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星運動學

恆星運動學是研究恆星的運動但無須了解它們如何獲得運動原因的學門。這不同於恆星動力學,它必須考慮到引力的效應。一顆恆星相對於太陽的運動,可以提供有用的資訊,包括恆星的來源和年齡,以及所繞行星系的結構和演化。

基本信息

文中提到的部分星系 文中提到的部分星系

在天文學,已經廣泛的接受恆星誕生於被稱為恆星育嬰室的分子雲內。在這樣的雲氣內形成的恆星會組成有數打至數千顆恆星的疏散星團。這種星團會隨著時間而潰散,分離的恆星將聚集成為另一種稱為星協的恆星集團。如果這些殘 余的恆星通過一些相干的組合在星系中共同漂流,它們就會被稱為移動星群。

空間速度

恆星的運動速度向著太陽接近或遠離的分量稱為徑向速度,可以從頻譜的都卜勒效應測量出來。橫向,或是自行則必須對更遙遠的背景天體進行一系列的位置觀測才能測定。一但一顆恆星的距離經由其它的天體測量方法得到,例如視差,就可以計算出空間的速度。這是恆星相對於太陽或本地靜止標準(LSR,local standard of rest)的真實運動。後者通常是定位於太陽環繞銀河系中心的圓形軌道上太陽位置,這也意味著與鄰近的恆星只有最低的速度散布太陽相對於本地靜止標準的運動被稱為本動太陽運動(peculiar solar motion)。

在銀河系的銀道坐標系的空間速度分量通常以U、V和W標示,單位為km/s,U向著銀河中心的方向為正直,V朝向銀河自轉的方向為正值,W指向銀河北極的方向為正值。太陽相對於本地靜止標準的本動太陽運動是U = 10.00 ± 0.36km/s,V = 5.23 ± 0.62km/s和W = 7.17 ± 0.38km/s。

銀河系內的恆星依據它們的金屬量或原子序大於氦原子的比例被分成兩個星族。多數鄰近的恆星,都被發現是星族一,高金屬量的恆星通常速度較低、年齡較老,屬於星族二的恆星。後者有著傾斜於銀河平面的橢圓軌道繞著銀河中心運轉。此外,比較鄰近恆星的運動學,也導出了星協的標識,這些都可能是起源於同一個巨分子雲的恆星,分享了共同運動匯聚點的恆星集團。

在銀河系內,有三個主要的恆星運動學成分:盤面、暈和核球或棒。這些集團與恆星在星系中的星族、在運動和化學成分上的關係,和指出不同的形成機制息息相關。暈可能可以進一步的區分為內暈和外暈,內暈有著順行的淨轉動,外暈的淨運動是逆行的。

高速星

根據定義,速逃星是移動速度,相對於在太陽附近的恆星的平均速度,在任何時間都超過65km/s至100km/s的恆星。有時也被定義為相對於周圍的星際介質的速度是超音速。高速星的三種類型分別是:速逃星、暈星、和超高速星。

速逃星

速逃星是相對於環繞在周圍的星際物質,以異常高的速度在空間中運動的恆星。速逃星的自行通常能確切的指出他來自哪一個星協,在他被擲出之前,它們是同一個集團的成員。

有兩種可能的機制能產生速逃星:

· 第一種方案是,兩個聯星系統近距離的接觸,可能導致這兩個系統的瓦解, 其中可能有一顆恆星以高速脫離。

· 第二個方案是,在多星系統中有一顆超新星爆炸,可能導致殘餘的成員以高度脫離。

這兩種機制在理論上都有可能,天文物理學家比較偏愛超新星的假說,因為實際上的可能性較高。

一組速逃星的例子是御夫座AE、牡羊座53和天鴿座μ,它們都以超過100km/s的速度奔離(相較之下,太陽在銀河系中相對於鄰近空間的速度只有20km/s)。回溯它們的運動路徑,大約在2百萬年前它們都很靠近獵戶座大星雲。相信巴納德環是這次超新星的殘骸和推出其它恆星的發源地。

另一個例子是X射線天體的船帆座X-1,數位攝影的計數顯示存在著一個典型的超音速雙曲線激震波。

暈星 參見:銀冕及星系暈

高速星是很老的恆星,不會與太陽或鄰近太陽也在圓軌道上繞著銀河中心的其它恆星共享運動狀態。換言之,它們在橢圓的軌道上運動,因此經常位於銀河盤面之外。雖然它們位於銀河系中的軌道速度不會比太陽快,但是路徑的不同導致它們在太陽系附近有著相對來說較高的速度。

典型的例子是暈星會以陡峭的角度穿越銀河盤面。在最靠近的45顆恆星中有一顆稱為卡普坦的恆星,是高速星在太陽附近的一個例子。它被觀測到的徑向速度是 -245km/s,在空間中的速度分量是 U = 19km/s, V = -288km/s,和 W = -52km/s。

超高速星

超高速星(HVSs),少數人稱之為 流放星,是速度超過該星系引力所能約束的逃逸速度的恆星。星系中恆星的速度一般都在100km/s的數量級上,而超高速星(尤其是位於被認為是"產生"超高速星的星系中心附近)的速度在1000km/s的數量級,

J. Hills在1988年就已經預測超高速星的存在,但到2005年,哈佛史密松寧天文物理中心的Warren Brown和夥伴們才發現第一顆超高速星。已經發現了十顆,其中還有一顆(HE 0437-5439)原本認為是來自大麥哲倫星系,而不是銀河系。但對它的自行運動進行研究後測定該恆星被驅逐彈出的起始點位於銀河系核心。發現的超高速星距離都在50,000秒差距之,並且未受到來自星系的束縛。

估計在我們的銀河系應該有約1,000顆的超高速星,而銀河系至少有1,000億顆的恆星,所以這是非常低的比例。

產生的方法

超高速星產生的主要方法通常被總結如下:相信它們是起源於與銀河系中心的超重質量黑洞密切接觸的聯星。兩個夥伴中的一顆被黑洞捕獲,而另一顆就轉而獲得高速度。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捕獲並不意味著被吞噬掉,在所有的可能性中,人的視覺永遠不會看見超高速星的伴星落入黑洞之中。

已知的超高速星只是質量數倍於太陽的主序星。

在在阿根廷的科爾多瓦天文台有一個小組相信我們看見的超高速星是我們的銀河系和一個環繞的矮星系碰撞與合併所造成的。人類視覺系統是一個具有將銀河之間的碰撞的合併的結果。這個矮星系曾經環繞我們的銀河系,並穿越銀河系的中心。當這個矮星系接近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時,經歷了激烈的引力拖曳。這次的拖曳激發了其中的一些恆星,使它們從矮星系的引力中解除了束縛,成為被拋入太空中的恆星。

有些中子星被推斷有著相似的速度在運行,但是它們與超高速星形成的拋射機制和視覺效果都沒有關聯。中子星是超新星爆炸的殘骸,它們極端的高速度可能來自於超新星爆炸時的非對稱性。中子星 RX J0822-4300在2007年被錢卓X射線天文台測量到的速度高達1,300Km/s(光速的0.54%),就被認為是這樣造成的。

超高速星列表

· HVS 1 - (SDSS J090744.99+024506.8) (a.k.a. 被驅逐的恆星) – 被發現的的一顆超高速星。

· HVS 2 - (SDSS J093320.86+441705.4) 或 (US 708)

· HVS 3 - (HE 0437-5439)

· HVS 4 - (SDSS J091301.00+305120.0)

· HVS 5 - (SDSS J091759.42+672238.7)

· HVS 6 - (SDSS J110557.45+093439.5)

· HVS 7 - (SDSS J113312.12+010824.9)

· HVS 8 - (SDSS J094214.04+200322.1)

· HVS 9 - (SDSS J102137.08-005234.8)

· HVS 10 - (SDSS J120337.85+180250.4)

運動群

在空間中有著相似的運動和年齡的一組恆星稱為運動群大部分的恆星誕生於被稱為恆星苗圃的分子雲內。在這樣的雲氣中形成的恆星受到重力的約束構成疏散星團,包含數打至數千顆年齡和組成都相似的恆星。這些星團隨著時間逐漸潰散,成群的恆星從星團中逃逸,彼此不再互相的約束對方,便成為星協。隨著這些恆星年齡的增長和散開,這些星協不再是顯而易見時,它們就成為運動群。

如果恆星是運動群的成員,天文學家是可以測量出來的,因為它們有著相同的年齡、金屬量和運動(徑向速度和自行)。雖然後來它們被潮汐力分散開來,但是運動群的成員在同一個星雲內相近的地區和相同的時間形成,它們會共享相同的特性。

星協

星協是有著共同的起源,雖然已經不再被彼此間的引力束縛,但仍在空間中一起運動,結構非常鬆散的恆星集團。星協的辨識通常以共同的運動向量和年齡為主,但是通過化學成分的鑑定也是常用來辨識星協成員的因素。

星協最早是在1947年被亞美尼亞的天文學家Viktor Ambartsumian發現的。傳統的命名法是使用它們所在位置相關的星座縮寫或星座;星協的類型,有時也會加上數字的識別碼。

類型

Viktor Ambartsumian最初的目錄只根據星協中恆星的屬性將星協分成兩群:OB和T,第三種R是稍後在Sidney van den Bergh建議下才加入的,是將反射星雲照亮的星協。OB、T、和R星協,形成一系列年輕的恆星族群,還不清楚這是不是一個演化的序列,或者只是代表一些形成上的因素。有些集團同時顯示出OB和T關聯的屬性,所以在分類上不是很明確的區分。

年輕的星協,包含10-100顆光譜分類為O和B的大質量恆星,會被稱為 OB星協。這些被認為(相信)是在巨分子雲內相同的小區域內形成的。一但周圍的氣體和塵埃被吹走,殘留下的恆星因為不受約束漸開始相互的疏遠。相信在銀河系內所有的恆星,大多數是在OB星協中形成的。O型恆星是短命的,大約數百萬年後就會成為超新星。結果是,OB星協通常也只有數百萬年或更短的壽命。在星協內的O-B恆星在一千萬年內就會耗盡它們的核燃料(相較於太陽已經50億歲了)。

依巴谷衛星提供了位置在離太陽650秒差距距離內12個OB星協的測量。距離最近的OB星協是天蠍-半人馬星協,與太陽的距離只有400光年。

在大麥哲倫星系和仙女座大星系也都發現了OB星協。這些星協非常的鬆散,直徑跨越了1,500光年。

年輕的恆星集團可以包含大量嬰兒期的金牛T星,這些恆星還在進入主序帶的過程中。這些疏鬆的群體可以包含上千顆的金牛T星,被稱為 T星協。最靠近的T星協例子是金牛-御夫T星協,語太陽的距離只有140秒差距。其他T星協的例子還包括南冕座RT星協、豺狼座T星協、蝘蜓座T星協和船帆座T星協。T星協常常被發現在他門形成的分子雲附近,有些,但不是都這樣,還會有O-B型的恆星。總結運動群成員的特點:它們有相同的年齡和起源、相同的化學組成,和在運動的向量和速度上有相同的振幅和方 向。

恆星照亮反射星雲的星協稱為 R星協,這是 Sidney van den Bergh在發現這些星雲中的恆星分布不均勻之後建議的。這些年輕的恆星群包含的主序星沒有足夠的質量,吹散形成它們的恆星際雲,這使得天文學家檢測到的是它們周圍暗雲的屬性。因為R星協比OB星協更多,可以用它們來追蹤星系的螺旋臂結構。R星協的一個例子是麒麟座R2,與太陽的距離是830 ± 50 秒差距

大熊座移動星群是星協的一個例子(除了天樞和搖光之外,北斗七星的其它恆星都屬於這個群的一部分)。

移動星群

如果在星系中飄流的星協殘餘已經在某種程度上融合在其中,這就會被稱為移動星群。移動星群可能很老,像是HR 1614,已經有20億年了;也可能很年輕,像是劍魚座AB移動星群,只有五千萬年。

對移動星群的研究始於1960年代的Olin Eggen。距離最近的年輕移動星群的清單已經由López-Santiago 等人編輯完成。最接近的是大熊座移動星群,成員包括在北緯60°的北斗星星群,和距離相隔異常遙遠,在南緯70°的南三角座 。

星流

星流

星流是在軌道上環繞星系的星協,它們曾經是球狀星團或是矮星系,已經被潮汐力的拉扯,沿著軌道伸展或分開。

已知的動力群

一些動力群包括:

· 本地星協 (昴宿移動星群)

· 劍魚座AB移動星群

· 英仙座α移動星群

· 繪架座β移動星群

· 北河二移動星群

· 南冕座星協

· 鹿豹座η星協

· 武仙座星流

· 畢宿星流

· IC 2391超星系團

· MBM 12星協

· 杜鵑-時鐘座星協

· 長蛇座TW星協

· 大熊座移動星群

· 武仙座ζ移動星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