月骨接觸關節盤,三角骨與尺骨之間的距離加大;內收時,舟、月、三角骨都移向外側、三角骨接觸關節盤。
2、腕骨間關節腕骨間關節基本上都屬於平面關節,包括各列腕骨各骨之間的關節和兩列腕骨之間的關節。舟、月和三角骨構成近側列腕骨之間的關節,其相對面的近側緣有腕骨間韌帶將其關節腔同橈腕關節完全隔開。但在遠側則與腕橫關節的腔相通。大多角、小多角、頭狀和鉤骨的相對面也構成關節;各關節面中分亦有骨間韌帶相連,故其關節腔的近側分與腕橫關節相通;遠側分與腕掌關節相通。兩側腕骨相對面構成腕橫關節(腕中關節),其關節略淺呈“~”形,尺側2/3凹向上,橈側1/3凹向下,其運動幅度大於各列的腕骨間關節。腕橫關節的關節囊附著於各骨的掌面與背面;囊外有韌帶加強:①腕骨間掌側韌帶;②腕骨間背側韌帶,其中有自頭狀骨前面輻射至周圍腕骨的腕輻狀韌帶;③架於腕橈側隆起和尺側隆起之間的屈肌支持帶,即腕橫韌帶,它將腕溝變成腕管。豌豆骨與三角骨組成獨立的腕豆骨關節,囊外的豆鉤韌帶及豆掌韌帶附於鉤骨鉤及第V掌骨底;實際上豌豆骨可視作尺側腕屈肌的籽骨,上述韌帶是該肌腱的延續。
3、腕掌關節腕掌關節由遠側列腕骨與各掌骨底構成。拇指腕掌關節由大多角骨與第Ⅰ掌骨底構成獨立的鞍狀關節,可作屈、伸、收、展及環展運動,第2~4指的腕掌關節屬於平面關節,活動度甚小,唯第5指者活動度稍大。關節囊外有腕掌側韌帶及腕掌背側韌帶予以加強。腕掌側、背側韌帶位於鉤骨、頭狀骨同第Ⅲ掌骨和第Ⅳ掌骨之間,及大多角骨與第Ⅱ掌骨之間。
4、掌骨間關節掌骨間關節是第Ⅱ~Ⅴ掌骨底毗鄰面之間的平面關節,其各自的關節囊與腔都與腕掌關節者相連。囊外有掌骨背側韌帶、掌骨掌側韌帶和掌骨骨間韌帶加強。此組關節活動度甚小。
5、掌指關節掌指關節由掌骨頭與近節指骨底構成,屬於球窩關節,但掌骨頭關節面的前分平,故雖可作屈、伸、收、展及微小的鏇轉運動,但指在屈位時,則不能作後三種運動。關節囊較鬆弛,其兩側有掌指關節副韌帶加強;第Ⅱ~Ⅳ掌骨頭之間更有掌骨深橫韌帶加強。此外,有纖維軟骨構成的堅韌的掌側韌帶,位於掌骨頭前面。拇掌指關節的特點是關節面曲度小而寬,掌骨頭前面有嵴與溝,接籽骨。指關節指關節是指節骨下端的滑車與下位指節骨底之間的關節;關節囊較鬆弛,但有側副韌帶及掌側韌帶予以加強,只能作屈伸活動。
屈肌支持帶又稱腕橫韌帶在手的掌側,架於鉤骨及豌豆骨形成的腕尺側隆起和大多角骨及手舟骨形成的腕橈側隆起上,並與骨面形成腕管,腕管內有肌腱、神經、血管通過。屈肌支持帶(腕橫韌帶)加固了手關節的掌側,增強了腕部的彈性,並起緩衝作用。
手關節由於掌側韌帶強於背側韌帶,所以,手屈的幅度大於伸,又因為橈骨莖突位置低於尺骨莖突,所以,手的內收幅度大於外展。如當手關節屈85°時,其中70°由橈腕關節完成,15°由腕骨間關節完成。又如手關節內收60°時,其中45°~50°由橈腕關節完成,10°~15°由腕骨間關節完成。
相關疾病與治療
關節發育不良患者主要臨床表現出短指、多指、裂手畸形、並指等現象,先天性伸直位僵硬是手關節發育不良和發育異常主要特徵,這種疾病常常可以獨自出現,也會伴隨其他畸形特徵,通過調查得知,同一患者或患者家屬常常能見到手指畸形現象,而引發該現象主要原因是不規則長染色體遺傳導致。關節發育異常患者主要包括軟骨和關節的眚骺位置,而且在一些軔帶、關節囊中經常會異常現象,在進行分析其病理及原因時找不到主要原因,最終導致畸形及發生部位已不一樣,這種病理隨時並單獨發生,主要病症為短指、多指、裂手畸形、並指等現象。對接收手關節發育不良和發育異常患者進行分析後得知,影響手關節發育不良和發育異常主要原因是先天性伸直位僵硬,通過以上手術可以有效治癒患者,並改善其主要外觀及功能。進行多學科討論評估,對手關節發育不良和發育異常得到確切診斷,然後入住其他科進行治療,這樣可以提高診斷的正確率,使患者得到及時的診治,提高臨床的正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