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戰爭與革命中的西南聯大》主體共有四部分。生動敘述了聯大到昆明之前的經歷,勾畫了聯大與雲南社會以及當時政府之間的關係,對西南聯大自身的歷史、傳統和精神淵源進行探討,淋漓盡致地描摹了聯大教師的風采,詳細生動地再現了聯大在昆明時期的生活。史料紮實,分析精湛,人物躍然紙上。
該書由美國的易社強(John Israel)教授傾二十年之力寫就,視角獨樹一幟。何炳棣先生稱讚其為“迄今最佳聯大校史”。全書主體共有四部分,並有導言和結語。生動敘述了聯大到昆明之前的經歷,勾畫了聯大與雲南社會以及當時政府之間的關係,對西南聯大自身的歷史、傳統和精神淵源進行探討,淋漓盡致地描摹了聯大教師的風采,詳細生動地再現了聯大在昆明時期的生活。史料紮實,分析精湛,人物躍然紙上。該書的出版,勢必會令廣大讀者注目與著迷。
作者簡介
易社強(John Israel),西南聯大榮譽校友。早年就讀於威斯康辛大學、哈佛大學。師從費正清教授,現為維吉尼亞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現代史研究。著有《1927-1937年中國學生民族主義》(Student Nationalism in China,1927-1937)等。
譯者簡介:
饒佳榮,廈門大學歷史系畢業。與師友合譯《檔案中的虛構》等多部作品。
目錄
簡體版序言 1
序 言→ 3
凡 例→ 7
導 言→ 1
第一部分
第一章 ∣ 從北平到長沙→ 7
第二章 ∣ 聯大的長征→ 26
第三章 ∣ 蒙自的魅力→ 5
第二部分
第四章 ∣ 聯大與雲南人→ 69
第五章 ∣ 重慶與昆明→ 82
第六章 ∣ 聯大的學風→ 100
第三部分
第七章 ∣ 文學院→ 121
第八章 ∣ 法商學院→ 144
第九章 ∣ 戰爭與學術→ 163
第十章 ∣ 理學院→ 171
第十一章 ∣ 工學院→ 189
第十二章 ∣ 師範學院→ 199
第四部分
第十三章 ∣ 希望的歲月:1938 — 1941 年→ 213
第十四章 ∣ 堅忍的歲月:1941 — 1943 年→ 247
第十五章 ∣ 考驗的歲月:1943 — 1945 年→ 277
第十六章 ∣ 完成使命:1945 — 1946 年→ 304
結 語→ 316
訪談清單→ 325
注釋→ 330
參考文獻→ 365
索引→ 374
譯後記→ 387
本書的獨到之處
史料珍貴
從1938年到1946年,戰火紛飛、硝煙瀰漫。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歷史的過往,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就悄然離去。聯大的教師們早已幻化成我們心中的影像,從前就讀於聯大的學生們到今時今日也都已是耄耋老人。易社強先生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開始,陸續走訪了數十位聯大校友和榮休教授,現在看來,這份材料是如此珍貴。本書的史料價值從他對聯大教師的採訪名單就可略見一斑:
鮑覺民陳岱孫陳國符陳雪屏費孝通馮友蘭、何炳棣、黃鈺生、黃中孚、江澤涵、金岳霖、李樹青、李田意、李卓敏、劉崇鋐、馬大猷、米士、白英、錢端升、錢思亮、秦瓚、任之恭、沈同、施嘉煬、孫毓棠、陶葆楷、王恩治、王贛愚、王遵明、王佐良、吳大猷、伍啟元、吳澤霖、吳征鎰、閻振興、楊石先、楊西崑、衣復得、袁復禮、查良釗、張德昌、鄭天挺。
角度新穎
由於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紮實的史料積累,易社強教授的這本書的確與眾多一般的大學校史迥然不同。然而,他自己在簡體版序言中謙遜地寫道:“我從不認為,拙作之後,聯大研究再無提升的空間。作為一所容納了眾多傑出學者和知名校友的大學,本書無法也無意面面俱到,其間自有遺漏疏忽,此其一。其二,我是個老外,毋庸諱言,我對中國古老而深邃的文字和文化的理解必有局限,與中國同行相比,我在閱讀、消化中文文獻的速度和範圍方面,都大為遜色。作為彌補,我的優勢可能在於,我能從不同的文化背景考量研究對象,從而提供不同的視角和點滴之見。不管“旁觀者清”這種說法是否完全有效,但我肯定可以做到“旁觀者異”。易社強教授用平和而生動的語言,將聯大八年的歷史娓娓道來,他用真摯的筆觸再現了歷史上絕無僅有的“西南聯大”。
感情真摯
易社強教授自稱自己是個“老滇票”,也很以“西南聯大榮譽校友”這個稱號為榮,從他研究西南聯大付出的辛勤努力和真摯感情來看,他不遜於任何一位聯大校友。他充分發揚了“自由主義者”的精神,為保護聯大遺產而努力奮鬥。易社強教授用三倍於聯大存世的時間,完成了這部著作,相信讀者在分享易先生這份痴迷的同時,能做到像易先生所說的“借鑑聯大豐富的經驗與智慧為我們國家的高等教育揚帆導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