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女湖起義

七女湖起義

七女湖起義,是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6月2日,孫中山為了回響黃岡起義而派人到廣東惠州發動的起義。

簡介

七女湖起義舊址 七女湖起義舊址

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孫中山派人到廣東惠州發動起義,以回響黃岡起義。6月2日(四月二十二日),鄧子瑜陳純等集合少數三合會黨在距惠州20里的七女湖截獲清軍防營槍械,擊斃巡勇及水師哨弁多人。5日,進攻泰尾,清守兵潰逃,起義軍乘勝連克楊村、三達、柏塘等地,鏇又在八子爺打敗清營管帶洪兆麟。歸善、博羅、龍門各地會黨紛起回響,隊伍增至200餘人。清水師提督李準急調兵鎮壓,起義軍聲東擊西,使清軍疲於奔命。後因黃岡起義失敗,得不到聲援,遂在梁化墟解散。部分起義軍流亡香港,大部分退入羅浮山區。

過程

1907年,孫中山派惠州人鄧子瑜回鄉聯絡各地會黨,配合潮州會黨同時舉行潮、惠反清起義。6月2日上午,惠州會黨在上廟殺牲祭旗,會黨首領、 七女湖 下寮村人陳亞純慷慨陳詞,號召人們起來推翻清政府,並宣讀檄文云:“洋洋中國,蕩蕩中華。千邦進貢,萬國來朝。夷人占奪,此恨難消。招兵買馬,腳踏花橋,木楊起義,剿絕 番苗。軍民人等,英雄盡招,正面天子,立轉明朝。”人們一呼百應,紛紛加入起義行列。6月5日至8日,義軍攻泰美、楊村、柏塘,矛頭所向,清軍望風披靡。歸善(今惠陽)、博羅、龍門各縣民眾紛紛回響,聲勢浩大。清統治者大為震驚,命粵省官員派大兵鎮壓,使七女湖起義遭到失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