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偷窺

我愛偷窺

《我愛偷窺》是由霍爾.尼茲維奇編著的一本網路世界遊記書籍,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發行。

出版信息

作者:[加拿大] 霍爾·涅茲維奇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副標題:為何我們愛上自我暴露和窺視他人
原作名:The Peep Diaries
譯者:黃玉華
出版年:2015-1-1
頁數:280
定價:39.80元
裝幀:平裝
ISBN:9787510086007

內容介紹

馬家輝:我今天要做一件非常冒險的事情,我膽子很大的,我要做什麼呢?我要PK梁文道,為什麼PK梁文道呢?因為以前的文道介紹過一本書,我要再講一遍,當然不是因為我覺得說我講的比他好,我喜歡這個書,我有感而發,也想講出我的看法跟我其他的觀點。就是這一本《我愛偷窺》,我跟梁文道一樣喜歡這個書,可能都是我們愛偷窺吧,這個書的作者就是加拿大一個很出名的媒體人霍爾·尼茲維奇,他寫的書。這個書我們說《我愛偷窺》,當然就是講偷窺了,偷窺網路文化,裡面種種發生很悲哀,也很荒謬的事情,包括特別裡面舉了好多例子,不同全世界的人,亞洲、歐洲、印度、非洲都有,透過網路裡面來偷看別人,也故意來讓別人偷看,而且為了不同的理由,有些人是為了出名,純粹為了出名,為了我要讓全世界來知道我、了解我。有些當然為了錢,因為來看你的人越多,你越容易賺到錢,可以做廣告等等 。

可是我覺得霍爾·尼茲維奇,他裡面談的方法,是把偷窺網路,偷窺這個事情放到一個比較大的脈絡裡面看,這個脈絡就是,我們因為被現代的資本主義,整個資本主義很嚴密的管理系統、分類系統,把我們人,作為一個人,比方說馬家輝,他屬於什麼地方的人,香港人,哪個年齡層的,中年或者是說中老年,一個叔叔,一個大叔等等,他賺多少錢,他什麼工作等等,把我們分類,把我們切的非常的支離破碎。我們現代人已經沒有了那種自我存在的感覺,都被人家管理著,把我們弄的非常破碎不堪的。

可是我們唯有透過一個網路把自己想呈現的一方面呈現出來,而且也在這個方面,在這個基礎上面來跟別人溝通,來跟別人吵架、分享,透過這個過程,我們獲得了一種自我存在的滿足感,還有完整的感覺。霍爾·尼茲維奇是在這個大的現代社會裡面,人跟人的關係的脈絡裡面來談的,可是他說也有危險的地方,包括其實他提到很多例子,其中一個就是美國的人,他經常拿著一個手機,到處去拍人家違規開車,拍人家賣淫、販毒等等的事情,然後放在網路上面來罵人家,這個人就說了這樣的說法,他說,假如你被警察抓到,可能是被判罰款200美元,或者是坐牢兩年,可是你被我抓到,我放在網上來罵你,而且請人家全世界的人一起看我罵你,等於是說你被判了無期徒刑。多可怕。

可是說這個作者也提到,他這樣的做法其實也冤枉了很多人,他把很多片面的,只是他個人看到的,在那個當下看到的事情拍下來,背後很多更具體的狀況,他沒辦法表達,其實他是冤枉了別人。所以這個作者也提到說錯覺,他說他有一段話,我們透過這種網路偷窺,還有被偷窺,還有看別人被別人偷窺,透過這個過程裡面,他說我們有控制的錯覺,還有我們以為自己能夠把握自己的錯覺。其實都錯了,當你把你部分的,或者是說你以為只想呈現的東西放上去的時候,其實你是把自己送給了別人,別人是可以倒過來看著你,來了解你背後種種根本不需要,也不想被別人來了解的事情,所以這個偷窺,好像一時有快感,其實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這個作者也提到一個文化的現象,他說這是Tell All Culture(什麼都講),因為有了網路,你非常方便,還可以不用真名字,弄一個假的自我、假的身份,來什麼都放上去,很容易有這種誘惑讓你這樣做。我馬家輝覺得說什麼都講的另外一方面是什麼呢?就是Judge All Culture,其實也是你不僅是把你所有的事情,早上吃的什麼,對什麼人的喜怒哀樂放上去,還會評論。我覺得網路最可怕,或者是最好玩的地方是讓你忍不住有去評論的感覺,你就基於一些很零碎的、很片面的、很斷章取義的資訊,你根本不了解全部,了解一部分,你只有網下評論,結果你也被別人評論,互相評論,結果大家都不自由,大家都變成好像被關在一個籠子裡面,無期徒刑。

我覺得這是我們上網要注意的地方,當然講網路,我真的可以一口氣,一個禮拜、兩個禮拜,特別我們能說什麼微博,微博控。我以前在一些演講提到說,我聽過一個個案非常恐怖,曾經在內地兩年前,有一個人發微博,是一個個人,不是用機器來發的,他怎么樣發法呢?他兩年之內發了1602000條微博,平均來說,他每一分鐘是發了1.5條微博,那是什麼概念?我假設他是一個男人,站著上廁所的時候,也在發微博,到底為了什麼呢?他想滿足一些什麼呢?我覺得裡面好多話可以提,我以後再跟大家來談吧。

可是請大家還是注意,我們記得有一個例子,那個朱古力非常出名的,我愛偷窺嘛,偷窺就Peeping Tom的故事,Godiva因為想讓她老公減稅來保護農民,她老公說好,你不穿衣服,到處走,我就減稅,結果她真的脫光了衣服,騎馬走在城市裡,可是她叫大家不要看她,不可以看她,只有一個裁縫,叫Tom,偷看了一下,睜開眼睛一看,就變成瞎子了,從此看不到東西。所以偷窺其實是非常危險的事情。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他很快樂,也很危險,大家自我取捨吧。

作者信息

霍爾.尼茲維奇(Hal Niedzviecki)

《斷鉛筆》〈Broken Pencil〉雜誌創辦人,曾出版多本小書及社會評論著作,包括《哈羅,我很特別:個人性如何成為新的服從性》(I’m Special:How Individuality Became the New Conformity),以及《我們也想分杯羹:大眾文化的底層渴望與再創》(We Want Some Too: Underground Desire and the Reinvention of Mass Culture)。現居加拿大渥太華多倫多。

譯者信息

黃玉華 牛津大學比較語文學暨普通語言學哲學碩士、波士頓大學醫學院行為神經科學暨生物醫學神經科學雙主修博士,具有多年媒體公關、整合行銷及國際合作經驗。

目錄

CHAPTER 1 何為窺視文化 /1
窺視文化的年代/3
新興辭彙的出現/4
我們都愛觀看自己、窺視鄰居/5
通過窺視他人,獲得娛樂的快感/8
隱私:拱手送給全世界的免費禮物/ 11

自我揭露與告白的娛樂化/ 12
當藝術成為娛樂的載體/ 16
是捕食的蜘蛛?還是被困的獵物?/ 18
實時審判、失落的純真,以及集體妄想/ 20
CHAPTER 2 變成窺視(商品)人 / 23
部落格成癮症/ 25
人類去人性化:大型的窺視文化實驗/ 30
你的身份就是你的商品/ 32
實時播出真實人生,包括臨終時刻/ 35
是誰在看你的影片?/ 39
電子人效應/ 44
沉默的偷窺者/ 45
下一站:名人!/ 47
電影的誕生/ 49
明星?還是名人?/ 52
創造一個新的假面/ 54
自我暴露的誘惑/ 58
被公司解僱的博主/ 61
部落格成功三要素:悲劇·醜聞·爆料/ 62
你是媒體暴民嗎?/ 64
沒有人窺視的挫折初體驗/ 67
窺視網軍的突擊/ 69
虛擬世界的傑出被窺視者/ 73
在網路上以公開方式長大/ 74
CHAPTER 3 偽造的真實:日常生活的秘密與真人秀節目的興起 / 77

普通的明星夢/ 79
扭曲失控的剪接人生/ 82
偽裝成真人秀節目的窺視文化/ 84
真人秀節目“真實”嗎?/ 86
真相的表面比真相更重要/ 88
電影:窺視文化的開始/ 93
創新地運用真實/ 96
永恆不朽的“注目”/ 98
人們真正想觀看的永遠是自己/ 100
一夜成名的誘惑/ 102
成為小名人的快樂/ 104
擦槍走火的“真實”/ 106
鏡頭下的犧牲者/ 108
我的孩子是明星?/ 111
當精神虐待成為一種娛樂/ 113
想被看,也想看人被看/ 115
探索窺視文化的第一步/ 119
CHAPTER 4 打破封印:八卦、梳理,以及窺視的(秘密)誘惑/ 125
我們同時是秘密的來源與消費者/ 127
當秘密變成有價商品/ 130
140 個字的小秘密/ 134
“打破封印”理論/ 138
誰會是下一個“星戰小子”?/ 139
人肉搜尋的正當性/ 142
正義使者的私刑/ 144
手機攝影與實時上傳的年代/ 146
八卦進化史/ 147
尋找社群的目的:重新定義自己/ 151
把羞辱當有趣的怪物/ 155
CHAPTER 5 在監視的黃金時代:監視警察、監視鄰居 / 159

監視與窺視文化的共生關係/ 161
監視是為了保護自己?/ 165
安全和隱私/ 170
無知也是一種福氣/ 178
網管人員的誘惑/ 182
為了安全,我們願意放棄多少?/ 188
窺視成為受歡迎的戲劇題材/ 195
因為焦慮而偷窺/ 200
鏡頭下的犯罪事件/ 209
CHAPTER 6 逃離城堡:窺視年代的隱私/ 213
自我暴露的渴望/ 215
人們更在乎聯結感,遠甚於隱私權/ 219
擁有房地產就擁有隱私權?/ 224
政府與企業沒告訴你的事/ 232
忠誠顧客計畫的真正價值/ 237
別讓社群網站成為你的把柄/ 251
將上傳的照片移除標籤吧!/ 253
CHAPTER 7 未來窺視:為什麼沒人參加我的派對以及其他半透明結論 / 259
參加、可能參加、不參加/ 261
沒有包袱的虛擬友誼/ 264
這只是表演──不是真正的我?/ 269
錯覺時代/ 273
致 謝 / 27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