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恐龍名稱: 慈母龍
慈母龍生存的年代:距今8300萬年前的晚白堊世
慈母龍是植食性恐龍,也叫食草恐龍,主要以植物為食,包括各種蕨類和樹葉。
慈母龍的體形:巨型恐龍,體長9米
在目前已知的 768 種恐龍中,體形排在第 187位。
與慈母龍 體形接近的恐龍,有側空龍,文雅龍,氣腔龍,非洲獵龍,獨龍,博妮塔龍等。
慈母龍發現的地點在美國,北美洲。
同期物種
慈母龍的化石發現於雙麥迪遜組,該地層發現的化石還有:暴龍科的懼龍、偷蛋龍類的縴手龍,傷齒龍科的傷齒龍、馳龍科的斑比盜龍與蜥鳥盜龍、結節龍科的埃德蒙頓甲龍、甲龍科的包頭龍、棱齒龍類的奔山龍、鴨嘴龍類的亞冠龍與副櫛龍、角龍科的河神龍、短角龍、野牛龍、戟龍,以及反鳥亞綱的 Avisaurus。慈母龍為最後存活的恐龍之一,並在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中滅絕。
詳細介紹
特徵
慈母龍的體型大,身長約6到9米,體重估計約2公噸,並擁有典型鴨嘴龍科的平坦喙狀嘴,以及厚鼻部。慈母龍的眼睛前方有小型、尖狀冠飾。頭冠可能用在求偶季節,作為物種內打鬥行為使用。
慈母龍是草食性恐龍。慈母龍可以用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但沒有防禦物可抵抗掠食動物,除了慈母龍強壯的尾巴,以及它們的集體行動。這些慈母龍群體非常龐大,可能最多由一萬個個體組成。慈母龍可能生存在內陸環境。
習性
慈母龍把小恐龍生在自己的窩裡,並且照看自己的孩子。 恐龍蛋的形狀像個柚子。慈母龍是群居生活的恐龍。它們的腦袋中等大小,所以有點聰明。恐龍窩都是在泥地上挖的坑,差不多和一個圓形飯桌一樣大。在下蛋之前,成年恐龍可能用柔軟的植物墊在窩底。雌恐龍在墊好的窩內產18枚至40枚硬殼的蛋。科學家們認為,慈母龍母親,可能還有父親,會在窩旁保護著蛋,以免它們被其他恐龍偷走。母親可能臥在蛋上保持其溫暖,當“她”需要離開去吃飯時,則由其他成年恐龍看護著恐龍蛋。當小恐龍出世以後,它們的父母會照顧這些恐龍小寶寶,並餵給它們食物。小恐龍什麼都吃,還包括水果和種子。慈母龍父母可能先將堅硬的植物嚼碎,然後再餵給小恐龍。科學家們推測,小恐龍一直在“家”中生活,一直到它們長到能離開家自己出去尋找食物為止。在美國同一個地方發現了大量的帶有恐龍骨骼和蛋殼碎片的恐龍窩, 這就使得一些古生物學家認為,在北美洲曾生活著大批的慈母龍,它們在森林中生活,但每年都回到同一個產卵區來產卵。它們也許一次次的使用同一個窩。小恐龍在窩中一直長到能自己照顧自己的時候,就加入到恐龍群中去。最後,整個恐龍群遷移到別處,去尋找新鮮的食物。
名字來源
慈母龍名字的來源是因為其骨架被發掘近於碗狀土丘窩巢附近。巢內十五隻幼體,幼體大約一個月大,它們的牙齒已磨損,驗證母親照料幼體,或者將食物帶到巢內,或者帶它們到巢外覓食再回到窩巢。許多的巢分布在附近推測是幼體照料的地方。在這個證據發現之前,大多數的古生物學者多認為恐龍留下其幼體自我存活,就像今天大多數的爬行動物一樣。在一次大災難中,一群慈母龍被一次火山爆發的灰燼所埋藏。骨骼分布在大約二點六平方公里範圍之內,據估算這一群可達十三萬五千隻恐龍!現在的爬蟲類在產卵之後大多數一走了之,不會像哺乳類或鳥類一樣照顧剛出生的小孩,但是在1978年科學家發現有一種恐龍竟會在下蛋之後照顧並餵養小恐龍,於是便將之取名為慈母龍。
教育方式
以前人們一直認為恐龍和今天的爬行動物一樣,都是一生下蛋就走開,根本不管它們的孩子會怎么樣。後來,科學家們發現一些幼小恐龍化石的牙齒有明顯的磨損痕跡,這表明它已經開始吃東西了。但是這些幼龍的四肢卻還沒有發育完全,顯然還未開始真正意義上的爬行。這似乎可以說幼龍是在巢中由父母來養育的。另外,分析恐龍足跡化石表明,它們常列隊外出,大恐龍在兩側,小恐龍在佇列中間,如同今天我們看到的象群。於是科學家給這種恐龍起了一個很有人情味的名字,慈母龍。不過,也有很多人認為,僅憑這些證據,並不能證明恐龍是有目的志養育自己的後代。因為現在世界上任何爬行動物都沒有表現出這樣的愛心。鱷魚算是做得最好的,也不過就是用嘴巴含起剛出殼的小鱷魚,把它們帶到水邊,就算完成任務了,至於小鱷魚會不會游水,能不能捕食,它可不管。慈母龍每次能生25個蛋,這25隻小恐龍每天要吃掉幾百斤鮮嫩的植物,慈母龍需要不辭勞苦地到處尋找食物。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它們是無愧於慈母龍這個稱號的。
發現歷程
1978年夏天,在地外滅絕理論提出的前兩年,年輕的霍納及好友馬凱拉來到落磯山山脈大瀑布市的丘竇鎮勘查化石。這裡有一間石頭小店,專門出售當地所產的礦物與化石,霍納與馬凱拉想在此先摸摸底,了解一些相關的情報,便與店主布聯多老太太聊了起來,得知此地也就是一些鴨嘴龍的零散部件,覺得有點失望。此時突然天色一變,大雨傾盆。
下雨天留客天,布聯多老太太便留霍納哥倆喝杯熱咖啡,或許布聯多老太太覺得眼前兩個小伙子有點學問,便拿出了一個咖啡罐,說裡面有一些前幾天在蛋山撿到的小化石,想請客官幫忙看看是啥子。說著就把咖啡罐一倒,把小骨頭倒在霍納與馬凱拉面前。霍納哥倆不看則已,一看嚇一跳,激動得半響說不出話來,眼前是北美第一個恐龍的胚胎化石。古生物學就是這樣神奇,幸運之神經常在你周圍晃蕩,就看你有沒有及時抓住。
此後,在1978年至1988年這10年時間裡,霍納與馬凱拉在蛋山進行了艱苦的發掘和研究工作,發現了數種恐龍的巢穴、恐龍蛋和待哺育的幼龍化石,完成了恐龍築巢以及親子行為的研究,成果震驚全球。遺憾的是他們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馬凱拉於 1987年在野外工作時不幸逝世。
現在我們知道,在蛋山上生活著三種恐龍,即鴨嘴龍類的慈母龍,棱齒龍類的跑山龍與傷齒龍。慈母龍巢的數量最多,1平方公里的範圍就發現了40多個慈母龍巢。慈母龍成年長9米,它們的巢築在高地,直徑約2米,呈盆狀,下墊泥土和小石子。這樣的巢可以利用多年,每到繁殖季節,慈母龍回巢產蛋,每巢約25枚,排列成圓形,蛋上面覆蓋植物起保溫作用。同時發現的慈母龍幼龍骨骼,反芻的食物,巢穴旁的足跡等證據,這表明慈母龍要細心照顧幼龍很長一段時間。這些幼龍的骨骼關節處於半發育狀態,所以幼龍不能獨立行動,只能依賴爸爸媽媽的養育。目前我們已經發現了300多具慈母龍骨骼,覆蓋了各個年齡段,對研究恐龍的生長過程有很大的意義。
如今,如果你想參觀蛋山,最佳途徑是通過古道博物館。因為蛋山荒涼偏僻,地面尖岩銳石密布,小路多如迷宮,所以一定要有博物館的嚮導為我們指引。目前,古道博物館有一挖掘的全套課程,包括蛋山亂葬崗的恐龍研究計畫、恐龍生態介紹、古生物學學習、化石鑑定等,這套課程自開辦以來年年爆滿,通常須在半年前預訂。要提醒的是一定要與布聯多老太太合影喔,她是胚胎的首位發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