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慶安縣地處北大荒深入,寒地黑土核心區,肥沃的土質,豐足溫適的山水資源,獨特的光、熱條件,成就了慶安大米晶瑩如玉、醇香綿長、油潤可口、營養豐富的優良品質。
產地環境
慶安縣青山綠水,林木茂密,三山環繞,九河匯流,獨特的生態環境孕育出風味獨特的慶安大米。水田面積近150萬畝,是中國綠色食品的發源地,出產的大米品質優良。
慶安縣適宜農耕的寒地黑土,有機質含量是黃土和紅土的5—10倍,黑土層達60—100厘米。以慶安為核心分布在中國黑龍江和吉林兩省境內的黑土資源是世界上唯一具有開發潛力的寒地黑土。
慶安縣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2599小時的年平均日照時數,1.69℃的年平均氣溫,128天左右的無霜期,577毫米的降水量,創造了最適合水稻生長的天然環境。
慶安有呼蘭河、歐根河、格木克河、伊吉密河、安幫河、拉林青河、銀河、雙銀河、泥爾河等9條河流,除呼蘭河、伊吉密河外,其他河流均發源於慶安。擁有77.64億立方米的山泉水、礦泉水。
歷史淵源
慶安種植水稻有著近百年的歷史,是黑龍江省最早種植水稻的縣之一。早在清同治元年(1862年),就由巴彥蘇蘇開墾行局負責在慶安這片原始的土地上進行墾荒。到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已有大片土地被開墾。當時,因山東、河北、河南等省連遭旱災,逃荒跑關東的大批難民衝破封禁,相繼匯集於慶安、在呼蘭河、格木克河地段進行墾荒種稻。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以後,有朝鮮族移民來到慶安,他們帶來了較為先進的水稻種植技術,使慶安地區水稻種植技術有了提高,他們修築簡單的水利工程,水稻面積發展到了5萬畝。當時採用手工撒籽、人工薅草的栽培技術,品種都是原始的早熟品種,畝產只有50多千克。
民國十九年(1930年),弓日均、韓光宇、韓寬伍等朝鮮族移民來到慶安,他們在慶安安幫河附近成立了稻田公司,招錄了大批窮苦農民墾荒種稻,水稻面積一下子發展到了10多萬畝,水稻栽培技術也得到了進一步提高。新中國成立後,慶安水稻種植髮展迅速。
1983年,日本水稻專家元正士先生來到慶安傳授旱育稀植栽培法,進一步促進了慶安水稻的發展,水稻面積發展到了100多萬畝,平均畝產達到600千克以上,而且培育出了自己的優良品種。
生產情況
截止2013年,慶安水稻種植面積發展到151.2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52.9%,畝產達到了636.5千克。
截至2017年,慶安縣水稻種植面積到達155萬畝,其中優質水稻種植面積120萬畝,全部通過綠色認證;有機認證面積4.47萬畝 。大中型水稻加工企業達64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9家。
產品榮譽
1994年,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向“慶泉”牌大米頒發了綠色食品證書。
2014年10月1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慶安大米”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016年,“慶安大米”品牌被評估價值為65億元。
2016年12月4日,首屆中國大米品牌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發布了“2016中國十大大米區域公用品牌”,現場評選出了“中國十大好吃米飯”,慶安大米品牌榜上有名,被評為中國十大大米區域公用品牌。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慶安大米產地範圍為黑龍江省慶安縣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墾稻12、龍慶稻1、2、龍粳42、43和綏梗4等適應產地種植的水稻品種。
二、立地條件
土壤類型為黑鈣土,耕作層深度≥25厘米,pH值5.5至6.5,有機值含量≥3.7%。
三、栽培管理
1.育秧:育秧方式為大棚缽體育秧,播種期為四月上旬至中旬,每平方米播催芽種子250克至350克。
2.插秧:插秧時間為五月中旬至下旬,秧齡35天至40天,每公頃插秧數23萬株至25萬株。
3.肥水管理:每公頃施用優質有機肥≥20平方米,採取淺濕乾交替管理。
4.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收割
收割時間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自然晾曬。
五、加工
加工技術流程:稻穀→篩選→去石→磁選→礱穀→谷糙分離→碾米→去碎米→色選→檢驗→包裝。
六、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米粒呈長粒形或橢圓形,米質透明或半透明。飯粒完整、油光發亮,軟而有彈性、不黏結、微甜、清香適口,冷後不硬、不回生。
2.理化指標:直鏈澱粉含量16%至22%,膠稠度60毫米至90毫米,蛋白質6%至9%,堊白率≤1.5%。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慶安大米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黑龍江省慶安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黑龍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慶安大米的檢測機構由黑龍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