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越劇團

悉尼越劇團

2003 10%,所以,悉尼越劇團將其活動地點放在了這個地區。 經過幾年的發展,越劇團的團員人數,自成立時的十多人,發展到現在的近

悉尼越劇團成立於 2003 年 9 月,她是迄今為止在中國大陸以外的第一個、也是一個以演出越劇專場為主的唯一的越劇團。
當時,為了悉尼越劇團的成立,越劇界的藝術前輩徐玉蘭與金彩風老師曾專程遠渡重洋前來澳大利亞悉尼祝賀和剪彩。成立之初,越劇團共有十幾人,其活動也僅僅局限於清唱,伴以少量的彩唱,和參加本地一些華人社團的娛樂活動。
被譽為“小上海”的艾什菲 (ASHFIELD) 區,來自上海一帶的居民占它總人口的 10%,所以,悉尼越劇團將其活動地點放在了這個地區。在過去的四年里,越劇團經歷了以下幾個歷程,漸漸地得以發展壯大:
一. 從單純的清唱發展到對唱、聯唱和折子戲。幾年來,由於劇團將【紅樓夢】的選段幾乎已經全部排演了一遍,有人說:“ 如果你們演出【紅樓夢】全劇,算以勝任了。”悉尼越劇團已經排演了的折子戲還有【西廂記】、【梁祝】、【西院記】、【白蛇傳】、【何文秀】、【碧玉簪】等。
二. 從時裝發展到戲裝。原先清唱的都是著時裝的,隨著選段及折子戲的演出,演員必須穿著戲裝進行彩唱。
三. 從聯歡性質的表演發展到越劇專場演出。原來只是在社團活動時作清唱表演,目前,越劇團每年有 2 - 3 場專場演出,最多時曾經排練過四場。
四. 自 2005 年以來,劇團每場專場演出都配備了中、英文雙語幻燈字幕,故而吸引了不少西人入場觀看,從此,悉尼越劇團將中華文化這枝奇葩推了澳大利亞的主流社會。一場專場演出觀眾大約在 400 位左右,其中西人約占 10%。
五. 經過幾年的發展,越劇團的團員人數,自成立時的十多人,發展到現在的近 30 人。我們演員的隊伍不斷年輕化,演員由原來以老年為主的構成進化到現在的老、中、青三個梯隊。
隨著越劇團日趨成熟,劇團內部分工也越來越細膩,除了演員之外,還有負責道具製作、中英文打字、幻燈字幕編排和音樂碟片剪輯和製作的工作人員,大家各盡所能、各行其是。
演員的流派唱腔亦漸趨齊全,目前有袁(袁雪芬)派、徐(徐玉蘭)派、王(王文娟)派、尹(尹桂芳)派、范(范瑞娟)派、畢(畢春芳)派、戚(戚雅仙)派、呂(呂瑞英)派等等。有個別演員除了自己特有的唱派以外,還可一專多能。
悉尼越劇團還得到澳大利亞政府、社區、中國駐悉尼總領館、商界以及國內越劇界的大力支持。越劇團日常排練的地點設在艾什菲區,該區政府免費為越劇團提供了排練的場所,區政府和該區的俱樂部一起,每年向越劇團提供少量的活動經費;艾什菲區臨近的寶活區 (Burwood) 市政府和該區的退伍軍人俱樂部也每年向悉尼越劇團提供少量的活動經費。悉尼越劇團每年的幾次專場演出就是在寶活區退伍軍人俱樂部舉辦的;每次專場演出,中國駐悉尼總領館都派官員前來觀看,以表示支持和鼓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