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市價法的表達式
用數學式表達為:資產評估價值=評估對象現行合理成本×(參照物成交價格/參照物現行合理成本)
注意:參照物的成本往往較難獲得。
例:評估時點某市商品住宅的成本市價率為150%,已知被估全新住宅的現行合理成本為20萬元,則其價值為30萬元。
資產評估價值=20×150%=30(萬元)
成本市價法的表達式用數學式表達為:資產評估價值=評估對象現行合理成本×(參照物成交價格/參照物現行合理成本)注意:參照物的成本往往較難獲得。 例:評估時點某市商品住宅的成本市價率為150%,已知被估全新住宅的現行合理成本為20萬元,則其價值為30萬元。 資產評估價值=20×150%=30(萬元)
成本與市價孰低法是指按短期投資的總成本與總市價孰低計算提取跌價損失準備的方法,是存貨的計價方法之一。對歷史成本原則在運用時的修正,最明顯地體現了穩健性原...
定義 會計處理程式成本標準評估法以購建(取得)資產的完全成本的基價,扣除評估對象的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因素,從而評估資產淨值的方法。簡稱成本法。
成本標準評估法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重置成本法是指在資產評估時,按被評估資產的現時完全重置成本,減去應扣損耗或貶值,來確定被評估資產價格的一種方法。 用成本加和法來評估,只能根據單項資產加...
成本加和法概述 重置成本法與成本加和法的區別 成本加和法的不足 成本加和法的套用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法,指對期末存貨按照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兩者之中較低者計價的方法。即當成本低於可變現淨值時,期末存貨按成本計價;當可變現淨值低於成本時,...
簡介 會計處理 理論基礎 運用方法成本原則,是資產按其取得時的交換價格計價的一種會計原則。該會計原則以歷史成本作為購置、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最初會計確認基礎。
簡介 用途歷史成本原則(principle of historical cost)亦稱原始成本或實際成本原則,指對會計要素的記錄,應以經濟業務發生時的取得成本為標...
內容用途 合理局限 基礎研究 套用分析債務成本(Cost of Debt)是指企業舉債(包括金融機構貸款和發行企業債券)籌資而付出的代價。 在企業不納所得稅的情況下,它就是付給債權人的利息率...
內容 預估方法 形成 儲款區別 債務資本成本計量模型[1]資產成本是指企業籌集和使用資產而支付的各種費用。概念中籌集資金所支付費用,如委託金融機構代理發行股票和債券的註冊費、代辦費,向銀行借款支付的手續費等簡稱...
採購成本指與採購原材料部件相關的物流費用,包括採購訂單費用、採購計畫制訂人員的管理費用、採購人員管理費用等。存貨的採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
費用類型 成本組成 成本控制 控制背景 控制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