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本片改編自退役美軍中將:哈爾·摩爾,和攝影記者:約瑟夫·蓋洛韋的同名傳記,摩爾的觀點可以歸納為一句話:“憎恨戰爭,熱愛戰士”。從不同角度看,這次行動既可理解為勝利,也可看成失敗,但跟整場越戰一樣,它從本質上講是毫無意義的。故事發生在1965年11月美軍在越南的首次大規模軍事行動,行動中450名美軍跟2000多名越軍近距離作戰,美軍第一騎兵師第七騎兵團第一營的450名戰士,在盲目的指揮下,竟毫不知情、毫無準備地降落在北越軍隊集結的中心區域。北越方面在降落地點周圍早已部署有2000以上的兵力,第一營的戰士不得不面對近5倍於自己的敵人。儘管他們背後擁有強大的遠程和空中火力支持,但是畢竟眾寡懸殊,一營的官兵不得不展開一場異常慘重的生存保命戰。所幸,北越部隊的情報有限,指揮也十分謹慎,沒有抓住乘虛而入一舉殲滅整個營地的機會。經過兩天傷亡逾百人的戰鬥之後,第一營終於可以脫離戰場,與前來解圍的第二營返回基地。但是,途中由於第二營營長缺乏經驗,竟然只為了審訊兩名戰俘,而命令叢林中已拖至500碼長的縱隊停止前進。以火力薄弱面撞上了北越方面的生力軍,在激戰中一營幾乎被一掃而空。最後以美方254人陣亡、越方1800多人陣亡而告終。
當時的第一營營長、指揮官哈爾·摩爾和記者約瑟夫·蓋洛韋親身經歷並記錄了這場戰役。這也是美軍在越南戰場第一次重大傷亡,對美軍日後對越戰態度的改變起了極重大的影響。不過本片並沒有著力突出對越戰大環境背景的描寫,而是從一名名官兵的眼睛裡,透視出美國軍人經歷戰爭時表現出來的勇氣與精神。這是導演兼編劇蘭道爾·華萊士和主角梅爾·吉布森所擅長表現的英雄主義風格。直面死神的大無畏精神以及可歌可泣的軍營友情,將成為這部以真實事件改編的越戰影片的主題。
《我們曾是戰士》改編自退役美軍中將:哈爾·摩爾.和.攝影記者:約瑟夫·蓋洛韋的同名傳記,書的全名是《我們曾經是戰士,曾經年輕》。影片描寫1965年11月美軍在越南的首次大規模軍事行動,情節以美越經典戰史,德浪河谷遭遇戰為背景改拍。
美軍為扭轉越南戰局,創出新的山區戰術:蛙跳戰術(利用休伊UH-1直升機搭載兵力和火力直達敵後防)空中騎兵營進行突襲。影片中:美軍以空中騎兵一個營的兵力對越軍一個師約兩千人軍力的遭遇戰,最後美軍靠“斷劍行動”(武器精良的空中支援)而平手。影片中最後以美方254人陣亡、越方1800人陣亡而告終。實際越方陣亡數字加上傷員共1037人,請參考歷史德浪河谷戰役。
演職員表
演員表
美國陸軍陣營 | 飾演角色 |
---|---|
梅爾·吉布森 | 哈爾·摩爾中校(Lt. Col. Hal Moore),營長 |
山姆·艾略特 | 巴茲爾·普拉姆利/龐士官長(Sgt. Maj. Basil L. Plumley),營士官長 |
格雷戈·金尼爾 | 布魯斯·“蛇屎”·克蘭德爾/柯鐸少校(Maj. Bruce "Snakeshit" Crandall),直升機飛行員 |
馬克·麥克拉肯 | 艾德·“超高”·弗里曼上尉(Cpt. Ed "Too Tall" Freeman),直升機飛行員 |
克里斯·克萊因 | 傑克·蓋根少尉(2nd Lt. Jack Geoghegan),C連2排排長 |
瑞恩·赫斯特 | 厄尼·薩維奇中士(Sgt. Ernie Savage),B連2排3班班長、代理排長(全排被圍困時) |
馬克·布魯卡斯 | 亨利·赫里克少尉(2nd Lt Henry Herrick),B連2排排長 |
吉素·加西亞 | 托尼·奈德上尉(Cpt. Tony Nadal),A連連長 |
狄倫·華許 | 羅伯特·愛德華茲上尉(Cpt. Robert Edwards),C連連長 |
喬·漢姆 | 馬特·狄龍上尉(Cpt. Matt Dillon),營作戰官 |
克拉克·奎格 | 湯姆·梅特斯克爾上尉(Cpt. Tom Metsker),營情報官 |
布雷克·海倫 | 蓋倫·邦格四級專業士官(Sp4. Galen Bungum) |
戴斯蒙·赫林頓 | 比爾·貝克四級專業士官(Sp4. Bill Beck) |
布瑞恩·狄 | 吉米·中山上等兵(Pfc. Jimmy Nakayama) |
美國空軍 | 飾演角色 |
---|---|
羅伯特·巴格奈爾 | 查理·黑斯廷斯中尉(1st Lt. Charlie Hastings),前進空中管制官 |
越南人民軍陸軍 | 飾演角色 |
---|---|
丹·楊 | 阮友安中校(Nguyễn Hữu An),北越軍第33團團長 |
軍外人士 | 飾演角色 |
---|---|
巴里·佩珀 | 喬·加洛韋(Joe Galloway),合眾社記者 |
麥德琳·史道威 | 朱莉婭·康普頓·摩爾(Julia Compton Moore),穆爾中校之妻 |
凱莉·羅素 | 巴巴拉·蓋根(Barbara Geoghegan),蓋根少尉之妻 |
路克·班渥德 | 戴維·摩爾(David Moore),摩爾中校之子 |
泰勒·摩森 | 朱莉·摩爾(Julie Moore),摩爾中校之女 |
戴文·沃克海瑟 | 史蒂夫·摩爾(Steve Moore),摩爾中校之子 |
演員 | 角色 | 備註 |
---|---|---|
梅爾·吉布森..... | 摩爾中校 | 主角 |
山姆·艾里奧特..... | 中士少校 羅勒普拉姆利 | |
克里斯·克萊因..... | 第二連(B連)中尉傑克勤 | |
凱麗·拉塞爾..... | 巴巴拉勤 | |
巴里·佩珀..... | 喬·加洛韋 戰地記者 | |
馬克·布魯卡斯..... | 第二連(B連)中尉亨利·赫里克 | |
克拉克·格雷格.... | 湯姆麥斯科上尉 | |
迪倫·沃爾什..... | 上尉羅伯特·愛德華茲 | |
布萊恩·泰布 ..... | 吉米中士 | |
盧克·本沃德 .... | 戴維·摩爾 |
阮明智..... | 年輕的國家人民軍的中尉(客串) | |
丹陽..... | 越南中校:阮友安 | 阮友安 角色名為真實姓名及職位 |
瑞恩 赫斯特..... | Ernie Savage軍士 | |
羅伯特巴格貝爾..... | 第一連(A連)中尉查利黑斯廷斯 | |
喬希 多爾蒂..... | SP4羅伯特韋萊 | |
加西亞..... | 托尼納達爾上尉 | |
喬·哈姆..... | Matt狄龍上尉 | |
德斯蒙德 哈林頓..... | SP4比爾貝克 | |
布萊克..... | SP4蓋倫bungum蒼鷺 | |
埃里克 麥克阿瑟 羅素亞當斯..... | SP4 |
馬克麥克拉肯..... | 上校埃德“太高”弗里曼 | |
埃德溫 明天..... | 一等兵威利godboldt | |
斯隆莫森 ..... | 塞西爾穆爾 | |
年輕的貝拉米.... | .凱薩琳麥斯科 | |
辛比魯卜哈利.... | .阿爾瑪Givens(如辛比卡利威廉士) | |
吉姆格里姆肖..... | 少將 亨利 金納德 | |
爾利史密斯..... | 證監會裡的,卡爾 帕爾默 | |
史提芬 納爾遜查利.... | .DOC損失SP5 | |
文森特安吉爾..... | 羅伯特上尉DOC的卡雷拉 | |
麥可湯姆林森..... | 上校提姆布朗 |
基思szarabajka ..... | 外交間諜 | |
托姆 埃比 ..... | 陸軍情報官 | |
派屈克 聖思捷 | 平時在走廊 | |
麥克懷特 | 中士少將鮑勃 | |
丹尼爾 洛巴克 | 醫療直升機飛行員 |
瑪雅 莉恩 | 軍嫂 | |
丹 比恩 | 計程車司機(丹尼比恩) | |
安德魯華萊士 | 法國號手 | 導演兒子 |
職員表
導演Director:蘭道爾·華萊士(RandallWallace)
編劇Writer:夏爾·摩爾
約瑟芬·蓋爾威
哈羅德G.穆爾(HaroldG.Moore)
約瑟夫L·加洛韋(JosephL.Galloway)
劇本screenplay:蘭道爾·華萊士(RandallWallace)
攝影Cinematography:DeanSemler
剪輯FilmEditing:WilliamHoy.....associateproducer
原創音樂OriginalMusic:尼克·葛蘭尼-史密斯NickGlennie-Smith
選角導演Casting:AmandaMackeyJohnson,CathySandrich.....(asCathySandrichGelfond)
藝術指導ProductionDesigner:ThomasE.Sanders.....(asTomSanders)
美術設計ArtDirectionby:KevinKavanaugh
布景師SetDecorationby:GaryFettis
服裝設計CostumeDesignby:MichaelT.Boyd
視覺特效VisualEffectsSupervisor:DavidGoldberg,KevinLingenfelser.....Cinesite
幕後製作
本片改編自前美軍中將哈羅德·G·摩爾和戰地記者約瑟夫·L·加羅威所著的暢銷書《我們曾經是戰士,而且年輕》(WeWereSoldiersOnce……AndYoung),兩人都曾親曆書中那場慘烈異常的戰鬥。摩爾和加羅威在序言中寫道:“我們的一些同胞憎恨那場戰爭,但憎惡越戰的人們無法區分戰爭和戰士。我們知道越南是什麼樣子,我們見到的、做過的、談論的和嗅到的一切在美國國內無法感知。好萊塢一直在錯誤的塑造,用政治的利刃向在那場戰爭中犧牲的兄弟們身上捅刀子。當戰爭結束,死去的人無法再站起來,而奇蹟般倖存的人將終生無法撫平傷痛,早已同初上戰場時的年輕人判若兩人。我們用這個故事向在那場戰鬥中死在我們槍口之下的北越士兵表達敬意,他們很英勇,他們是可敬的敵人。我們為他們能魂歸故土、光榮下葬而祈禱。”
蘭德爾·華萊士於1993年在機場的書店中發現了這本書,是書名吸引了他。華萊士在航班上讀完了這本書,激動的心情無法平息,決定嘗試拍成電影。他立即同經濟人取得了聯繫,要求尋找享有拍攝權的人,他希望改編成劇本。情況很快明了,雖然還沒有人取得這本暢銷書的拍攝權,但作者對電影不感興趣。
不過,華萊士並沒打算放棄,他直接找到了兩位作者,並給兩人都留下了一封信,信中寫道:“瞧,我說的一切都會讓我聽起來更像是一個好萊塢的說客,所以我不打算多費口舌,你們不認識我,從未聽說過我和我的作品。不過,我願意將我寫過的兩個劇本寄給你們,請你們看一下,如果你們喜歡,那么給我電話,我們談一下這部電影。”在華萊士交給摩爾和加羅威的兩個劇本中,就包括經典之作《勇敢的心》。兩位作者不久便致電給華萊士,同意商談。
憑藉著誠實的人品,華萊士終於贏得了兩位作者的信任。加羅威回憶說:“我們都曾想過,也許直到我們離開人世,這本書才會被改編成電影。於是當華萊士找到我,我用一個問題來決定是否有繼續交談的必要,我問他是否相信英雄,他的回答很肯定,並告訴我剛剛完成《勇敢的心》。我看了劇本,認為他是唯一的人選。”
其實客觀的說,加羅威、摩爾和華萊士三人都有著相似之處,那就是另類。加羅威最終決定告別自己戰地記者的生涯;摩爾在戰鬥中多次拒絕被空運至安全地帶;而華萊士畢業於神學院,卻是空手道黑帶。
華萊士用自己的錢買下了拍攝權,而他身後沒有製片公司,也沒有簽約演員。後來,這部影片成為了華萊士自己組建的製片公司的第一部電影。
幕後花絮
兼任本片軍事技術顧問和臨時演員的科尼·托馬斯(KeniThomas)曾參加1993年在摩加迪沙的軍事行動。
影片最初完成的膠片長達150個小時,剪輯部門整整看了6天6夜。
片頭的法國號手是由編導蘭德爾·華萊士的兒子扮演的。
片尾曲《MansionsofTheLord》成為非官方的軍方哀樂,里根的葬禮上就曾響起這段樂曲。
片中A-6“入侵者”攻擊機的畫面最初是為1991年的《捍衛入侵者》拍攝的,在本片開拍的幾年前,A-6“入侵者”已經退役,於是無法拍攝這種戰機。
片中第一騎兵師的倖存者曾有幸在本片公映之前觀看本片,其中大部分人都在影片開始後30分鐘內退場,因為影片相當真實,他們不想重溫噩夢。
影片評價
Fathers,Brothers,Husbands&Sons。
Wewere...young,brave,husbands,wives,sons,mothers,daughters,soldiers.
400U.Sparatroopers,4000Vietnamesesoldiers,12000milesawayfromhome,1manledthemintobattle。
本片是好萊塢關於越戰的一次大膽嘗試。
——《洛杉磯每日新聞》
網友:只有知識及生活社會閱歷相當豐富的人,才會去欣賞它,看懂它。它在指導我們怎樣去面對世界和面對自己。
發行信息
製作發行
影片製作公司
1.IconEntertainmentInternational
2.MotionPictureProductionGmbH&Co.ErsteKG[德國]
3.WheelhouseEntertainment[美國]
影片發行公司
1.AscotEliteEntertainmentGroup[瑞士].....(2002)(Switzerland)(theatrical)
2.BacFilms[法國].....(2002)(Switzerland)(theatrical)
3.ConcordeFilmverleihGmbH[德國].....(2002)(Germany)(theatrical)
4.ConcordeHomeEntertainment[德國].....(2003)(Germany)(DVD)
5.EuropaFilmes[巴西].....(Brazil)(DVD)
6.MedusaDistribuzione[義大利].....(Brazil)(VHS)
7.NuVisióndeArgentina[阿根廷].....(Argentina)
8.派拉蒙家庭視頻公司ParamountHomeVideo[美國].....(USA)(DVD)
9.派拉蒙影業公司ParamountPictures[美國].....(USA)(DVD)
10.RCVFilmDistribution[荷蘭].....(Belgium)
11.SoyuzVideo[俄羅斯].....(Russia)
12.WarnerSogefilmsS.A.[西班牙].....(Spain)
特技製作公司
1.CISHollywood[美國].....(additionalvisualeffects)
2.Cinesite(Hollywood)[美國].....(additionalvisualeffectsandanimation)
3.DigitalDomain[美國].....(additionalvisualeffectsandanimation)
4.FullScaleEffectsInc.[美國].....(uncredited)
其它公司
1.AllSeasonsTransport[美國].....craftservice
2.AsylumVFX[美國].....maintitles
3.ColumbiaRecords.....soundtrackpublishedby
4.CombustionMusic[美國].....soundtrackpublishedby
5.LegacyRecords[美國].....soundtrackpublishedby
6.MaryNelson-Duerrstein&Associates[美國].....negativecutting
7.PaskalLighting[美國].....gripandlightingequipment
8.SonyMusicSoundtrax[美國].....soundtrackpublishedby
9.TheHopefulDogCafe[美國].....craftservice:Georgia
10.TomkatsCatering[美國].....catering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
美國USA | 2002年2月25日(首映式) | 美國USA | 2002年3月1日(正式上映) |
菲律賓Philippines | 2002年3月6日(馬尼拉) | 英國UK | 2002年3月8日 |
希臘Greece | 2002年3月8日 | 中國台灣Taiwan | 2002年3月22日 |
中國香港Hong Kong | 2002年3月28日 | 冰島Iceland | 2002年3月29日 |
丹麥Denmark | 2002年4月12日 | 法國France | 2002年4月17日 |
比利時Belgium | 2002年4月17日 | 荷蘭Netherlands | 2002年4月18日 |
芬蘭Finland | 2002年4月19日 | 埃及Egypt | 2002年4月24日 |
紐西蘭New Zealand | 2002年4月25日 | 澳大利亞Australia | 2002年4月25日 |
韓國South Korea | 2002年5月3日 | 挪威Norway | 2002年5月3日 |
土耳其Turkey | 2002年5月10日 | 以色列Israel | 2002年5月30日 |
瑞典Sweden | 2002年5月31日 | 南非South Africa | 2002年6月14日 |
日本Japan | 2002年6月22日 | 科威特Kuwait | 2002年6月25日 |
西班牙Spain | 2002年6月28日 | 愛沙尼亞Estonia | 2002年6月28日 |
瑞士Switzerland | 2002年7月4日(德語區) | 德國Germany | 2002年7月4日 |
奧地利Austria | 2002年7月5日 | 波蘭Poland | 2002年7月12日 |
墨西哥Mexico | 2002年7月19日 | 立陶宛Lithuania | 2002年7月19日 |
匈牙利Hungary | 2002年7月25日 | 捷克Czech Republic | 2002年8月15日 |
俄羅斯Russia | 2002年8月22日 | 義大利Italy | 2002年8月23日 |
阿根廷Argentina | 2002年9月19日 | ||
秘魯Peru | 2002年11月28日 | 印度尼西亞Indonesia | 2005年2月16日 |
票房信息
2002年美加地區首映周末(2天)收入為2020萬美元,在3月1日-3日北美地區票房Top10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