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格里格的音樂與生平

愛德華·格里格的音樂與生平

《愛德華·格里格的音樂與生平》內容有關於合作的邀請、首演前父母去世、找不到稱職的樂隊、王國中的《培爾·金特》、易卜生與格里格——保持距離的友誼、閃光的巨著、《培爾·金特第一組曲》(作品46號),1888年、《晨曲》和《山王殿》——音樂史上的兩顆明珠等。

內容簡介

《愛德華·格里格的音樂與生平》由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作者:(挪威)阿凌·達爾 譯者:張先先

圖書目錄

引子
以格里格的日記為指南——我漫遊羅馬
初訪詞羅馬
與當代大藝術家們的結識
音符世界中的魔術師
“你要到萊比錫去,成為一名藝術家!”
童年
從挪威“大城市”卑爾根到歐洲大都市萊比錫
“……年輕時的印象最真實”
“回家練琴去!”
追求藝術,戰勝疾病
沒有證書的學業
a小調鋼琴協奏曲(作品第16號)
一部藝術作品——一個偉大的思想
格里格的主題—一挪威土壤中的一枚寶石
青年時代理想的實現
胸有成竹地開始,一絲不苟地完成
《培爾·金特》
起初只是為一些“毫無樂感”的題材配樂,結果卻成了不朽名作
《培爾·金特》——比昂松與易卜生
合作的意願誕生於羅馬
關於合作的邀請
首演前父母去世
找不到稱職的樂隊
王國中的《培爾·金特》
易卜生與格里格——保持距離的友誼
閃光的巨著
《培爾·金特第一組曲》(作品46號),1888年
《晨曲》和《山王殿》——音樂史上的兩顆明珠
另一傑作:《山王殿》
兩位女性——母親奧瑟與安妮特拉
成功的繼續——第二組曲(作品55號)
哈當爾——格里格生命的中心
一對藝術家
在格里格身邊
離開克里斯蒂尼亞
在明亮、沉重的冰川下
尼娜從哈當爾到卑爾根
到了卑爾根
生活中的頂樑柱
《g小調》——大作品
“一段經歷”
一件好事
一個了不起的“副業”
抒情鋼琴曲集1
音樂“畫冊”,
《祖國之歌》的誕生
特羅豪根——“我最出色的作品!”
搬進了自己的家
創作小屋
好鄰居
抒情鋼琴曲集2
新家中傳出了抒情曲
一間為了音樂、充滿音樂的小屋
一首簡單的“高山交響樂”
渴望
特羅豪根的婚禮
歌曲——生活集錦的第二部
與眾不同的訂婚禮
跟隨比昂松,步人民族浪漫主義
跟隨易卜生,從偉大的戲劇到親近的情感
“我不應得到這么多”
成年時期步人德國詩歌
北歐當代詩歌
“未曾問世的音樂”
“我曾寫過的最好的歌”
多聲部歌曲
室內樂珍品
一陣夏季風中的兩首奏鳴曲
一首新的夏日奏鳴曲
成熟之果
行板中的飛馬
“……未完成,像一塊挪威老乳酪……”
民間音樂
沒有鋼琴時的大膽創作
“我情願犯這個錯誤!”
創作民間音樂是否出於格里格的本意?
有政治頭腦的格里格
格里格與德雷福斯事件
“首先是要做一個人”
聖經讚美詩歌集(作品74號)
對民間音樂的最後挖掘
對童年時代宗教魅力的重溫
洞察力與吸引力
信仰與懷疑
關於這部作品
後記
附錄一中外文人名對照
附錄二格里格作品目錄
附錄三愛德華·格里格大事年表
譯者後記

名人推薦

本書不同於一般常規的、按照年事表排列的傳記,而是作家以自己多年在特羅豪根“愛德華·格里格”博物館的豐富經驗以及他在世界各地有關格里格的講學活動為基礎,對愛德華·格里格的生活與音樂進行了生動的描繪。本書的寫作以作曲家的重要作品為主線,同時關聯其生平事跡以及專業資料而展開。
“阿凌·達爾所寫的愛德華·格里格一書既具有個性又充滿激情。作家以對格里格與其音樂的熟悉、掌握,在本書中運用了引人入勝、親切易懂的語高,因此不僅是面對具備音樂專業知識的讀者,而且也可面對普通讀者。本書中作家新穎大膽的闡述亦會使讀者對格里格產生新的了解。”
——當代著名挪威琴家,安斯尼思(Leif Ove Andsnes)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