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中的第三十二品(第三十二分),梁代昭明太子蕭統將《金剛經》分為三十二品,每一品為一分,冠名一個小標題使讀者更加快速的了解標題下面的內容。《金剛經》並非只有昭明太子三十二品這一種分法,但是這種分法是最被世人認可的分法。
第三十二品 應化非真分
受持、讀誦《金剛經》,為人演說佛法,自由無量功德;但決不可執著於誦經、講經以求福報。因為現實世界的一切,都如夢幻泡影,是水月鏡花、海市蜃樓;即是佛、菩薩的“應化”------隨宜應現化身、教化眾生,使入佛道,也不是真實,因為所有眾生都能自性自度。只有發大徹大悟的菩提心,一切時一切處不執著於事物的相狀,歸向真性情毫不動搖,才是學習本經的正確態度。
正文: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南懷瑾先生注的第三十二品偈頌:
衡陽歸雁一聲聲,聖域賢關幾度更。
蓑笠橫挑煙雨散,蒼茫雲水漫閒行。
人要找回自己生命的本來,聖人悟道成了佛,凡人沒有什麼,我要過去,你就過來;你要過去,我就過來。真悟道了,解脫了,穿個和尚衣,戴個蓑笠,自己也成道了,成道後再來這個世界遊戲人間。
相關詞條
-
第三十二品應化非真分
《第三十二品應化非真分》出自佛教重要經典《金剛經》,一切都在變化,因此一切都不真實,這就是“應化非真”。
作品原文 作品注釋 作品譯文 作品評析 出處簡介 -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是宋代詞人釋印肅的作品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
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雷部的最高天神,掌管複雜的雷神組織,總部為神雷玉府,下設“三十六內院中司、東西華台、玄館妙閣、四府六院及諸各司,各分曹局”。九天雷...
歷史記載 相關經書 天尊 -
應
漢語中的漢字,有兩個讀音:yīng ,yìng。分別表示該,當;回答;隨,即;也表示姓。
應 應 -
悟真直指
《悟真篇》作者張伯端,註解悟元子。修真之道,窮理盡性至命之學也。故欲盡其性,必先窮其性之理;欲至其命,必先窮其命之理。能明其理,則真知確見,而不為假者所...
概述 悟真直指敘 悟真篇原序 悟真篇後序 相關連結 -
悟真篇
《悟真篇》,北宋張伯端撰。考該書以詩、詞、曲等體裁闡述內丹理論。為內丹之學,傳自遠古黃老列莊哲學思想,自漢魏伯陽揭其端,唐鍾離權、呂洞賓等發揚於後。唐宋...
作者介紹 書籍提要 作品延伸 相關賞析 散文原文 -
大乘正宗分
《金剛經》有多種版本,鳩摩羅什版《金剛經》(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共分為三十二品(章節),“大乘正宗分”為其第三品標題。梁代昭明太子蕭...
基本信息 正文 《金剛經》分品 -
譚子化書
《化書》,道家著作,唐末五代譚峭撰。共六卷,分道、術、德、仁、食、儉六化,一百一十篇。全書在內容上,基本發揮了黃老列莊學說,認為世界根源於“虛”,由虛化...
內容簡介 圖書原文 作者簡介 -
化書
《化書》,道家著作,唐末五代譚峭撰。內涵物理、化學、生物、醫藥等科學,可謂是一名了不起的古代科學家。共六卷,分道、術、德、仁、食、儉六化,一百一十篇。其...
化書 編輯推薦 內容簡介 序言 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