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全祿

扈全祿(1901~1949),男,字秀臣,國民黨員,原河南濬縣扈堂村人,民國少將。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全祿(1901~1949),字秀臣。原河南濬縣扈堂村(今屬鶴壁市龐村鎮)人。民國少將。

1932年,國民黨濬縣縣政府曾以五百銀幣懸賞緝巨匪扈全祿。不久,他到湯陰縣保全隊當兵,1935年4月被除名。1936年冬,扈全祿去淇縣老寨當土匪,到1937年冬,已發展到1000多人,自任司令。1938年初,國民黨六十八軍駐紮濬縣,委扈全祿為濬縣抗日義勇軍第一路司令。他糾集數千人,橫行於浚、淇、湯、滑等地。趙崗村崔、劉兩姓與扈匪部下有隙,扈全祿進行報復,一次鍘死30多口。滑縣20多個農民以“拖交糧款,私通八路”的罪名,被槍殺於小河集。石羊村農民一次被殺死10餘名。5月,扈率所部千餘人,到葫蘆套、曹窪一帶搶糧。當地村民手持紅纓槍、鐵叉、木棍進行自衛。終因寡不敵眾,遭到失敗。匪徒們進村後,百餘名村民被殘殺,數百間房屋被焚燒。1938年6月,扈全祿與日偽濬縣縣長潘景陽勾結。日軍封扈為“河南省剿匪司令”。7月,扈匪進駐濬縣城、滑縣城。9月,王新亭、楊得志帶領八路軍漳南兵團進駐浚、滑、淇等縣,正告扈全祿改邪歸正,一致抗日。扈全祿對此置之不理。漳南兵團在道口鎮殲其一部,又在濬縣境殲扈部4400餘人。

扈全祿部遭到八路軍打擊後,投靠國民黨十三行政區專員丁樹本。丁委任他為第十七縱隊縱隊長。1939年春,扈全祿被國民黨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委任為戰區第八支隊司令。扈在丁樹本、衛立煌的支持下,很快擴充到1000餘人。1943年初,扈全祿投靠龐炳勛、孫殿英,任少將旅長。從1943年8月,八路軍某部率領地方革命武裝將扈部(除他本人率10餘人脫逃外)全部消滅。1944年,日軍重新任命扈為第六方面軍團長,此時扈部有1300餘人。

抗日戰爭勝利後,扈全祿被委為國民黨“安陽專區第三保全大隊大隊長”。不久任“河南第三專區民眾自衛集訓總隊第四團團長”。從此,扈全祿變成打內戰的急先鋒。1947年4月,劉鄧大軍三縱隊陳錫聯部在湯陰、淇縣地方武裝配合下,向龐村及楊小屯發起進攻,斃傷扈部200餘人,俘虜800餘人,扈隻身逃跑。1949年春,新鄉解放,扈全祿被捉拿歸案,遞解淇縣人民政府(當時,扈堂已劃歸淇縣)。淇、浚、湯、滑四縣人民強烈要求嚴懲扈匪,扈全祿行刑前自縊身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