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戴占魁(1913年―?),甘肅省華池縣豹子川人。1933年參加中央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在中央紅軍任班長,連指導員。1937年到延安紅軍大學學習。1938年後歷任指導員、連長等職。1945年10月任凌源縣支隊支隊長。1946年5月調熱東地委任武裝部長。同年10月,任喀左旗支隊長,後任蒙漢聯軍三十二團副團長。解放戰爭期間,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縱隊四十一軍任團參謀長、團長、團政委、師政委等職務。1974年離休。學習與成長
1945年8月,戴占魁在延安抗大學習時被調到挺進東北幹部團。他們從陝北綏德出發,橫渡黃河,經張家口到承德,戴占魁等10名同志被分配到凌源縣。在凌源駐防的十三旅旅長趙文進向他們介紹了鬥爭形勢,並讓他們儘快創建凌源縣支隊。戴占魁找到縣委書記劉維舟、縣長江田,經研究決定,從縣政府警衛中隊中抽出1個連,約60人組建成凌源縣支隊,戴占魁任支隊長。根據上級指示,縣支隊對外稱凌源縣衛戍區司令部。戴占魁以凌源縣衛戍區司令戴彪的名義發出了安民告示,接管了興農合作社、鴉片組合、糧油倉庫等。“八一五”光復以後,凌源有趙力州、“滿天飛”兩股土匪三四十人,經常在附近村莊騷擾。縣委根據武裝鬥爭形勢的需要,決定要爭取收編這兩股土匪,消除匪患。戴占魁多次與趙九洲、“滿天飛”接觸,經過反覆宣傳黨的政策,終於使他們願意接受改編。改編後,趙九洲和“滿天飛”分別擔任凌源縣騎兵大隊長和副大隊長。
主要成就
1945年11月末,凌源縣支隊在縣委領導下,決定開闢凌南地區,打開凌源至青龍的通道,加強與關外關內的交通聯繫。戴占魁率領一部分步兵、騎兵向凌源南部山區挺進,接收了敵偽的茶棚分駐所、佛爺洞分駐所和刀爾登警察署。茶棚分駐所有偽警察10人,他們堅持頑固態度,向我聯絡人員開槍射擊。戴占魁命令步兵掩護騎兵衝擊,一舉搗毀了分駐所,除幾名警察頭目逃跑外,余者全部投降。同時,收繳一些槍枝、彈藥、被服、馬車等軍用物資。首戰告捷,士氣大振。支隊又連夜向刀爾登進軍,於第二天拂曉包圍了刀爾登偽警察署。敵人覺得大勢已去,未作抵抗,縣支隊順利地完成了接收任務。收繳槍枝10餘支,機槍1挺,部分彈藥。並將部分糧、油、布匹分給了當地民眾。
戴占魁率領縣支隊開往佛爺洞,沒費一槍一彈,又順利地接收了佛爺洞分駐所,收繳了槍枝、馬匹、大煙等大批物資。縣支隊旗開得勝,開闢了凌南地區。此時,縣支隊人員已達200多人。
由於隊伍不斷擴大,出現了幹部緊張情況,戴占魁及時與熱東軍分區司令員吳烈聯繫,派來了副支隊長王東、指導員馬永祿等8名同志,充實了連、排幹部。
1945年11月26日,國民黨軍隊攻占錦州後,各地的土匪和地主反動武裝與國民黨反動派遙相呼應,到處騷擾。凌源縣二區大城子一帶(現屬喀左縣)有幾股反動武裝,蠢蠢欲動,揚言進攻凌源縣城。縣委書記劉維舟,縣支隊長戴占魁率領縣支隊和工作人員進駐大城子,與敵人展開鬥爭。同時,二十五旅營教導員王助民也帶一個工作組去大城子擴兵。
進城不久,以匪首於大川為頭子的花子隊,號稱千人之眾,圍攻了縣支隊。戰鬥打響後,戴占魁率領一連戰士和騎兵大隊控制了城內制高點天城觀,並與二十五旅控制的偽警察署炮樓互相配合,打退了敵人多次進攻。
根據戰鬥發展情況,他們向北山靠近,占領了天主教堂大院,待機突圍。在戰鬥中,戴占魁負傷不下火線,繼續指揮。他們從教堂後院挖洞出擊,又消滅了敵人1個哨所。隊伍撤出5公里多時,遇到了增援部隊。於是,重新部署作戰方案,兵分兩路,打回大城子。戴占魁帶領縣支隊從公路上進攻,衝到街內與敵人進行白刃格鬥,又攻到天成觀敵人指揮部,敵人狼狽潰逃,大城子又回到人民手中。
大城子爭奪戰進行了4個晝夜,斃敵百餘人,俘敵50多名,繳獲長短槍百餘支、輕重機槍9挺、迫擊炮4門,還有50餘匹騾馬,10餘輛大車等軍用物資。我縣支隊犧牲2人,負傷8人。支隊回到凌源後,將活捉的貫匪頭子就地處決。
1946年5月,凌源縣支隊在戴占魁的領導下,已達到300多人,3個連,1個騎兵班,組織健全,武力充實,成為威振全縣,橫掃殘匪的一支革命軍。此後,戴占魁奉調離開凌源任中共熱東地委武裝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