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公共服務財政支出效率研究

《我國公共服務財政支出效率研究》是2011年12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婁崢嶸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者:婁崢嶸 
出 版 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12-1
版次:1
頁數:325
字數:351000
印刷時間:2011-12-1
開本:16開
印次:1
I S B N:9787516104088

內容簡介

《我國公共服務財政支出效率研究》(作者婁崢嶸)運用系統動力學的理論和分析模式來分析經濟成長、公共服務支出、人口、教育、衛生、科技、社會保障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反饋機制,構建了公共服務支出系統的動力學模型,以揭示公共服務支出系統對經濟成長作用的運行規律。本書還通過對科技、教育等諸多現行政策加以調整與模擬,為我國公共服務支出的持續穩定增長提供了政策建議。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一 問題的背景
二 我國公共服務財政支出的現狀與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選題的意義和研究目的
第三節 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
一 研究目標
二 研究對象的界定
三 研究內容
第四節 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
一 研究方法
二 技術路線
第一章 問題分析與文獻綜述
第一節 相關概念界定
一 公共服務
二 配置效率、技術效率與制度效率
第二節 公共服務財政支出效率問題的分析
一 財政資源配置效率
二 財政支出生產技術效率
三 財政支出制度效率
第三節 國內外研究文獻綜述
一 國內研究文獻綜述
二 國外研究文獻綜述
三 現有文獻的不足
第二章 配置效率一:公共服務供給中政府與市場的配置效率邊界
第一節 公共服務供給中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的理論分析
一 市場機制配置公共服務失靈的機理分析
二 政府供給公共服務失靈的機理分析
第二節 國內外公共服務市場化的實踐
一 西方新公共管理運動中的公共服務市場化
二 我國公共服務市場化的實踐
三 西方公共服務市場化在中國的適用性分析
四 我國公共服務市場化中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統
第三節 公共服務供給中政府與市場的配置邊界
一 市場化、民營化、私有化與社會化的內涵界定
二 公共服務供給中政府與市場配置的交易成本邊界
三 公共服務有效供給中的政府新角色
四 我國公共服務改革的基本框架和實施路徑
小結
第三章 配置效率二:公共服務支出規模的增長效應與影響因素分析
第一節 財政支出結構與經濟成長關係的實證分析
一 財政支出結構與經濟成長關係的理論分析和研究綜述
二 我國財政支出結構變化的描述性分析
三 我國財政支出結構與經濟成長關係的實證分析
第二節 公共服務財政支出規模的國際比較
一 公共經濟學的混合產品理論
二 財政支出功能分類的國際比較
三 教育與衛生保健財政支出的國際比較
四 公共服務支出的缺口估計與我國政府的職能偏好
第三節 影響我國公共服務財政支出規模的因素分析
一 基於不完全契約的行為經濟學解釋
二 我國經濟轉型中的政府替代
三 準財政聯邦制下以GDP為中心的政績考核機制中的財政競爭
四 公共治理民主機制約束的缺失
第四節 公共服務財政支出規模的SD模型研究
一 系統動力學與Vensim建模工具概述
二 模型的總體結構
三 建立系統模型
四 政策建議
小結
第四章 配置效率三:公共服務支出政府間與地區間結構分析
第一節 縱向政府間結構:公共服務財政支出權責的平衡
一 公共服務供給中的財政分權理論
二 我國政府間公共服務財政支出責任的配置
三 分稅制下政府間公共服務供給權責的失衡
第二節 橫向地區間結構:公共服務均等化下的轉移支付設計
一 我國公共服務非均等化現狀
二 轉移支付的公共服務均等化效應分析
三 公共服務均等化下的轉移支付設計
第三節 我國政府間公共服務財政支出結構的調整思路
一 短期:以制度化方式合理界定事權
二 中期:財權劃分的最佳化和轉移支付制度的調整
三 長期:財政聯邦制下財政體制的完善
小結
第五章 技術效率:基於DEA的公共服務財政支出技術效率評價
第一節 政府績效評價的三種模式
一 第一種模式:效率導向型評價
二 第二種模式:結果導向型評價
三 第三種模式:管理導向型評價
第二節 公共服務財政支出評價指標體系
一 國內外財政支出評價指標體系述評
二 公共服務財政支出評價指標體系的初選、檢測
第三節 公共服務財政支出評價方法
一 財政支出評價的一般方法及其適應性
二 運用DEA模型評價公共服務財政支出技術效率的優勢分析
第四節 基於DEA模型的公共服務支出相對有效性分析
一 DEA評價模型的原理與方法
二 我國31個省級政府公共服務財政支出DEA評價模型實證分析
三 公共服務財政支出弱DEA有效和非DEA有效的省級政府效率改進
小結
第六章 制度效率:交易成本視角下公共預算治理模式分析
第一節 漸進預算模式與理性預算模式的演變
一 各種預算模式比較分析
二 公共預算治理模式演變的邏輯
第二節 交易成本視角下我國公共預算治理模式的構建
一 我國預算制度改革歷程
二 交易成本理論與政府預算
三 交易成本視角下我國公共預算治理模式的選擇
四 以控制取向為基礎的我國公共預算治理模式的漸進改革
小結
第七章 結束語
第一節 主要研究結論
一 公共服務支出對經濟成長具有正效應
二 我國政府在財政赤字的約束下,具有增加經濟性支出、減少公共服務性支出的偏好
三公共服務支出比例的增加是一個漸進過程,更應注重公共服務支出結構的調整,近期教育投入的增長速度應大於科技投入的增長速度
四 政府間公共服務支出責任和財權財力配置存在著不對稱的失衡狀況
五 地區間公共服務存在著非均等化的現狀,而對公共服務真正起均等化效應的一般性轉移支付比重只有11.3%
六河北、山西、遼寧、上海、江蘇等17個省份的公共服務支出是相對有效率的,北京和貴州為弱DEA有效,其餘省份為非DEA有效
七 我國應選擇控制取向的預算治理模式
第三節 政策建議
一 我國政府在進行公共服務市場化改革中應堅持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的統一
二 漸進增長公共服務財政支出規模
三 注重公共服務支出結構的調整,近期教育投入的增長速度應大於科技投入的增長速度
四 合理界定政府的支出責任
五 根據支出責任與財力相匹配的原則,設計相應的財力劃分制度
六 財政聯邦制的完善
七 弱DEA有效和非DEA有效省級政府公共服務支出效率的改進
八 控制取向公共預算治理模式的漸進改革
第三節 研究創新點
一 研究視角的創新
二 研究內容的創新
第四節 研究的不足與研究展望
一 由於研究對象政府的特殊性,尤其是政府的財政問題,相關的統計數據不完備
二 缺乏較為理想的計量模型
三 公共服務財政支出技術效率評價中所選取的指標都是觀測變數,由於空間條件的限制,沒有選取如公民滿意度等潛在變數
四在本書的系統動力學模擬中是將系統設為政府公共服務性社會性支出,可以將系統擴大邊界,比如將維持性支出、經濟性支出等融入其中進行模擬,作為未來可行的研究方向
附錄 系統動力學模型運行程式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