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侯景之亂
侯景之亂,又稱太清之難,是指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將領侯景發動的武裝叛亂事件。侯景本為東魏叛將,被梁武帝蕭衍所收留,因對梁朝與東魏通好心懷不滿,遂於548...
簡介 歷史背景 戰爭概述 事件經過 重大影響 -
天寶之亂[戰爭]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
背景簡介 戰爭起因 事件詳細 戰爭過程 戰爭影響 -
平將門之亂
平將門(?-940)日本平安中期武將。桓武天皇的五代孫,鎮守府將軍平良持之子。又名相馬小次郎。早年投於朝廷權臣藤原忠平門下。約在930年返回自己的領地下...
平將門之亂 註一 註二 -
大明慶靖王朱栴
《大明慶靖王朱栴》一書,寧夏大學教授白述禮著。25萬字,三十三章,寧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
圖書簡介 編輯評論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圖書摘要 -
天寶之亂
唐朝後期藩鎮割據日益加劇,唐玄宗在位期間社會矛盾日益加劇,天寶元年軍鎮勢力膨脹,天寶後期觸發了著名的安史之亂
背景簡介 戰爭起因 事件詳細 戰爭過程 戰爭影響 -
天理教之亂
天理教之亂是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九月至十二月,林清、李文成領導豫東、京畿天理教的武裝暴動。天理教武裝暴動雖是一次有組織、有計畫的暴動,但因以“殺害...
歷史背景 暴亂過程 相關評價 -
中先代之亂
中先代之亂,是發生在日本建武年間的一次北條殘黨的叛亂,叛亂雖然是小叛亂,最終也被正壓了下去,但是,其帶給後世影響之深,範圍之廣,可以說是日本歷史上最為著...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
天正壬午之亂
天正壬午之亂,發生自天正10年(1582年)6月間至10月29日,在甲斐、信濃、上野等地展開的德川家康與北條氏直的戰爭。
歷史 經過 和議 戰後發展 -
袁慶祺
袁慶祺(1850-1919))字雲鋒,璦琿漢軍正白旗人。同治五年(1866)從富明阿??揚州虎帳,後至吉林任護軍參領。尋赴伊犁,又調神機營。光緒五年(1...
人物簡介 傳記與家世 -
陳恆慶
陳恆慶(1844~1920),字子久,山東濰縣人,少年穎悟,讀書勤奮,1873年(同治十二年)鄉試中舉人,1886年(光緒十二年)進士及第。
陳恆慶簡介 出身世家名門 海關幕賓風華少年 結緣魯西家鄉父老 御史巡城體恤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