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給孤獨長者的祗樹園精舍。世尊召集比丘們,然後對他們說:
比丘們,熟悉慈心觀的行者將能證得心解脫。經常修習培育慈心的行者,長養慈心漸次掌握它,以慈心為方便並常珍惜它,心住於慈,身行於慈,該行者經過培育慈心後將能獲得十一種利益。這些利益是:
(一)他睡時安穩;
(二)醒時精神舒暢;
(三)不做惡夢;
(四)人所敬愛;
(五)非人也敬愛;
(六)天神護衛;
(七)刀兵火毒不能侵害;
(八)心易入定;
(九)儀態安詳;
(十)死時心不顛倒;
(十一)今生若未證得羅漢果也將能生到梵天界。
比丘們,熟悉慈心觀的行者將能證得心解脫。經常修習培育慈心的行者,長養慈心漸次掌握它,以慈心為方便並常珍惜它,心住於慈,身行於慈,該行者經過培育慈心後將能獲得這十一種利益。佛陀說完已,眾比丘皆歡喜信受。
相關詞條
-
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
如上施福,不如受三自歸。 如上布施及受三歸福,復不如受五戒福。 如上布施及受三歸五戒福,復不如彈指頃慈念眾生福也。
所屬 書名 作者 真言 -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五版本中較流行的是玄奘法師的譯本,但玄奘譯本中只翻譯了藥師琉璃光如來佛的那部分,沒有譯到其他六佛本願功德。簡潔而較易流布普及,從這方面來講有積極作用。但...
經書概覽 經書原文 -
慈心觀
慈心觀又稱慈三昧、白光明慈三昧、大慈三昧,是大乘菩薩修慈悲行的根本,即去除妄念雜慮、遠離嗔恚怨憎之念,專致於慈悲心,觀一切眾生普遍受樂的三昧。
名詞解釋 慈心觀由來 注意事項 -
《大乘無量壽宗要經》
《大乘無量壽宗要經》又作大乘無量壽經、無量壽宗要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內容敘述無量智決定王如來之陀羅尼及其功德。
概述 原文 意義 -
慈心相向
慈心相向,詞語。以慈愛之心相互對待。
-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又稱《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藥師本願功德經》、《藥師本願經》、《藥師經》。共有三個譯本,分別為:一、《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
真言 內容 功德利益 藥師七佛 -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出自佛教經典《地藏經》。在這一品中,地藏菩薩向世尊請問閻浮提眾生布施功德的輕重,世尊針對這一問題作了回答。
作品原文 作品注釋 作品譯文 作品評析 出處簡介 -
金光明經
《金光明經》,又名《金光明最勝王經》,出自乾隆大藏經大乘五大部外重譯經第0122部,由唐三藏法師義淨翻譯,與《妙法蓮華經》、《護國仁王經》同為鎮護國家之...
經典概述 重要經文 佛經 內容簡介 經書目錄 -
佛說菩薩內戒經
佛說菩薩內戒經宋北印度三藏求那跋摩譯佛以十五日說戒時。文殊師利正衣服。以頭腦著佛足。起長跪白佛言。若有初發意菩薩。於道於俗當用何等功德。
概述 其他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