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圖書品相:9成品相
庫存量:0本
圖書類別:名人墨跡
圖書標籤:自傳話劇導演作家悲傷
上書時間:2009-11-10
出版時間:2003-10印刷時間:2003-10
開本:大32開
印張:16
裝訂:平裝
字數:200千字
版次:一版一印
對白出處
田沁鑫在話劇《趙氏孤兒》的導演闡述中,有一句堪稱經典的自白:我做戲,因為我悲傷。
悲傷,因為舉目世間無數感嘆!
還是在中戲學習的時候,一次課上,當老師介紹大劇作家田漢在大躍進時寫了一部完全不符合自己藝術水準的《十三陵暢想曲》時,教室里一片笑聲。只有田沁鑫,鼻子一陣發酸,心情格外沉重。她痛苦,為田漢痛苦,為中國眾多知識精英文化名人的掙扎、困惑和壓抑而痛苦。那時,她心裡的願望就是自己能有機會給予眾人一個真實的田漢。正是基於學生時代這次心靈的衝動,幾年後,大家看到了話劇《狂飆》,看到了田沁鑫在通讀田漢16卷文集後,與大師精神交匯,用自己的心得再現的一個極具浪漫主義詩人氣質的田漢。這是一個復歸人性的田漢,一個真實可愛的田漢,一個田沁鑫認識的田漢。挖掘人性深層的渴望與訴求,這是田沁鑫做戲的終極表達。因為有感於社會中人性的壓抑,所以她悲傷,所以她表達。
從《斷腕》、《驛站桃花》到《生死場》、《狂飆》,田沁鑫的主要作品都是自編自導,而且都是悲劇,因為她覺得悲劇使人高尚。2000年8月,田沁鑫參與導演的京劇《宰相劉羅鍋》赴台演出,她隨劇同往。在台灣,巧遇著名老生張學津主演的全本京劇《趙氏孤兒》也在台北演出。從小熟識戲曲、有著深厚功底的田沁鑫看到程嬰舍子救孤處,不免三番落淚,深有感觸,當時就存下了一定要做台話劇的念頭。從台北回來後,田沁鑫就一門心思撲在《趙氏孤兒》的創作上。國家話劇院給予大力支持,把這部劇作為建院初推出的最重要的中國經典劇目。
創作中的田沁鑫寢食無序,經常在夜深人靜時還亢奮於筆下的人物。《趙氏孤兒》講述了一場心存善道,卻好死不得,真相無人知曉的大悲劇。它從人性的角度出發,揭示著“捨命論道”的精神,探討“誠信”在時代中所具備的普遍意義。田沁鑫在“導演闡述”中寫道:在春秋那個時代,“誠信”二字,就相當於“身家性命”。而現今社會,私慾的瀰漫,思想的覆滅,禮節的丟失,道德底線的幾近崩潰。壟斷與霸占的蓬勃與橫掃,過度的競爭產生出人情緒上迷亂、焦躁到了不識好歹。人和人之間的隔膜越來越深,甚至出現一有些良善舉動之人,我們都會想想他是不是有什麼其他目的。真的是悲慘的人生圖景,忙亂而無序。因此,儘管劇情仍取材於《左傳》、《史記》等史料記載以及元代紀君祥的同名雜劇,但田沁鑫最後出台的演出工作檯本完全是根據自身對生活的感受傾力寫就,充滿了獨特的想像力。劇中貫穿著“失義人心不在,失信正道不存”的春秋大義精神,令人感悟到“在這濁亂的世上,得見一真正信義君子,亦無愧於在這亂世行走一遭”。
與隔世間歷史人物的對話,是田沁鑫尋求自我表達的途徑。因為對現今社會的迷惘與痛苦,也苦於自身的渺小與無奈,所以她悲傷,所以她表達。
作者簡介
田沁鑫,中國國家話劇院導演。中國國家話劇院導演。中國當代最具實力和影響力的新銳導演。自幼有紮實的傳統文化功底,又曾在英國、日本等地遊學,廣受國外現代藝術影響,涉獵戲劇、影視、音樂、繪畫、廣告等跨域文化,是不可多得的綜合性藝術人才。主要舞台劇作品均為編導合一,尤其關注人文精神,具有鮮明的文化風格和藝術特質。她的作品有著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狂熱的肢體表達語彙,兼具中國古典題材和世界名著及當代社會話題的舞台呈現,有力拓展了現代藝術觀念和東方美學相結合的新方向,開創了中國當代戲劇美學複雜的時空結構,在中國的戲劇舞台上獨樹一幟,對國際戲劇舞台亦有深遠影響。
田沁鑫在2003年出了本書,《我做戲,因為我悲傷》,書里收集了她寫的四部話劇的劇本、導演手記和採訪問答。不禁隨意揣摩起她的悲傷所在:田沁鑫通過戲劇向人們闡釋她對人性深層的剖析,在表達這種剖析中她融入了自己嚮往理想人性的心血,但她清楚地知道,這種理想的人性只存在於戲劇之中,或,這種理想的人性只存在於過去的某個時代。
簡介
田沁鑫導演病了,為了這次的《生死場》急病的。她聲音低沉、略帶倦容,但一談到戲劇她的精神頭都來了,眼中閃現的光彩和不時冒出的睿智的語言讓你相信:她就是《生死場》、《狂飆》、《趙氏孤兒》等大氣的歷史題材話劇的女導演。
1999年,一部根據蕭紅同名小說改編、由田沁鑫導演的話劇《生死場》橫空出世,引起戲劇界強烈震動,獲得了2000年中國藝術最高獎文華獎並獲文華編劇、導演獎,戲劇文學獎最高獎曹禺文學獎等多項大獎——時隔五年,它又來到了海淀劇院。
這是一位總在強調自己出生於60年代的女導演。從她的第一部作品《斷腕》到後來的《驛站桃花》、《生死場》、《狂飆》和《趙氏孤兒》,深沉大氣、濃郁雄渾,每一部都貼著鮮明的個人標籤。
小劇場話劇《趙平同學》,崑劇大製作《1699·桃花扇》,中國時下最具發展潛力的話劇導演田沁鑫,一古一今兩部力作,先後將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上演。
而她卻是一個極其低調的人,刻意保持著和社會的距離。她試圖用歷史觀照當下,用掙扎反抗潮流,用電影手法闡釋話劇,用所謂的前衛展現百年的古老……她的戲和她的人一樣,充滿著60年代人的困惑與曖昧、尷尬與孤獨。
為80申冤
2005年田沁鑫排演講述80一代的《趙平同學》時,一定不會想到一年之後80代表人物韓寒會將整個文壇攪得天翻地覆,並製造了轟動一時的“韓白門事件”。
韓寒以一擋十,將捲入其中的文化名人嘲諷殆盡,用那一貫的另類筆鋒咒罵“什麼壇到最後也都是祭壇,什麼圈到最後也都是花圈”,繼續他“文壇是個屁”的“響亮”理論。
韓寒一副盛氣凌人逮誰滅誰的架勢,讓牽涉其中的影、視、樂各路人馬紛紛鳴金收兵,空留下一串感嘆和問號。
“這就是80年代的小孩。”大人們如是評價,潛台詞不外乎這一代孩子輕狂張揚,無知無畏。
韓寒從來都很反感把自己視為80代表人物,但是大眾媒體的放大效應還是不可避免地將他送上了80代言人的“神壇”,並迅速為其聚集了無數痴迷“冬粉”。外界看到的未必是真實的韓寒,一如主流社會並未真正平視過80一代。
田沁鑫抓住了這樣一個平視的機會。事實上,這個機會來得有點“無厘頭”。
廣西桂林一家生產安全套的廠家有一筆贊助費,想做個小活動推廣他們的產品。與此同時,青少年預防愛滋病基金會也想用一種活潑的形式宣傳青少年防艾,田沁鑫正好也想做一個愛滋病題材的話劇。三方一拍即合,一出體現80年代性愛觀、師生觀、人生觀的好戲激情產生。
只有1個小時的《趙平同學》,一反田沁鑫過去凝重大氣的史詩風格,節奏明快、輕鬆有趣,舉重若輕地講述了一個“80年代生人”的故事——趙平是某高校中文系的大四女生,在酒店找四個外國人練習英語時被騷擾,之後卻被警方定為“賣淫”,校方為維護聲譽對趙平作肄業處理。趙平很叛逆,她總是宣揚自己貌似玩世不恭的情愛觀,和自己的同班同學、班主任李學東、英國人斯蒂文同時保持著曖昧關係,但她又是獨立而務實的。
拋開對新人類情感獵奇的表層,趙平個人成長中經歷種種的不幸與反叛,恰恰反映出教育體制與年輕一代的觀念衝突。在《趙平同學》這樣一間“虛擬教室”中,真實與偽裝亂舞,謊言與心聲交錯,純愛與濫情摻雜,好似一出“中國版的洛麗塔”。
劇本並不是田沁鑫事先寫好的,而是她在首輪演出的排練中和演員不斷聊出來的。“我接觸過一個學生,做過多次人工流產,再做一次,她就可能永遠懷不上孩子了。我問她為什麼會這樣,她回答說,我好唄。另一個女孩就說她太傻了。
“很多和我交談的80年代的小孩都覺得我特別像他們。我只是想把這部戲認認真真地做好,所以我要以平等的心態來看待他們。
“他們不認為找工作、買房子有多痛苦,覺得這一切都挺正常。趙平同學是有原型的,她認為只要自己有本事,即使被開除了也還是優秀的。後來,她去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她給老師的電子郵件中寫道:我想我到了美國也還是一個出類拔萃的學生。”
每一代都有自己的青春成長,對著眼前80一代的種種表現,田沁鑫是寬容的。“存在就是合理。我不完全肯定他們,但也沒有粉飾他們。所以他們會覺得這齣戲算是一部真正正面評價他們的戲。”
5.1我做戲因為我悲傷
故事還是那個故事,孤兒已不再是那個孤兒。濃墨重彩的布景、絕美的音樂,當趙氏孤兒哭喊著“今天以前我有兩個父親,今天以後我是孤兒”的時候,“孤兒”淚流滿面,觀眾淚水漣漣。
雖然和孟京輝、林兆華一道被譽為京城話劇界的代表人物,這樣同題競爭的場面卻是空前的,更何況田沁鑫和前輩林兆華相差了30多歲。田沁鑫將《趙氏孤兒》視為自己的“青春結語”,伴隨著青春結束的,是一本名為《我做戲,因為我悲傷》的散文隨筆。
幾年過去了,田沁鑫生命中的悲情依舊。
5.2我眼中的戲劇
記者:您戲劇的一個特點是加入了很多其他元素,比如電影語言。
田:其實這是我的一個弱點,我發現我沒法不受時代的影響,處在這樣一個風雲變幻的年代,我的劇本怎么可能不加入別的東西呢?但除了形式,我更重視的是情感,是起初要做一件事情的精神主旨,這也是我曾說過的“我做戲,因為我悲傷”。
雖然有人說“你就簡簡單單按劇本走下去吧”,但我不想再走西方傳統的“三一論”戲劇老路了。(其實我不是很欣賞西方戲劇理念,我對中國原創的戲劇有嚮往)現在這種局限性反而變成了我的特點,是嗎?
記者:我們覺得是的。那您又怎么看戲劇的“商業與藝術融合”問題呢?
田:這是一個在商業時代無法迴避的問題,最好的狀態就是商業與藝術“圓滑的握手”,就像黑澤明、史匹柏他們的作品,你能說是商品還是藝術品?兩方面都成功!所以真正能讓戲劇在這二者之間融合的是大藝術家!現在,我們只能耐心等待吧。
記者:您好像更青睞於大劇場話劇。
田:因為我年輕、身體還好、上頭給錢、給機會,所以我先把大劇場戲排了吧,呵呵。下一步就是小劇場的,就倆人。
記者:看得出您很喜歡電影,有沒有想到過電影方面的創作?
田:電影更加自由和多元,更能展現心靈。但戲劇是我最早要飯的一個碗,我不能有了別的碗就把它扔了吧?我還要繼續用它要飯,為了那種“活人表演的震撼”!
後記
當被問到“你最滿意的作品”是什麼時,她沉吟不語,出神地望著窗外許久才說了這樣的一段話:我只能說我的表達是真誠的,藝術呈現是有缺陷的。還有很多我不能認識的人生和愛,我要首先學會愛是什麼,才可能有一天做出我最滿意的作品。缺點也好,弱點也好,唯一能讓我心安理得、一沾枕頭就能睡著的是——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