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斯式雙殺效應

2003年底的時候,諾德·安博特資產管理公司開始注意到蘋果公司。 除了對技術創新能力的堅決肯定之外,另外一個最吸引諾德·安博特的地方就是蘋果公司當時的股價。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諾德·安博特全部清空蘋果公司的股份以後,多家投行卻給予其買入的評級。

戴維斯式雙殺效應
與妻一起去了次上海,見到了舊時的朋友。談話中提起了前幾年都頗喜歡的高科技投資。關於高科技投資的波動性,我提到了有關市場預期與上市公司價格波動之間的雙倍數效應———美國著名的投資人戴維斯家族稱作的“雙殺效應”。
在市場投資中,價格的波動與投資人的預期關聯程度基本可達到70%-80%。而不斷抬高的預期配合不斷抬高的PE定位水平,決定了價格與投資人預期之間的非線性關聯關係。以前這個現象被我稱作市場的不理性行為,更準確地說應該是市場的理性短期預期導致的自發波動。也可以稱作“戴維斯雙殺效應”。
在回來的路途上,我一直思考高科技股投資的問題和“戴維斯雙殺效應”。當我想到有關對蘋果電腦的投資,我覺得投資中需要堅持一些東西。
2003年底的時候,諾德·安博特資產管理公司開始注意到蘋果公司。當時的市場情況是,由於傳統的高成長性行業已經連續下跌幾年,因此包括蘋果公司在內的多數同一行業的公司備受市場冷落。值得注意的是,在2003年底的時候,包括瑞銀、JP摩根等多家知名投資銀行當時均給予蘋果公司中性評級,不難看出,這個時候整個市場都是不看好這類傳統的高科技公司的。
但諾德·安博特最為看重的還是蘋果公司的技術創新能力。蘋果公司的一位創始人斯蒂夫·沃茲尼曾說:“蘋果公司代表了個人電腦的發展趨勢,它是第一個集成了WiFi和藍牙功能的電腦,蘋果公司始終走在技術的最前列。”而Ipod上市後風靡全球的事實也印證了諾德·安博特當時的判斷。
除了對技術創新能力的堅決肯定之外,另外一個最吸引諾德·安博特的地方就是蘋果公司當時的股價。該股當時在納斯達克的市場交易價格僅有13美元左右,其市盈率、市淨率都低於當時市場的平均水平。從2003年底到2004年年間,諾德·安博特陸續買入大量蘋果公司股票,建倉的成本在13到17美元之間,建倉結束以後便開始耐心等待。
奇蹟發生了,Ipod面世以後,立即以其精美簡潔的外觀、更大的存儲空間、超強的音質效果以及通過iTune進行線上下載的強大功能迅速風靡全球,給蘋果公司帶來了豐厚的利潤。看到這種情況,很多投資機構開始大舉跟進,部分知名投行也將對蘋果公司的評級結果由“中性”修改成了“買進”。蘋果公司在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開始水漲船高,節節攀升,到2005年底的時候,蘋果公司的股價已經飆升到70美元左右,今年年初時曾一度升至將近85美元左右,較2003年底的時候翻了6倍還多。
從2005年中旬,蘋果公司的股價上升到40美元以後,諾德·安博特就開始陸續減倉了,因為諾德·安博特認為這一價格已經超過公司給定的價值區域,到2005年底的時候,諾德·安博特已經將持有的蘋果公司8成的籌碼拋出,今年年初又拋售了剩餘的一部分,截至目前,已經全部清空,這筆投資自然是相當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諾德·安博特全部清空蘋果公司的股份以後,多家投行卻給予其買入的評級。比如,包括高盛、花旗等幾家知名研究機構在最近發布的報告中,都將對蘋果公司的評級由原來的中性或者持有全部升級為買進。
投資就是投資。業績的短期波動性更應該與長期趨勢配合在一起。而相對公司的股價大幅波動,投資人自身的短期業績預期頻繁波動所帶來的“戴維斯雙殺效應”更是投資行為中應該注意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