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你領導

我是你領導

我是你領導,騙子常用句式。一般打電話會說“我是你領導,明天來我辦公室一趟” 。 “XXX,我是你領導......”這一騙局戳中了一些職場新人渴求跟領導搞好關係的心理,屢屢詐欺得手 。 2015年5月,一個初到媒體實習的小鮮肉,就被這個老掉牙的詐欺電話騙走了八千元。

一般手法

“叮鈴鈴鈴”,電話那頭出現聽上去有些陌生的聲音,可能是一聲久違的問候,也可能是一個布好的陷阱。如果對方聲音溫和而有氣勢,說的是“我是你領導,明天來我辦公室一趟”,你得小心捂緊自己的荷包了。

一個在校學生,尚無任何收入,錢被騙走後的沮喪,實難想像。遺憾的是,這種沮喪,過去幾個月在全國各地接連上演:一句“我是你老闆”,杭州濱江女子被騙2萬元;一句“我是你領導”,擄走了江蘇儀征男子2萬元;一句“我是吳局長”,不少人慷慨解囊將錢乖乖奉送。

2015年5月,江蘇警方在“淨網行動”中將這一騙局作為重點圍剿,從廣東茂名抓獲4名嫌疑人。靠冒充“我是你領導”,他們僅在2015年3月就累計“吸金”300多萬元。廣東省公安廳近期開展的“六大專項”打擊整治行動,“我是你領導”式詐欺也位列其中。

普遍性

身邊的人好像在一夜之間都接到了這個電話,朋友圈很快就被它刷屏,熱門程度不亞於某富二代掀起的毯星罵戰,絕大多數人在朋友圈表達了對此類詐欺的厭煩、痛斥,及對親朋好友的提醒,卻並未見到有人給出揪出詐欺者攻略。

存在原因

上網尋求維權之“道”,無奈多數文章都是從被騙者角度給出警示,要擺正心態、提高警惕、做好心理防禦等。“我是你領導”詐欺屢屢得手,的確耐人尋味。一個在很多人看來再明顯不過的騙局,卻總有人被其撂倒,豈是一句“悲乎哉”能說得過去。不少人中槍,固然跟長期存在的膜拜權貴、敬畏上級的世俗傳統有關,跟渴求與領導搞好關係、得到認可的心理有關,跟對領導言聽計從的唯諾姿態有關,一個詐欺完成,被騙者固然要為缺乏分辨意識承擔責任,但從根本上講,這種騙術能長期安然無恙甚至非常瀟灑地“存活”,更值得深刻檢討和反省。

其一,對權力的迷信。接到電話的“受害人”對“領導”來電往往受寵若驚,繼而放鬆警惕,拜倒在權力的威懾之下,對領導指示言聽計從,很少去查證、詢問、質疑“領導”的真實身份,一步步走進騙子設計好的“套子”,讓騙子屢屢得手。

其二,一些人妄圖通過給“領導”辦事,套套近乎,不惜拿錢“開路”,明知是騙局也執著的“跳進去”,生怕錯失良機。

其三,官員信息不公開。對於陌生的“領導”電話,無法查詢其信息,讓騙子有機可乘 。

偵破問題

通信信息詐欺“爆表”,可破案率卻“低到不好意思說”。愈演愈烈的通信信息詐欺犯罪活動,因為有關部門破不了案,變得越來越猖狂,不僅發案數量持續攀升,發案地域也早已遍及全國。就拿“我是你領導”詐欺來說,大有防不勝防、打不勝打、越打越多的蔓延之勢。顯然,破案率低是助長詐欺團伙囂張氣焰的重要原因。

電話詐欺案件,起碼有三重困難:

一是立案難,從“我是你兒子的老師”到“我收到了你的一張法院傳票”再到“我是你領導”,電話詐欺的方式如出一轍,手段也大致相同,可由於受害者分散、忌憚立案程式太複雜等原因,往往不願意報案,即使報了案,立案往往也十分困難。

二是偵查難,受害者報案後,往往只能提供對方的電話或銀行賬號,對破案貢獻不大,尤其是一些跨國界、組織化的犯罪行為,進一步追查犯罪證據難上加難;

三是索賠難,由於破案率低,詐欺團伙難以揪出,自然找不到索賠對象。無論如何,“我是你領導”式的詐欺,絕對不能將主體責任推到被騙者身上。尤其在一些特殊語境裡,“領導”這個詞本身暗含某種不講邏輯的社會心理基礎,這樣的情境之下再去責怪被騙者“缺心眼”,對於改變詐欺遍地的窘況,並無更大意義 。

防護措施

斬斷“我是你領導”詐欺的根基,比“溫馨提示”來得更有效。

一來,通信公司應做好對個人信息的保護,防止用戶電話信息泄露,沒有電話號碼,詐欺團伙有力無處使,令其“不能騙”;

二來,法務部門應正視此類詐欺的危害,不僅提高立案率和破案率,將更多藏在背後的犯罪團伙“敲打”出來,還應加大對犯罪團伙的懲罰,令其“不敢騙”;

三來,官員電話等信息及時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接電話者一看陌生號碼就知道不是領導電話,自然會降低詐欺成功的機率。

多方合力,從根源上治理,興許這樣,你我再次聽到叮鈴鈴鈴時,才不致產生“我是你領導”的恐懼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