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魚

國家級保護動物:國家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的重點保護。

國家級保護動物:國家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的重點保護。

三有是指有益的和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1蝦虎魚的一個突出形態特點是腹鰭並成一體,形成了吸盤樣的結構。最大特徵是壽命短。食性很雜,以比它小的魚、蝦、蠕蟲及其他魚類的卵為食。已知的種類達到2100多種。

2杜父魚頭大而扁,向尾巴方面逐漸變小,胸脊較大,像扇子,表皮通常沒有魚鱗。全世界大約有300多種。體長很少超過8厘米,最多能活5年。它們的食物包括蝦、蟹以及一些昆蟲和其他魚類的卵。

3飛魚長相奇特,胸鰭特別發達,像鳥類的翅膀一樣。長長的胸鰭一直延伸到尾部,有著小小的嘴巴和大而圓的鱗片。最大的能長到45厘米,但多數種類體長小於30厘米。種類超過50種。

4南海名魚—紅魚,學名叫紅笛鯛,又名“紅曹魚”。身體呈扁橢圓型,尾呈截形,一般體長20~40厘米,體重500~1000克,是我國著名漁場——北部灣漁場的特產。性格活潑好動,為肉食性魚類,常捕食一些長、短尾類的小型動物及其他小雜魚。

5鰩魚是軟骨魚類中最大的一個家族,全世界約有100多種,我國沿海有記載的共13種。

幼年的鰩魚以生活在海底的動物如蟹和龍蝦為食。長大以後,主要獵捕烏賊等軟體動物。

6海馬因其頭部酷似馬頭而得名。身體是由環狀的骨頭支撐的。有“骨環” 10個,有的13個。雄海馬的頭和身體具有發達的刺,體呈淡棕色,並散布有褐色小點,尾部腹面具有一個育兒袋。

7鮪魚身體光滑、堅硬,且呈流線型,游泳速度可達到每小時55千米。以鯡魚、鯖魚、銀無須鱈及槍烏賊等為食,也吃角鯊、鮶等大型魚類。它是唯一能長距離快速游泳的大型魚類。

8鰏鱝俗稱為“蝙蝠魚”。鰏鱝的身體在6米長左右。以甲殼動物或成群的小魚小蝦為食。主要棲居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淺海區域,有洄游的習慣。

9翻車魚是河豚的巨型親戚,體重可達3000千克。背鰭與臀鰭均為長而尖的尖刀形,沒有腹鰭。翻車魚為肉食性,食性很雜,既捕食魚類、蛇類,也吃海藻、水母及浮游甲殼類等。

10劍魚是大型的洄游魚,是一種無鱗魚。頭部擁有突出的骨刺,身體呈完美的流線型、皮膚光滑、尾鰭高度分叉、身體肌肉發達。是為數不多的能捕食青魚、鯖魚等大型魚類的獵食者之一。

11斧頭魚屬於巨口魚類,口中長滿了細小而鋒利的牙齒,它們的身體兩側有許多刺一樣的小突起。身體上有發光器官,最愛吃的水蚤和浮游植物,體長約10厘米。

12皇帶魚是海洋中身體最長的多骨魚。體長可達15米左右,體重約45千克。腹鰭由一條極長的鰭刺組成。口中並沒有牙齒,分肉食性和植食性兩種。肉食性的鰓耙刺短小而呈放射狀排布,植食性的鰓耙則呈細長狀,並且排布得更加緊密。

13南極冰魚看起來通體白皙,幾乎是完全透明,所以有冰魚之稱,它屬於鱷頭冰魚家族。它的嘴又寬又有鋒利的牙齒,主要吃的是南極磷蝦。南極冰魚的紅血球中沒有血紅素,

14圓鰻”是鰻魚的一種,也被稱為“水下舞蹈家”。它們主要靠跳舞吸引魚蝦和各種小動物,一條圓鰻在一餐中能吃掉大約600隻小動物。

15躄魚渾身長滿了各種顏色的斑點、疙瘩、結節,既像珊瑚,又像附著在海底的海綿,在躄魚的頭部有一條“鉤桿”,誘使駐足的小魚

16隆頭魚是鱸魚、隆頭魚等300多種魚的統稱。大多生活在熱帶與亞熱帶之間的岩石或珊瑚礁多的淺海地區,鱗片為圓形,頭部兩側各有一對鼻孔,尾鰭不分叉,背鰭單一且前端有尖棘

17姥鯊遊動緩慢,大口中長滿只有5~6毫米粗的須牙,鰓裂相當長,姥鯊繁殖是卵胎生,直接生出小魚,懷孕期大約有兩年多。姥鯊的肝相當大,大約有體重的25%,目前姥鯊已瀕臨絕種,受到許多國家的保護。

18燈籠魚周身長滿了發光器官。小蝦、浮游水蚤類等體形較小的動物都是燈籠魚的最愛。中國常見種有燈籠魚屬中的“芒光燈籠魚”和“金焰燈籠魚”,這兩種魚類一般體長不超過10厘米,分布於東海、南海。

19石斑魚體色鮮艷且有褐色斑紋帶,但個性兇殘、貪食,水溫低於9℃時,石斑魚開始冬眠,水溫至27℃時,在水深約5米的礁脊處定居。幼魚常離開父母到淺水區覓食小蝦、小蟹等動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