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河北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6月1日)
平裝: 170頁
開本: 16
ISBN: 9787202055618
條形碼: 9787202055618
尺寸: 23.6 x 16.4 x 0.8 cm
重量: 259 g
內容簡介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的內部監控力度不足,導致上市公司違規與
舞弊問題比較嚴重,給公司價值和股東及相關主體的利益造成了嚴
重危害,現有內部監控模式卻未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針對該問
題,王硯書所著的這本《我國上市公司監事會統合監控模式研究》首先對
我國現有的內部監控模式進行理論分析,發現了該
模式的理論不足;其次,利用實證分析方法,對218家上市公司現
有內部監控模式的效果進行了實證分析,發現了該模式的現實不
足;接著,針對理論分析和實證分析發現的問題,構建了上市公司
內部監事會統合監控模式;最後,利用GRAP-ANP方法和設計的
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進行了檢驗,得出了監事會統合監控模式有利於
強化上市公司內部監控,有利於提升公司價值的結論。
《我國上市公司監事會統合監控模式研究》的創新性研究成果如下:
1.論證了我國上市公司現有內部監控模式存在的理論不足,
如:監事會與審計委員會和內部審計之間缺乏應有的委託代理關
系;公司內部監控系統被人為割裂,無法發揮系統的協同效應;內
部監控的嵌合力差,無法保證監控效果;監事會中缺乏多元化監控
主體等。以理論分析結果為基礎,論文創新地提出了改進的方向,
即,把已經混合在經營行為中的審計委員會和內部審計剝離出來,
與監事會進行統合,形成上市公司內部層級分明的監控網路,從而
強化上市公司的內部監控。
2.證實了上市公司現有不同內部監控主體未能有效抑制上市
公司違規與舞弊行為的現狀。論文以我國證券市場上遭到證監會處
罰的109家上市公司以及隨機抽取的相同數量的對照上市公司為研
究樣本,檢驗其內部監控效果。研究發現在監事會制度的7個典型
特徵中,監事年薪、監事會提出異議數與上市公司違規之間聯繫相
對比較緊密;在獨立董事及審計委員會制度的7個典型特徵中,獨
立董事親自參加會議的比例高低是影響上市公司是否違規的一個相
對顯著因素,而是否成立主要由獨立董事組成的審計委員會與監控
效果的關係不顯著。以實證分析結果為基礎,論文提出了改變審計
委員會隸屬關係,提高監事待遇等建議。
3.構建了我國上市公司內部監控的新型模式,即監事會統合
監控模式。提出監事會應該居於上市公司內部監控模式中的主導地
位,審計委員會隸屬於監事會,內部審計部門直接對審計委員會負
責,即建立監事會——審計委員會——內部審計三位一體的自上而
下的內部監控鏈,實現公司治理監控和公司管理監控的有效對接,
在公司治理與公司管理的銜接與互動框架內解決對董事會、總經理
及其以下的業務執行部門和崗位的監控問題。同時,本書從目標機
制、組織機制、動力機制、能力機制等多個方面人手,對監事會及
其委員會和內部審計等資源要素進行整體規劃,形成系統合力,從
而完成監事會統合監控模式運行機制的構建。
4.利用GRAP-ANP方法和設計的評價指標體系,構建了上市
公司內部監控模式暨公司價值提升能力評價模型,並對樣本上市公
司的內部監控效果進行了檢驗。通過檢驗和對樣本上市公司內部監
控模式與監事會統合監控模式的比較,得出了監事會統合監控模式
有利於強化上市公司內部監控,有利於提升上市公司價值的結論。
目錄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問題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問題的提出
1.2 概念界定、研究範圍與基本假設
1.2.1 概念界定
1.2.2 研究範圍
1.2.3 基本假設
1.3 理論工具與研究方法
1.3.1 理論工具
1.3.2 研究方法
1.4 內容安排與框架結構
1.4.1 內容安排
1.4.2 框架結構
1.5 研究目標與研究意義
1.5.1 研究目標
1.5.2 研究意義
2 文獻綜述
2.1 對公司內部監控主體的研究
2.1.1 對監事會的研究
2.1.2 對獨立董事及審計委員會的研究
2.1.3 對內部審計的研究
2.2 對我國內部監控模式選擇的研究
2.3 簡要評述
2.4 研究空間
2.5 小結
3 現有內部監控模式的理論分析
3.1 理論基礎
3.1.1 權力制衡理論
3.1.2 委託代理理論
3.1.3 管理學理論
3.1.4 系統學理論
3.1.5 利益相關者理論
3.2 內部監控的博弈分析
3.2.1 審計委員會與被監控對象的博弈分析
3.2.2 監事會與被監控對象的博弈分析
3.3 我國上市公司現有的內部監控模式
3.3.1 我國公司內部監控的法律規章
3.3.2 現有內部監控的基本模式
3.4 現有內部監控存在的主要不足
3.4.1 監控主體缺乏獨立性個
3.4.2 內部監控的嵌合力不足
3.4.3 內部監控缺乏系統性
3.4.4 監控主體缺乏多元性
3.4.5 監控力度和意願不足
3.5 內部監控的最佳化取向
3.6 小結
4 現有內部監控模式的實證分析
4.1 樣本選擇及數據來源
4.2 監事會效果的實證分析
4.2.1 變數設計與相關假設
4.2.2 描述性統計分析
4.2.3 方差分析
4.2.4 回歸分析
4.2.5 檢驗結果匯總分析
4.3 獨立董事及審計委員會效果的實證分析
4.3.1 變數設計與相關假設
4.3.2 描述性統計分析
4.3.3 方差分析
4.3.4 回歸分析
4.3.5 檢驗結果匯總分析
4.4 內部監控效果的案例佐證
4.4.1 新太科技案情簡介
4.4.2 新太科技內部監控機制分析
4.4.3 新太科技案例的啟示
4.5 小結
5 監事會統合監控模式設計
5.1 內部監控模式的設計方向與目標
5.2 以監事會為主導的合理性
5.3 前提假設與基本要求
5.3.1 前提假設
5.3.2 基本要求
5.4 框架結構與運行機制
5.4.1 框架結構
5.4.2 運行機制
5.5 監事會統合監控模式的優勢
5.6 小結
6 監事會統合監控模式的效果評價
6.1 評價標準及假設條件
6.2 評價的基本思路
6.3 樣本選擇及其價值提升能力評價
6.3.1 樣本選擇
6.3.2 GRAP-ANP評價方法
6.3.3 評價的指標體系
6.3.4 對樣本的檢驗評價
6.4 樣本公司的內部監控模式及其評價
6.4.1 樣本公司的內部監控模式
6.4.2 對樣本公司內部監控模式的比較評價
6.5 評價結論
6.6 小結
7 結論與展望
7.1 研究結論
7.2 主要創新點
7.3 政策建議
7.4 研究的局限性
7.5 未來研究方向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