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2007年5月24日下午,在中國成都召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論壇上,數十位國內外專家發表世界上首 個國際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宣言——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成都宣言》(簡稱《成都宣言》),以喚起全世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保護和促進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宣言中,來自中國、義大利、法國、英國、韓國、愛沙尼亞等國的37位專家共同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正面臨著被現代文明衝擊和被世人遺忘的嚴峻形勢。宣言號召各國通過教育讓年輕人懂得珍惜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每個民族古老的生命記憶和活態基因,是確定文化特性、激發人類創造力的重要因素。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烏丙安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是脆弱的,而且剛剛起步,《成都宣言》將起到振聾發聵的作用,警惕現代化進程中產生的浮躁心理可能導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被遺忘或流失。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田青說,這一宣言在中國的發表,顯示了中國民眾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認識的迅速提高和中國政府的決心。
田青說:“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上,中國雖然起步晚,但動作大、影響大、投入力度大。”
中國政府2006年公布了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決定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文化遺產日”。自2001年至2007年5月24日,中國已有崑曲、古琴藝術、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以及與蒙古國共同申報的蒙古族長調民歌先後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是擁有代表作數量最多的國家。
該次論壇於5月23日至24日召開,是首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活動的一部分。《成都宣言》發表後,將用多國文字鐫刻在石碑上,永久樹立在成都非物質文化遺產公園內。
正文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成都宣言
公元二〇〇七年五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四日,在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一屆特別會議期間,來自世界各國四十餘位專家學者出席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成都國際論壇,並發表宣言如下: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的生命記憶,是人類創造力的精神源泉,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文化多樣性的生動展現,是人類永恆的精神家園。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文化生態發生了巨大變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越來越大的衝擊,許多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瀕臨消亡,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刻不容緩。
我們呼籲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給予足夠重視,提高人們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自覺意識,切實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本宣言於二〇〇七年五月二十四日通過。
意義
該宣言的通過是該次論壇的重要成果,它的定稿與發表,對促進文化多樣性和世界和諧有重要的意義,標誌著世界各國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達成共識。來自海內外的與會專家和學者,通過論壇了解到了中國燦爛的文明,以及成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取得的成績,論壇成為有效對外宣傳成都、展示成都的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