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懷奎

戰懷奎

戰懷奎,1963年10月19日出生與大連,大船重工裝配工,大連造船廠裝配班長、高級技師,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勞動模範。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戰懷奎 戰懷奎

戰懷奎,男,1963年10月19日出生,大連造船廠,船台總裝一部技術工人。戰懷奎18歲就進廠,在艱苦的裝配工崗位上一乾就是24年。在崗位上乾什麼苦、髒、累、險、難,都不在話下,但他最不能容忍的是有人戲稱裝配工是“鉚工驢”。為了改變傳統人們對裝配工的不良印象,小戰決心做一個有知識、有創新的裝配工。他一有時間就研究圖紙、查資料、看專業書,還報考了業餘大專班。紮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使他在攻關中屢建奇功,成倍地提高了工效.確保了多型船舶的交工,避免了80多萬元的損失,間接創造的效益難以計數。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令人們把“鉚工驢”的稱謂丟在了腦後。

人物特寫

戰懷奎 戰懷奎

戰懷奎是大連造船廠裝配班長、高級技師,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勞動模範,其所在班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命名為“戰懷奎班”。多年來,戰懷奎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屢克難關,直接創造價值達100多萬元,他所完成的軍品、民品一級品率分別達98%和96%以上,在我國船舶行業居領先水平

“戰一刀”是船體車間裝配班長戰懷奎的綽號。在大船重工提起“戰一刀”.無人不知。一艘大船是由一塊塊鋼板裝配的分段合攏而成的,分段裝配及合攏的精度直接影響船體電焊和整體建造的進度和質量。“戰一刀”的含意是指小戰在乾船體分段合攏等活時,號料準、切割精,只需用氣割槍“一刀”就能準確把余料切割下去,一次交活。這樣,下道工序焊接時就省時省力省材料。電焊工們對小戰乾的活滿意率達到100%.於是,頗有戰將之風和俠客之氣的“戰一刀”成了戰懷奎的大號。在船體建造中,最難乾的就是處於船頭部位的球鼻艏分段的裝配和合攏了。那傢伙“長”得奇形怪狀,像個頭重腳輕的異形“葫蘆頭”,以往的乾法是把“葫蘆頭”倒立著裝配,外板一張一張地散裝。由於“葫蘆頭”的尖底朝下,站立不穩,不能翻身,很不好裝配,很多電焊工作都要仰焊、立焊,費時、費力、費材料.難度高、效率低、精度差,成為船舶建造的“卡殼段”。而真正敢在“葫蘆頭”上動刀的人必定是“武林”高手。

在乾7000噸船球鼻艏時,戰懷奎主動請纓.要求操“刀”修理“葫蘆頭”。當時車間領導為他捏了一把汗,工友們也擔心他“砸了鍋”,可他卻胸有成竹,硬是幾個晚上沒合眼,經過大量的數據計算和可行性分析,大膽地採用了正裝改側裝的新工藝,把“葫蘆頭”一分為二,各自放倒,兩個胎位對稱同時乾。經過精心施工。結果這個“葫蘆頭”測量後多項數據都控制在公差之內,並提前1個多月啃下了這塊“硬骨頭”,還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外商和驗船師簡直不敢相信大船重工競有這樣高超的科學建造工藝、完美的裝配質量和驚人的製作進度,當他們得知這是一個年輕人的傑作時,連稱:“OK!OK!‘戰一刀’果然名不虛傳。”小戰創造的這種施工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2002年6月.由於火工矯正工時進度滯後、施工質量不理想,嚴重影響了公司的船體建造進度,管舾、機電、木舾等下道工序無法全面展開,成為制約船舶建造的“瓶頸”。“我是黨員、勞模、高級技師,有了難題我不上誰上。”戰懷奎就“操刀”上陣了。火工矯正看似不需要很高的技術,就是用一把木棰、一個烤把、一根水管,把凹凸不平的鋼板打平。其實不然,它同樣需要鉚工裝配的三維立體識圖等生產技術和應力釋放、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力學知識,否則越打越糟,影響船體建造進度,易造成換板,由此造成經濟損失。小戰當了火工矯正班長後,通過觀察感到利用傳統工藝進行火工矯正.是按下“葫蘆”起了“瓢”,施工質量很難保證。於是,他根據多年的裝配經驗.對傳統工藝大膽動“刀”改進,提出使用輔助工具進行火工矯正等十幾項合理化建議,使樓子的火工矯正質量和進度顯著提高。3萬噸系列船前幾艘船的樓子火工矯正一般都是3個月左右完成,用新法操作,5號船用了15天,6號船僅用了l l天,不斷創出新紀錄,為公司生產提速作出突出貢獻。戰懷奎當班長後採取了定額工時管理的方法及技術創新、工作量前移等措施,打破了“大鍋飯”,實行多勞多得,工友們人均收入同比增長30%以上,有效地激發了職工的幹勁。近兩年,火工矯正班完成定額工時均在130%以上,一次交工率達100%,成為先進班組。

多年來,戰懷奎帶領工友們以出色的工作,以一次乾好活、一次報驗成功的突出業績,使公司軍品、民品的一級品率分別達到98%和96%以上,優於公司的質量考核標準,在我國船舶行業居領先水平,同時,大節點計畫實現率平均達95%以上,為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在新世紀實現跨越式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