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種成本的基本方法
成本計算的基本方法有三種:品種法、分批法及分步法。
二、品種法
以產品品種為成本計算對象的產品成本計算方法。一般適用於單步驟的大量生產。
品種法的特點:大部分生產成本能夠按企業最終產品的品種進行歸集。
品種法的程式:
(1)按產品品種設定成本明細表,分別成本項目設定專欄。
(2)編制各種費用明細表。
(3)月末,將各種產品成本明細帳所匯集的各產品成本,分別加總,扣除在產品成本,就是總成本。除以產量,就是單位成本。
三、分批法(定單法)
以個別定單為一個成本單位,在生產過程中,始終作為一具獨立的可識別的成本計算對象。主要適用於單件生產類型的企業,如造船業,重型機器製造業等,還可適用一般工業企業中的新種類產品試製或試驗性生產、專項工程以及設備修理作業等。
定單成本法的特點
(1)以產品定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
(2)成本計算期與生產周期一致
(3)生產成本一般不需要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
定單成本法的成本計算程式
(1)確定哪一張定單作為成本單位
(2)確定該定單的直接成本
(3)研究與定單相關的間接成本中心
(4)計算該定單的間接成本
四、分步法
分步成本法是用於計算某一時期生產的大量相同的產品的總成本和平均成本的成本計算方法。分步法以產品的生產步驟某期間生產的某種產品作為成本計算單位,據以匯集生產成本和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它適用於大量大批多步驟生產的企業。如 鋼鐵廠、紡織廠、造紙廠等。
分步法的特點:
(1)在各個步驟內匯集生產成本,按步驟計算成本
(2)月末,要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分配生產成本。在產品按約當產量進行分配生產成本。
(3)各步驟成本之間進行結轉
分步法的步驟
(1)按照生產步驟設定成本計算單,匯集各步驟的生產成本
(2)分成本項目將各步驟發生的費用匯集在各成本計算單。
(3)將各成本計算單匯集的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
(4)在各步驟之間結轉各步半成品成本或各步應計入產 成品成本的“份額”,最終計算出每種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分步成本法舉例
會計期間產量:12,000
會計期間總成本:直接材料:$360,000
加工費用:$240,000
合計: $600,000
若全部完工,則每單位的成本:直接材料: $30
直接人工:$20
合計: $50
若上題中投產12,000件,會計期間完工8,000件,另有4,000件尚未完工。
則在產品數量按完工程度折算為完工產品的產量,即為約當產量。在分配原材料時,其約當產量按投料程度計算,在分配加工費用時,其約當產量則按在產品的完工程度計算。
上例中,若在產品完工程度為25%,則有:
實際數量 約當產量
直接材料 加工費用
產成品8,000 8,000 8,000
在產品4,000 4,000 1,000
12,000 12,0009,000
計算單位產品成本:
直接材料 加工費用
成本 $360,000 $240,000
除以約當產量12,000 9,000
每單位成本 $30 $27
計算產成品成本和在產品成本
單位產成品成本:直接材料: $30
加工費用 27
數量 8,000
金額 $456,000
單位在產品成本:直接材料 $30
加工費用 6.75
數量 4,000
金額: 147,000
關於約當產量的計算:
對於原材料,一般而言在開工時一次投料,其在產品完工比率為100%;
對於人工成本和其他間接成本,其約當比率一般為完工率,完工率的計算如下:
完工率=(上工序累計定額工時+本工序定額工時*50%)/產成品定額工時
如:
工序 | 工時 | 完工率 |
1 | 20 | 10% |
2 | 60 | (20+30)% |
3 | 20 | (20+60+10)% |
分步成本法下對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正常損耗”的處理正常損失是由生產過程中很難避免的浪費和損失等原因引起的,因而被視為生產成本單位的成本部分,不單獨計價非正常損耗是生產過程中的非正常的損失或收益,要單獨計價記載在分步成本計算記錄上。
例題:某公司生產果醬,該公司預期6,000公斤投料可以生產每罐500克產品10,000罐。
某月該公司投料20,000公斤,每公斤單價1英鎊,生產出25,000罐。計算該月公司的正常損失和非正常損失。
正常產出率=0.5×10,000/6000=5/6
正常損耗率=1—正常產出率=1—5/6=1/6
正常產量=20,000×5/6=16667
實際單價=20000/16667=1.2
正常損耗量=20,000×1/6=3,333
實際產量=25,000×0.5=12,500
非正常損耗=16,667—12,500=4167
非正常損耗成本=4167×1.2 =5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