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新泮

1957年,率先仿效“雷公鏟”原理,試製浦瀝拖淤工具,獲省嘉獎。 後經其學生張志敏觀測10餘年,撰寫論文,證實其獨特發現,得到專家肯定。 1963年,受到周恩來總理接見。

戴新泮(1886—1975),瑞安鮑田人。少年曾遭水災逃荒之苦,僅讀過4年私塾。建國後,積極投身水利事業,參與籌劃建設陡門、橋樑,開挖疏浚河道、浦瀝,並倡議沿海、沿江陡門通常情況應關閉擋鹹蓄淡,保證灌溉。1957年,率先仿效“雷公鏟”原理,試製浦瀝拖淤工具,獲省嘉獎。平時還積累觀察天象的經驗,預測旱澇,及時建議水利部門作好準備,減少災害損失。氣象學家一向認為莢狀雲預示好天氣,但新泮認為這是浙南俗稱的“仙人架橋”,三天后必有大風雨。後經其學生張志敏觀測10餘年,撰寫論文,證實其獨特發現,得到專家肯定。歷任瑞安縣及溫州專署水利委員,縣人民委員會委員、常委,多次評為專區、省、華東地區治水模範,並被聘為水利工程師、省水利廳科學研究員。1963年,受到周恩來總理接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