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城市新垸村

人口概況新垸村現有人口3580多人,全部為漢族,是一個保留著濃厚鄉土氣息的長江中下游農村。 當地村民沿河而居,形成了獨特的水鄉風情,他們熱情好客,給外來的人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以及白鱔、黃鱔、鱉、龜、蝦、蟹、田螺、蚌等經濟價值較高的水生動物。

新垸村

新垸村以宋、、賈、彭、徐、周、劉、田多姓氏組成,耕地面積4270多畝,位於長江之北,降雨量豐富,屬於典型的江漢平原多濕氣候地區。

基本概況

風景人情

新垸村是一個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的天然氧吧。每年二三月份,油菜花,麥芽清香,讓人陶醉其中;五六月份,芝麻節節高,棉花綠滿陰;當你看到那艷陽下如波如浪的熱氣,蒸騰在那綠葉之上時,你卻感覺不到熱的氣息;秋季是個豐收的好季節,先是豆子,再是麻,接著就是收棉花,棉花收穫一茬又一茬,累彎了腰,喜掉了牙。自然景色秀美,民風淳樸,人傑地靈。

人口概況

新垸村現有人口3580多人,全部為漢族,是一個保留著濃厚鄉土氣息的長江中下游農村。當地村民沿河而居,形成了獨特的水鄉風情,他們熱情好客,給外來的人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與很多村莊一樣,當村民信奉佛教、重男輕女,但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此類現象類有所減少。

農業發展

湖北省應城市是一個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大縣,更是以全國棉花生產第一縣聞名全省。而新垸村作為應城市的一部分,以棉花為主要產業,油菜、小麥、芝麻等為輔助產業,早年,人們因糧食產量低下,農業賦稅過重等原因,一部分人背景離鄉外出打工,他們大多前往深圳、東莞、廣州等地,從事服裝、基礎建設等工作。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農村生活情況的不斷改善,部分外出務工人員已回到家中創業。

水產資源

魚類共有47種,其中鯉科29種,占61.7%。主要有鯉、鯽、鰱、鱅、青、草、鯿、鮎、魴、鱖、烏鱧(黑魚)等經濟魚類。以及白鱔、黃鱔、鱉、龜、蝦、蟹、田螺、蚌等經濟價值較高的水生動物。另有水生植物如蓮藕、菱角、荸薺、芡實、茭白、蘆葦、水浮蓮等。
新垸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和我國文化的特定氛圍之中,形成了自己的民風習俗。

民俗文化

農曆正月初一這天,先拜祖神、後拜父母,再拜鄰里;
農曆正月初二拜丈母,初三拜親朋,稱為“拜年”;
農曆正月十五晚上是元宵節,這天全家又會聚集一起做元宵(在當地叫“糰子”);
清明前後,家家踏青掃墓,祭奠去世的親人;
農曆五月初五,賀端陽,門前掛艾葉,吃粽子,劃龍船;
農曆八月十五叫“中秋”,晚上吃月餅茶點,叫“中秋賞月”;
農曆十二月初八叫做“臘八日”;家家挑臘水泡糍耙;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過小年敬灶神;
農曆十二月三十晚上叫“除夕”,“吃團年飯”,家人圍火而坐,敘舊迎新;
除夕之夜,通宵不睡稱為“守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