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在愛情面前,是沒有成熟與幼稚,是不分年齡大小的,有人說過,世界上惟有愛情和咳嗽是無法掩飾的。姐弟戀同樣神聖,因為不符合常規,也違背常理,更因為它是無法掩飾的,自然的,所以,它同樣是美的。姐弟戀的分析“姐弟戀”作為一種社會現象,通常以20多歲的男性和30多歲的女人的組合比較多見,這種現象與傳統意識中的婚戀觀反差非常大。綜合來講,可以從心理、社會、生理三個方面來分析這個問題。
從心理的角度來看,有一個“以誰為主,以誰為客”來論的問題。女性作為主體,往往是“母性”在起關鍵作用,表現為對他人的關愛,這是有生物學基礎的。女性在新生命的孕育和哺乳過程中,把這種特徵延伸到生活中,成為“姐弟戀”的心理學基礎。如果男性作為主體,大多是因為“戀母情結”的作用,在他們的心理發育還不夠成熟時,會感到比自己大幾歲的女性更成熟、更有社會閱歷、不浮躁,更為智慧地處理問題,更少有低級趣味,在他們需要引導的年齡階段,這種類似於崇拜的感情會轉化為戀情。
“姐弟戀”的社會基礎比較複雜,當今社會人們價值觀的多元化和女性社會地位的變化使得今日的女性與昨日的女性很不一樣。尤其是30多歲的女性,她們可能才開始考慮家庭的成立,可能已經離異,尋找同齡的男性作為相戀對象往往比較困難,如果找比自己大的,過去生活的烙印或者影響會很深,由此形成了一個“擇偶的供求困難”。20多歲的男性可能因為和自己同齡或者和比自己小的女孩相處時,常常需要太多的遷就、照料,心理負擔重,在戀愛中常常發生不愉快。相比之下,與比自己大的女性相處時,她們更為理性、穩重,處理事情的能力更強,因此能得到更大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上述這些都在否定著當初開始“姐弟戀”時的根據。如果當年男性追求“姐弟戀”是功利性的,情感將會發生很大的轉變。因此,“姐弟戀”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如果只是處在戀愛階段,也無可厚非,一旦涉及婚姻,在面對婚姻責任和將要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的時候,一定要多方面考慮。
結論
綜合生理、心理及社會因素,“女性比男性大8~10歲最為合適,最易於長期接受對方,最易於讓婚姻走到白頭偕老。”對於“姐弟戀”,無所謂是非對錯,但是希望雙方考慮感情的同時,考慮社會責任,尤其是從“戀愛”階段走向“婚姻”階段的時候,責任比一切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