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海斌

5.《庚子事變時期張之洞的對日交涉》,《歷史研究》2010年第4期,第118—131頁(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10年第10期全文轉載) 12.《“誤國之忠臣”?——再論庚子事變中的李秉衡》,《清史研究》2011年第3期,第105—115頁(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11年第11期全文轉載) 15.《庚子事變中的張元濟》,《社會科學研究》2011年第6期,第139—147頁

個人履歷

戴海斌,男,1978年3月生,浙江省紹興市人。1998—2002年蘭州大學歷史系本科,2002—2009年北京大學歷史系碩博連讀,獲歷史學博士學位。2009入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目前專業方向為晚清政治外交史。對近代地方(地域)社會文化史亦有興趣。

發表目錄

一、論文

1.《袁世凱軟禁章太炎事跡考》,《北京檔案史料》2003年第3期,北京:新華出版社2003年,第267—286頁
2.《中山公園與民初北京社會》,《北京社會科學》2005年第2期,第45—53頁(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05年第7期全文轉載)
3、《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20年史學論文一瞥》,《雲夢學刊》2005年第5期,第21—25頁
4.《湖廣總督與滙豐銀行借款契約——東南互保的一個註腳》,朱誠如、王天有主編:《明清論叢》第8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第315—325頁
5.《庚子事變時期張之洞的對日交涉》,《歷史研究》2010年第4期,第118—131頁(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10年第10期全文轉載)
6.《“東南互保”之另面——1900年英軍登入上海事件考釋》,《史林》2010年第4期,第119—131頁(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11年第1期全文轉載)
7.《庚子年張之洞對日關係的若干側面——兼論所謂張之洞的“帝王夢”》,《學術月刊》2010年第11期,第144—154頁
8.《“題外作文、度外舉事”與“藉資鄂帥”背後——陳三立與梁鼎芬庚子密札補證》,《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2期,第124—130頁
9.《郭廷以與羅家倫、蔣廷黻的早期學術交往》,《傳記文學》(台灣)2011年7月號(第九十九卷第一期),第16—24頁
10.《外國駐滬領事與“東南互保”——側重英、日、美三國》,《史林》2011年第4期,第105—114頁
11.《庚子年北洋艦隊南下始末》,《歷史檔案》2011年第3期,第133—137頁
12.《“誤國之忠臣”?——再論庚子事變中的李秉衡》,《清史研究》2011年第3期,第105—115頁(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11年第11期全文轉載)
13.《庚子事變時期中美關係若干問題補正》,《史學月刊》2011年第9期,第80—87頁
14.《“中國近代史”學科史之一頁:郭廷以的早期學行述略》,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編:《中國百年學術路——古今中西之間(1911—2011》(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九屆學術年會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5—55頁
15.《庚子事變中的張元濟》,《社會科學研究》2011年第6期,第139—147頁
16.《1900年李鴻章與佐佐友房會晤考論》,《安徽史學》2011年第6期,第86—94頁
17.《中國外交近代轉型的節點——簡論庚子事變前後若干外交問題(1900-1901)》,《社會科學戰線》2011年第12期,第21—26頁

二、評論

1.《從〈近代中國史〉到〈近代中國史綱〉:郭廷以史學的整合特色》,《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11月25號(第142期) 第7版
2.《前水復後水,古今相續流——郭廷以和他的“史事日誌”系列》,《中華讀書報》,2011年10月12日第10版
3.《補說老新黨》,《東方早報·書評周刊》2011年11月23日

三、史料整理

陳景甫原作,戴海斌選編整理:《由商入政瞭然人生——一位民建老人的回憶》,《史林》2010年口述史增刊

四、會議論文

1.《外國駐滬領事與東南互保——側重英、日、美三國》,紀念義和團運動11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上海:上海大學,2010年10月20—21日
2.《中國外交近代轉型的節點——論庚子事變前後若干外交問題(1900-1901)》,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八屆學術年會青年學者專場,上海:上海財經大學,2010年12月5日
3.《“中國近代史”學科史之一頁:郭廷以的早期學行及與羅家倫、蔣廷黻的交往》,“新知識新學科新職業”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2011年7月26—27日
4.《歷史與記憶:四川保路運動中的周善培——以〈大波〉、〈辛亥四川事變之我〉兩書為討論線索》,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青年學術研討會,長沙:湖南師範大學,2011年10月8—11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