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拾野自然博物館

成都拾野自然博物館

國內首家在城市綜合體中建設的自然博物館——成都拾野自然博物館開館。緊鄰春熙路商圈、蓉城地標電視塔下、位於“成都339”的“拾野”,以“城市中心+野生自然+互動體驗”的全新模式,開啟了中國自然博物館入駐MALL的先河。

場館介紹

成都拾野自然博物館 成都拾野自然博物館

位於“成都339”三樓的拾野博物館,場館面積闊達七千平米,陳列展品1200餘種,數量8000餘件,主要有野獸部落、物種天堂、爬蟲秘境、動物劇場、中國雙寶、貪吃小屋等6大主要展示服務區。秉承“城市中心、重拾野趣、連線自然”的建館理念,使博物館不再是傳統枯燥的說教場所,新開闢互動體驗式探索自然奧秘的科教手段,構建一個展示多樣生物、探求科學新知的“自然高地”。

野獸部落中,生活的巴塔哥尼亞豚鼠、孟加拉豹貓、白耳狨、二趾樹懶等珍稀動物,打造出一條神秘“動物園”長廊;在爬蟲秘境,碗口粗、長達數米的蟒蛇等動物,在透明展示櫃中從容划過,仿佛重現哈利?波特與蛇對話的場景;而到達物種天堂,更迎來超強視覺震撼:國內最大亞洲象標本卓然而立,兩側則是獅、豹、虎、熊等猛獸列隊,置身其間,仿若檢閱百獸,無比威風。這裡,不但有野生活體動物、珍稀猛獸標本,更能與萌寵近距離接觸。在貪吃小屋展區,觀者可以親身參與逗鳥、餵羊、騎馬等活動,孩子們變身小小飼養員,與小動物度過一個奇趣的假日。這裡,也是自然研學的實踐地。如在“中國雙寶”區,為獨屬中國的熊貓、金絲猴,特辟出科普展場,中國著名大熊貓攝影家、“大熊貓文化全球推廣大使”周孟棋先生的藝術品、金絲猴攝影家薛康的藝術品,均可在此一觀,關於“雙寶”的標本、影像、模型、珍郵等,更是小朋友們了解中國自然珍寶的良好實踐地。

業務範圍

自然標本收藏、陳列展覽、學術研究、社會教育

場館定位

突出的區位優勢,便捷的交通駁接,一站式的假日體驗,成為拾野受到歡迎的主要原因。位於內環線雙林路二號橋頭、府河邊號稱“成都會客廳”、“成都第三核”的“成都339”城市綜合體內,緊鄰春熙路商圈和建設路CLD成熟生活圈,及成華公園、猛追灣游泳池、天府熊貓塔等公共場所,這裡交通便捷,配套完備,是在城市中心、接近自然的理想目的地。

拾野引人矚目的另一大亮點是:位於城中心。

與普通野生動物園遠離市區、交通不便、受氣候影響大等因素相比,拾野自然博物館真正實現了“購物中心的野生世界。”這一模式尚屬國內首創 ,拾野也因此成為首家城市綜合體自然博物館。

對於成都人來說,這裡既是寸土寸金之地,又承載著厚重的記憶與情感,如今,在這最熟悉的“家門口”,在去趟超市、看個電影的同時,就能逛到如此大型、貼近自然的博物館,可謂是一場真正的“假日饕餮”了。

拾野為何會想到將動物園、博物館、體驗館相結合?對此,拾野負責人談到:“拾野希望通過對生物多樣性的創新引領 ,將標本陳列與動植物活態展示有機融合,生動地展示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從而推進自然科普教育、打造自然生態課堂,完善區域文化設施、促進公共文化事業的發展,提高市民科學文化素質和生態保護意識,啟迪民眾對生命奧秘的探求。”

拾野的入駐也得到了“成都339”的大力歡迎,339通過拾野,進一步提升了MALL的文化品味與魅力;而拾野致力於打造開放、體驗、互動、交融的“自然類親民博物館”的行動,也成為對城市綜合體文化形象再造和創新引領 的典範。

值得一提的是,如此大型、親民的自然博物館,卻是四川省首家民營自然博物館,也為中國非國有博物館的發展,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令人驚喜的是,拾野不但擁有城中的萬平展館,還在都江堰擁有大型自然研學基地,配備獨立的活體標本製作人才與科研團隊。拾野的民營特質,使其具備了比公有博物館更靈活、綜合性的實踐與運營能力。因而,未來拾野的目標是,以研學、科普、體驗,串聯起國內野生動物繁育保護研究、生物多樣性監測、科普場館展陳設計施工、標本製作及維護、國內外科普巡展、研學教育課程體系開發及運營、文化創意產業孵化等多種形態。

成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拾野自然博物館的建立,為成都又增添了一座新的城市文化地標,它必將為成都加快建設世界文化名城添磚加瓦,為打造“文旅成華?中優典範”區域品牌再添亮點。近年來,成華區已批准成立民辦博物館2家,正在籌建的有1家,有意向成立民辦博物館的有2家。另外,全國規模最大的自然博物館——成都自然博物館建設項目也已落地成華,預計2021年建成開放。未來5年,成華區將逐漸形成不同類型、不同主題博物館百花齊放的多元化局面,提供更多滿足市民需求的公共服務,讓更多市民走進博物館,探索科學、文化和藝術的殿堂。

交通信息

拾野自然博物館位於成都成華區成都339內

地址:成華區雙林路339號A棟2F

公交:106路 237路 61路 8路 夜間7路 社區巴士1033 路,猛龍灣街口站下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