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恆星紫外望遠鏡
恆星的紫外輻射通常比太陽的弱得多,為了提高望遠鏡的靈敏度,觀測更多的弱紫外源,除增大望遠鏡口徑、利用高反射膜系以外,還可採用多層結構,把數套同軸共焦圓錐...
恆星紫外望遠鏡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恆星
恆星是由非固態、液態、氣態的第四態電漿組成的,是能自己發光的球狀或類球狀天體。由於恆星離我們太遠,不藉助於特殊工具和方法,很難發現它們在天上的位置變...
概述 特徵 命名 分類 演化 -
恆星學
恆星學屬於天文術語,以三角視差法為基本測量方法。通過研究恆星的亮度、距離、大小、質量等了解恆星的演化。
恆星 距離 星等 溫度 大小 -
R136a1恆星
R136a1 是一顆沃爾夫-拉葉星(嚴格意義上講,類別為 WNxh 的恆星不屬於真正的沃爾夫-拉葉星),是目前在巨大質量恆星列表中已知質量最大的恆星。這...
發現 可見度 認識 是否為雙星 和主序星的比較 -
恆星光譜
恆星光譜,無論是連續譜還是線譜,差異極大。恆星光譜主要取決於恆星的物理性質和化學組成。因此,恆星光譜類型的差異反映了恆星性質的差異。採用不同的分類標準,...
簡介 西奇分類 哈佛光譜分類 摩根-肯那光譜分類法 白矮星的分類 -
紫外天文學
紫外天文學,通過電磁波的紫外線波段研究天體的一門學科。紫外線波段介於可見光和X射線之間,在100~4000埃範圍內。
紫外天文學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vega[恆星名]
織女星又稱為織女星或天琴座α(α Lyr,α Lyrae)是天琴座中最明亮的恆星,在夜空中排名第五,是北半球第二明亮的恆星,僅次於大角星。它與大角星及天...
基本含義 歷史記載 小說描述 星體介紹 詞語解釋 -
恆星大氣的吸收和散射
恆星大氣的吸收和散射是由原子的束縛-自由躍遷、自由-自由躍遷、分子的吸收以及電子和原子的散射引起的反應。
恆星大氣的吸收和散射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類星體[類似恆星的天體]
類星體,天文學名詞,是類似恆星天體的簡稱,又稱為似星體、魁霎或類星射電源,與脈衝星、微波背景輻射和星際有機分子一道並稱為20世紀60年代天文學“四大發現...
發現歷程 命名 特徵介紹 歷史研究 紅移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