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練習自殺

我要練習自殺,是香港一個社交網站上發起的組群。其創建人尚不知曉,但是可以肯定的說,這是一個人性嚴重扭曲的人所創建。事件曝光後,該自殺群組已被實時刪除。香港警方已介入調查中。但事件在香港社會已引起廣泛討論。

簡介

青少年易受網上思潮影響(香港網咖)青少年易受網上思潮影響(香港網咖)

2009年11月初,在香港社交網站Facebook上,有人發起“我要練習自殺”群組,邀請青少年加入自殺行列。這一現象引起香港警方的關注。

這個自殺群組已有180多人登記。據說這些人約定於12月聖誕節前集體自殺,其中一名香港中學女生甚至因為“等不及”,11月初在香港天水圍一間中學企圖跳樓輕生,輔導社工發現事態嚴重,於24日將事件通知警方,整個事件才曝光。

大致內容

“我要練習自殺”群組在網站上已出現一段時間,內容主要討論自殺的方式,在被刪除前已吸引近200人登記討論,當中有人留言覺得生活不如意、覺得自己無用、自卑,又或者不滿意自己的樣貌等,因而感到精神困擾,沒有生存意義等。另外也有人提議相約下月21日聖誕前一起尋死,並討論自殺的方式,曾有自殺經驗的“過來人”更詳細描述整個自殺過程。

警方分析

香港警方表示,參與該自殺群組的成員,不一定局限於香港,也可能包括海外人士。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的科技罪案組探員將接手調查這宗案件,暫時未有人被捕。

警方強調,根據香港法例,凡教唆或唆使他人自殺者,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入獄十四年。

地方措施

近四十名元朗區中學校長11月26早舉行周年大會,特區警方和教育局亦有派代表出席會議,期間亦討論到這宗事件。元朗警區指揮官李建輝呼籲,學校和家長須加強留意青少年的上網行為,並向他們灌輸積極的人生觀。

香港特區保全局副局長黎棟國對事件表示,網路是虛擬世界,較難確定群組發起人的身份,難以估計開設群組的動機。他呼籲青少年要珍惜生命,面對困難應該尋找協助。

建議

對於有人在社交網站發起自殺群組,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自殺危機處理中心主任香慕茵回響指,近年發現越來越多人士在網上透露自殺意向,該中心雖然已設有專責部門跟進,但接觸的人士只能透過網上對話,無法接觸到他們身邊的人,所以輔導難度比一般自殺求助者高。所以她認為,當局有需要增撥資源給輔導機構,發展網上支持服務。

思考

2009年3月2日香港一少女企圖自殺獲救2009年3月2日香港一少女企圖自殺獲救

1、香港青少年為何如此輕視生命
近年來,香港青少年不珍惜自己生命的現象令人憂慮。一些青少年漠視生命,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未能理解生命的意義,不知道人究竟為什麼而活著。無法承受生命中的困難與挫折,是青少年輕視生命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2、網路為何成為自殺的工具?
對生活失去信心的人,進入這個虛擬的空間,和陌生人討論在現實生活中難以啟齒的困惑。他們被壓抑的心情可能由此得到排解,但也可能受到蠱惑和引誘,最終走上不歸路。想自殺的人內心是孤獨的,而在選擇死亡方式的時候,他們卻不願意孤單地去死。因此,通過網路邀約“志同道合”者便成為一種選擇。
3、集體自殺為何在青少年中會“占有市場”
自殺的事例中,相當大的一部分人是源於抑鬱症強迫症心理疾病。這些疾病的病根大多在少兒時期形成,但入學身體檢查中並無心理疾病檢測這一手段。社會應加強對青少年的引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