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府站

成都天府站

2011年11月1日,成都天府站正式啟動規劃。成都天府站毗鄰紅星路;直屬成都鐵路局;預計淡季日均傳送旅客110000人次,預計旺季日均傳送旅客130000人次。

基本信息

【漢語名稱】:成都天府站
【英語名稱】:Chengdu Tianfu Railway Station
【規劃時間】:2011年11月1日
【規劃類型】:客運站
【規劃等級】:特等站
【直屬單位】:成都鐵路局
【客運業務】:旅客乘降以及行李、包裹託運
【客運能力】:預計淡季日均傳送旅客110000人次,預計旺季日均傳送旅客130000人次

規劃論證

為了支持天府新區建設,成都鐵路局將會建設成都天府站。
自四川省委提出建設天府新區以來,這一經濟發展新區的具體位置、涉及區域等,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目前,這一懸念已經揭曉:天府新區以成都市高新區、成都市經開區、雙流縣經開區、彭山縣經開區、龍泉湖、三岔湖以及龍泉山為主體,主要包括成都市的高新區南區、龍泉驛區、雙流縣、新津縣,資陽市的簡陽市,眉山市的彭山縣、仁壽縣,共涉及3市7縣(市、區)37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總面積1578平方公里。其總體定位是以現代製造業為主、高端服務業集聚、宜業宜商宜居的國際化現代新城區。
天府新區與成都中心城區之間又是怎樣的關係?據介紹,在“高端服務業聚集區”的連線下,兩者將共同形成“一核、兩區、雙中心”的格局,“一核”即為《成渝經濟區規劃》中的成都發展核,範圍為整個成都市域;成都中心城區作為最佳化開發區,將重點提升傳統服務功能,以文化、商貿、金融等功能為主,天府新區作為重點開發區,主要集聚新型城市功能,包括科技、商務、行政文化、現代製造業基地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等。此外,成都老城和天府新區還將形成“雙中心”,天府新區新中心將重點集聚科技、商務、文化等高端服務功能,形成有鮮明特色的空間形象。
“事實上,天府新區的面積1578平方公里,規劃建設面積650平方公里,人口預計達到600萬人左右,這些數據都略大於中心城區的現有規模。”王松濤說,由此看來,天府新區的建設,可以看作按照“最高規格”再造一座新城。
天府新區的核心功能體現為一門戶(內陸開放門戶)、兩基地(高技術產業基地和高端製造業基地)、兩中心(西部高端服務業中心和國家自主創新中心),而具體的目標指標體系也已確定:到2030年,天府新區內國際機構與總部數量將達到300個,航空旅客吞吐量將達到10000萬人次/年;科技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到75%;高端產業工業增加值達到5500億元;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5平方米;公共運輸出行比重達到45%。
在大力發展戰略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和高端製造業的基礎上,天府新區的規劃建設還將尤為重視生態的培育與保護——據王松濤透露,在1578平方公里範圍內,建設用地僅占40%左右,保留了60%的生態用地,“再加上成都平原本就非常優良的山水田林生態本底,使得生態、產業、城市能和諧共融、協調發展。”
在成都市民較為關注的基礎設施方面,根據總體規劃,天府新區將與中心城區共同構成國際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天府新區將構建“兩橫四縱”的高速路連線系統,“三橫七縱”的快速連線系統;加強天府新區城市組團與中心城區、組團與組團之間的高(快)速連線。每個城市組團依託軌道樞紐站點形成組團綜合交通樞紐,並以其為節點布局組團內部路網;在組團內部大力發展公共運輸。
“與中心城區既有的交通狀況相比,我們希望能在天府新區內大幅提升公共運輸的地位,相對減少私人小轎車的出行比例。”王松濤說,天府新區公共運輸系統分為國鐵、軌道、公交等多個系統,其中將優先發展軌道交通,並在區域內部建設成網路的全封閉快速路,提高通行效率。
在成都南部區域,規劃了成都天府站。王松濤透露說,這將是新設的一座國鐵樞紐站,因為“600萬的人口至少需要一座樞紐站。”而在此前,成都市已與鐵路主管部門就此項目有過較為充分的對接,其規模、建設時間,以及與現有的成都站、成都東站的關係等,還有待確定。
按照規劃,天府新區建設分為近期(2011—2015)、中期(2016—2020)和遠期(2021—2030)三個實施步驟。
近期:新增城鎮建設用地160平方公里,以國家級成都高新技術開發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依託,基礎設施先行,高技術產業、現代製造業以及高端服務業快速推進;
中期:新增建設用地150平方公里,圍繞樞紐強化新區高端產業和高端服務職能,國家級現代產業高地基本形成,實現再造產業成都目標;
遠期:新增城鎮建設用地150平方公里,強化高端消費、科技創新和文化交往功能,完善城市綜合服務職能,基本建成宜業宜商宜居的國際現代新城區。
區域:主要包括成都市的高新區南區、龍泉驛區、雙流縣、新津縣,資陽市的簡陽市,眉山市的彭山縣、仁壽縣,共涉及3市7縣(市、區)37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總面積1578平方公里。
定位:以現代製造業為主、高端服務業集聚、宜業宜商宜居的國際化現代新城區。
人口:預計將達600萬左右。
環境: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5平方米。
交通:優先發展軌道交通,並在區域內部建設成網路的全封閉快速路。公共運輸出行比重達到45%,相對減少私人小轎車出行比例。

對接旅遊

“將依託天府新客站(天府新客站是天府新區里規劃建設的項目),建立西部旅遊集散中心。”成都市旅遊局表示,將籌建西部旅遊集散中心取代新南門旅遊集散中心。
新南門旅遊集散中心,是由客運站改造而成,它的主要功能是客運,其次才是旅遊集散。“新南門旅遊集散中心,本身不是一個獨立占地項目。隨著城區汽車客運站的外遷,集散中心的功能也將隨之消失。”成都市旅遊局規劃處處長胥小剛介紹,目前正計畫籌建一個新的旅遊集散中心——西部旅遊集散中心。“旅遊公共服務體系由主中心和多點位組成,未來的主中心就將是西部旅遊集散中心。”胥小剛說,“目前正和雙流鎮政府協商,希望儘快建立這么一個主中心。”
胥小剛介紹,新規劃的西部旅遊集散中心功能更加複合,能提供旅遊諮詢、旅遊集散、電子商務等,實際上是一個旅遊綜合體。西部旅遊集散中心將依託天府新客站,服務半徑非常大,其功能、配套在西部地區都是一流。其定位是立足成都、面向西南、服務全國。
新旅遊集散中心的交通也更加便捷。“新南門旅遊集散中心主要是通過汽車的方式,而天府新客站主要是依託軌道交通,並且與航空、汽車實現無縫對接,便捷性更強。”胥小剛說,“未來還將對新旅遊集散中心到各重要景點的交通線路和旅遊線路進行統籌。不管是公交或長途汽車,都將有公共運輸通往周邊景區。
由於要具有以上功能,新旅遊集散中心“占地面積規劃不低於200畝,現在的新南門只有十幾畝地。”胥小剛說,新旅遊集散中心比舊旅遊集散中心大20餘倍。

對接捷運

成都捷運1號線三期工程將投資80億元,屆時,從天府新客站到天府廣場站僅需40分鐘。
1號線一期工程北起升仙湖站,南至世紀城站,全長18.5km,全部為地下線,共設17座地下車站,2010年10月1日正式開通試運營。
1號線二期工程為一期工程的南延線,起於世紀城站,止於廣都北站,全長5.4公里,均為地下線,共設5座車站。工程於2011年12月28日動工,將於2015年底前建成投運。
1號線三期工程包括南延線部分和北延線部分。南延線部分起於廣都北站,止於天府新客站(規劃位置在雙流正興與興隆間)。北延線部分從升仙湖站向北延伸2.5公里,全線地下,設2站。
成都捷運官方網站已對《成都捷運1號線三期工程環境影響評價》進行第一次公示,根據公示內容,成都捷運一號線將投資80億元,修建第三期工程,將分為南延線和北延線兩部分。其中南延線部分將從廣都北站延至天府新客站,北延線則將從升仙湖站向北延伸2.5km。
根據《成都捷運1號線三期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的內容,捷運1號線三期工程南延線是一條主要服務於天府新區的線路,全長10.5公里,其中淺埋地下線長3.1公里,高架線長7.4公里。設定車站8座,其中地下站3座,高架站5座,設定華陽停車場一處。這條線路將直抵天府新區的起步區—天府新城,將天府新區和成都中心城區緊密連線起來。
捷運公司曾公布,捷運1號線三期工程共設7站,從廣都北站開始,向南依次為紅星站、麓山站、麓山南站、仁壽站、段家山站、舍家埂站,一直到天府新客站。成都捷運公司有關負責人當時曾向記者證實:1號線三期工程擬增設一個東山站,該站位於紅星站和麓山站之間。
1號線三期工程北延線,是由1號線首期工程起點升仙湖站引出向北延伸2.5公里,全為地下線,設定地下站2座。
捷運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最終線路,還需以國家發改委批覆後的線路為準。現規劃的線路圖還可能會有調整,所設站點也有可能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增減。”
已開通的捷運1號線1期工程,兩站間的運行時間約為2分鐘。依照這個速度計算,未來乘客乘坐捷運,從天府新客站出發,到達中心城區核心位置——天府廣場,僅僅需要40分鐘左右。
捷運1號線三期工程的規劃站點中,有一個站的名字叫“仁壽站”,但這個站並不代表捷運1號線將修到仁壽縣城。據捷運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南延線的站名只是工程名,並不代表以後的官方名稱,沒有實際意義。“由於此地有一條到達仁壽的路,因此這個站在施工期間,就暫時被命名為仁壽站。”該負責人介紹,捷運的官方命名需要民政部門擬定和徵求市民的意見後才能確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