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
各區(市)縣政府,市政府各部門:
為進一步推進政府績效管理,完善公共財政體系,強化預算支出責任和效率,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根據國務院和省政府關於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有關要求,現就全面推進我市預算績效管理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
(一)總體目標。建立以績效結果為導向,以績效目標為基礎,以績效評價為手段,以結果套用為保障,以制度機制建設為支撐,以改善管理、最佳化資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為目的,覆蓋所有預算部門和所有財政資金,貫穿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全過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
(二)基本原則。
1.分級管理。市政府統籌謀劃推進全市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組織並指導區(市)縣政府以及市本級預算部門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各區(市)縣政府負責本地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2.科學規劃。建立科學規範的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體系,健全工作機制,做到分工合理、職責明確、規範高效。結合實際,統籌規劃,在先行試點的基礎上逐步擴大實施範圍,有序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3.客觀公正。預算績效管理要符合真實、客觀、公平、公正的要求,做到標準統一、指標科學、數據準確、程式透明、方法合理、結果公正。評價過程和評價結果依法公開,接受監督。
4.強化責任。建立有效的問責機制和激勵約束機制,資金使用低效必須受到問責,資金管理和使用高效應適當激勵。督促相關部門切實承擔起預算績效管理的責任。
二、構建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機制
預算績效管理包括績效目標管理、績效分配管理、績效運行管理、績效評價管理、績效評價結果反饋套用等環節。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就是要將績效管理融入預算管理全過程,逐步建立“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套用”的預算績效管理機制。
(一)確立預算績效目標。
1.績效目標編制。預算單位在編制年度預算和申報項目時,要根據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畫制定具體、可衡量、一定時期內可實現的績效目標,明確支出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並圍繞績效目標編制清晰、量化、便於考核的績效指標。主管部門要對本部門和下屬單位申報的績效目標進行論證和審核,並匯總編制本部門的預算績效目標。
2.績效目標審核。財政部門要對預算部門報送的績效目標進行審核,包括績效目標與部門職能的相關性、績效指標設定的科學性、實現績效目標所需資金的合理性等。績效目標不符合要求的,報送單位應進行調整、修改,經財政部門審核合格後,方可進入下一步預算編審流程;低績效或無績效的項目,將調減預算資金或不予安排預算資金。
3.績效目標批覆。財政預算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審查批准後,財政部門應在批覆部門預算的同時批覆績效目標。
(二)建立績效分配機制。財政部門和預算部門要以提升財政資金使用績效為目標,依據財政資金性質特徵,採取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的分配手段,實現財政資源的有效配置。財政部門應當會同預算部門確定財政資金績效分配的具體方法,對符合績效分配條件的財政資金,原則上應採取因素測算、競爭立項等方法進行分配。
(三)強化績效運行監控。財政部門和預算部門要對績效信息進行跟蹤監控和督促檢查,重點監控是否符合預算批覆確定的績效目標,發現預算支出績效運行與原定績效目標發生偏離時,應及時採取措施糾正。確因政策變化、突發事件等因素影響績效目標實現需調整績效目標的,根據績效目標管理的要求和審核流程,隨預算一併調整。實行預算中期評估調整制度,在年度預算執行中適時開展以預算績效運行為重點的預算中期評估調整,對執行績效不好或無法執行的項目提出處理意見,視情節輕重調整該項目預算。
(四)開展預算績效評價。預算支出績效評價包括項目績效評價、部門支出績效評價和財政績效綜合評價。預算執行結束後,要及時對執行結果進行績效評價,重點評價執行結果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益性。
1.開展績效自評。預算部門要成立由資金管理、財務審計、紀檢監察等內設機構組成,可第三方參與的績效評價組,組織開展本部門的績效自評工作,並指導和督促所屬單位做好績效自評工作,及時將自評報告報同級財政部門。
2.實施重點評價和再評價。財政部門要對預算部門的績效評價工作進行指導、監督和檢查,並對其報送的績效評價報告進行審核。選取預算數額較大、社會影響較廣、具有明顯公共效益以及其他有必要的項目,實施財政重點評價和再評價,並逐步擴大評價範圍。財政部門實施重點評價和再評價要建立多部門聯動工作機制,可採取組織專家、委託社會中介等評價方式。
3.實施多層次績效評價。在項目績效評價的基礎上,穩步推進部門支出績效評價和財政績效綜合評價。財政部門對預算部門、主管部門對下屬單位要開展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市級財政部門要按照要求,開展縣級財政績效綜合評價。
(五)推行評價結果套用。
1.建立績效報告制度。預算部門要定期向財政部門提交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報告。財政部門要向政府報告預算績效管理綜合情況和重點項目績效評價結果,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
2.建立反饋整改制度。財政部門要及時將績效評價結果反饋到預算部門和下級財政部門。預算部門和下級財政部門要根據績效評價結果,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改進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
3.建立激勵約束制度。把績效運行和評價結果作為年度預算調整、專項資金分配和以後年度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對縣級財政績效綜合評價好的區(市)縣給予激勵性獎補資金。
4.建立績效公開制度。按照政府信息公開的有關規定,逐步將績效評價結果尤其是社會關注度高、影響力大的民生項目和重點項目支出績效情況,在一定範圍內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5.建立績效問責制度。按照“用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原則,建立績效問責機制,對由於預算績效管理未達到相關要求,致使財政資金配置和執行績效未能達到預期目標或規定要求的有關部門及其責任人員實行績效問責。
三、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保障措施
(一)健全組織體系。建立財政部門牽頭,預算部門執行,人大、紀檢、監察、目標、財政、審計等部門共同推進,各方共同參與的預算績效管理組織體系。各級政府負責本地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統一領導,要精心組織,充實工作力量,安排必要的工作經費,重點加以推進。各級財政部門負責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總體規劃和制度設計,組織本級預算部門並指導下級財政部門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各級預算部門是預算績效管理的責任主體,負責組織本部門及下屬單位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各級審計部門要把績效審計作為審計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績效審計結果向同級政府報送,並依法向社會公開。各級監察部門要充分發揮監督職能,把績效評價結果與行政效能問責相結合,對財政資金分配、使用及其績效進行監督檢查,查處違規違紀行為。
(二)完善制度體系。抓緊制定和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包括預算績效評價管理辦法、預算績效管理問責辦法、縣級財政運行績效管理辦法以及專家管理、中介機構管理等配套制度,確保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有序開展。按照共性指標由財政部門制定、個性指標由預算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制定的工作機制,加快建立完善績效指標體系。建立健全績效指標庫、評審專家庫、中介機構庫和監督指導庫,實現分建共享、動態管理,為預算績效管理提供制度、智力和監督支持。
(三)建立長效機制。各級各部門要按照預算編制圍繞績效、預算執行體現績效、預算監督評價績效的目標,進一步深化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等制度改革,細化預算編制,嚴格預算執行,強化預算約束,加強預算監督。有序推進預算公開,為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打下基礎。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政府網路平台等,積極宣傳預算績效管理理念,強化預算績效意識,努力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加大預算績效管理培訓力度,增強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提高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水平。
(四)建立考核機制。將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情況納入政府目標考核,將考核結果作為評價地區和部門工作的重要依據,作為幹部選拔任用、公務員評優評獎的依據之一。對工作成績突出的區(市)縣和部門予以表揚,對工作不力的予以通報。採取重點督查、隨機檢查等方式,加強預算績效管理推進工作的督促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本意見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