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歷史
四年前,這裡還是一片野鴨出沒、白鷺棲息的荒灘地;四年後,一條條大道向四方延伸,一幢幢廠房拔地而起,一座欣欣向榮的現代化工業新城已初具雛形。
承接本地工業企業產業轉移,為當地中小企業提供難得的發展空間。2004年,在國家巨觀調控最為嚴厲的關鍵時刻,市委、市政府果斷決策,開發建設慈東工業集聚區,與正在開發建設的杭州灣新區互為補充、協調發展。
給你一套政策,還我一座新城。建設之初,除了首批啟動資金外,工業區建設沒有其他任何優勢可言。“基礎先行”、“邊建設、邊推進、邊開發、邊提高”,工業區班子成員經過縝密研究,確定了自主滾動開發、良性發展的建設方略。四年來,工業區基礎建設和相關配套建設投入達10.46億元,一期區域12平方公里已經基本完成,二期10平方公里區域建設也全面鋪開,全區貫通瀝青路面近38公里,可以安全保障企業正常進場開工建設。目前,220千伏達蓬變已經開工建設,將從根本上解決工業區用電問題;電信固定電話網路已經實現二期區域全覆蓋;通過東部自來水“三庫聯調”,及時解決了企業基本生活用水;開工建設文體中心、外口公寓、公車站等公共設施,滿足區內企業的日常需求;加快推進伏龍湖景觀改造、主題公園建設等,美化工業區,改善投資環境。
主動熱情服務,助推企業發展。人人都是投資環境,慈東工業區自開工建設之日起,就始終把優質熱情服務作為工業區發展壯大的生命線。工業區管委會建立了“一個視窗對外,一條龍服務”的工作運行機制,及時為客商辦理進區投資興業的一系列手續,保證進區企業能順利投產、安心生產和安全有效運行。放下架子,主動服務,管委會實施項目推進“點對點”服務,每個進區企業都有專人負責結對,耐心為企業講讀各項政策的每一個細節,同時對審批程式不熟悉的企業積極推介知名中介機構代辦,或者直接幫助共同辦理,加快企業開工建設進度;針對今年以來企業發展面臨的嚴峻形勢,管委會主動安排100家企業結對幫扶,及時收集、掌握項目建設情況和企業生產經營狀況,並每周召開一次專題工作會議,對企業在生產和建設過程中碰到的難題進行匯總、梳理和分析,對共性的困難進行集體分析協商,共同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文物研究
至目前,工業區已經累計引進市內外項目235個,其中175個項目已經進場建設,73家企業開始投產或試生產。尤其是今年以來,面臨嚴峻的國際國內形勢,仍 新增開工企業65家。
時勢造英雄。在當前土地、資金等資源要素日益趨緊的形勢下,慈東工業區已經不再滿足於僅限於市內工業企業產業平行轉移的原始定位,開始向更高、更強的現代化工業集聚區轉變。
積極實施對外招商,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管委會有組織、有重點地開展招商活動,定期在寧波、深圳等地進行定向招商,著重引進市外高質量的金屬製品、化纖紡織、家具製造等產業。今年以來,已有10多個項目達成了初步意向,大森家私、安幫木業等項目相繼成功落戶,上汽集團汽車前橋項目和慈東醫療康復中心項目也正在洽談中。
做大做強現有企業,加快實施產業升級。管委會通過鼓勵企業加大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和技術創新研究開發投入,引導產業與學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機制,組織關鍵技術、共性技術聯合攻關,力爭在培育一批自主研發、聯合創新的高科技企業上取得突破;深入實施品牌戰略,逐步推廣自主品牌經營,提高國際國內市場開發經營能力和抵禦市場風險能力,在培育一批具有品牌知名度的企業上實現新突破;通過股份合作、強強聯合,全力推動企業上市,力求在培育一批規模型、實力型企業上取得新突破;加大獎勵力度,引導企業實施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在培育一批節能減排、環境友好型企業上取得新突破。
促進產業集聚,提升產業檔次。管委會按照工業區的功能布局和產業導向,確定以金屬製品、機械製造、化纖紡織、家具製造等特色產業為重點,按照“大項目帶動、配套企業跟進、產業集群發展”的基本思路,全方位引進全球500強、上市公司、全國知名品牌企業等航母型企業,吸納相關企業配套,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實施區城聯動,建設宜居宜業工業新城。管委會正積極抓住慈東片區整合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圍繞建設區域性先進制造業集聚區、旅遊生態宜居功能區和城鄉統籌發展綜合試驗區的功能定位,完善基礎設施,大力發展三產服務業,把慈東工業區打造成以先進制造業為主導,集商貿服務、生活居住、休閒旅遊等功能為一體的現代生態型工業園,把慈東工業區建設成為我市工業集聚區的樣板和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