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恆星測距法
以公轉軌道半徑為基線,用某種方法測出地球和恆星之間的距離的方法。要計算恆星的距離,首先得知道一個距離單位──光年。光年就是光在一年當中所走過的距離。我們...
簡介 恆星距離 恆星距離測量 恆星距離列表 天體測量方法 -
天文學
分光學、光度學和照相術的廣泛套用,天文學開始朝著深入研究天體的物理結構和...恆星密集而成的(古希臘 巴門尼德、德謨克利特)。 公元前五世紀,提出月食...第一個星表;發現歲差,劃分恆星的亮度為六個星等(古希臘 希帕克)。 公元前...
天文學摘要 發展歷史 古代天文學 研究方法 年譜 -
天文[天文學]
、彗星、流星體以及行星際物質等。恆星系統。 [2] 恆星層次現時人們已經觀測到了億萬個恆星,太陽只是無數恆星中很普通的一顆。 [2] 星系層次人類所處的太陽系只是處於由無數恆星組成的銀河系中的一隅。而銀河系也只是一個普通...
研究意義 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區別分析 主幹學科 -
天文年譜
和昏星是同一顆金星。並提出銀河是由許多恆星密集而成的(古希臘 巴門尼德...,劃分恆星的亮度為六個星等(古希臘 希帕克)。 公元前二世紀,中國漢朝採用...,是世界上最早的設備完善的天文台。 1420年,根據實測編制了恆星表和行星...
公元前~公元元年天文年譜 公元元年~公元1500年天文年譜 -
天文學年譜
恆星密集而成的(古希臘 巴門尼德、德謨克利特)。 公元前五世紀,提出...,編制了第一個太陽與月亮的運行表和西方第一個星表;發現歲差,劃分恆星的亮度為...編制了恆星表和行星運行表(蒙古 兀魯·伯)。 公元1500年...
公元前 ~ 公元元年 公元元年 ~ 公元1500年 公元1500年 ~ 1800年 -
天體
、衛星、小行星、彗星、流星、行星際物質,銀河系中的恆星、星團、星雲、星際...星體的總稱。包括恆星(如太陽)、行星(如地球)、小行星、衛星(如月球...的“移動”星團,大熊座星團,這個星團是由著名的“北斗七星”中的大部分恆星...
簡介 定義 發現史 相對位置 空間距離 -
18、19世紀的天文學
還發現了一個重要現象:恆星自行。哈雷得出結論,恆星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有它們自己的“自行”。自古以來人們總認為恆星是固定在天球上的,哈雷終於徹底打破了這個“恆星天球”。他的這一發現,在恆星天文學上開闢了廣闊的園地。月亮...
-
天體物理學[學科名]
歷史 天體物理學從公元前129年古希臘天文學家喜帕恰斯目測恆星光度起...~1656年惠更斯發現土星光環和獵戶座星雲,後來還有哈雷發現恆星自行,到十八世紀老赫歇耳開創恆星天文學,這是天體物理學的孕育時期。 十九世紀中葉...
歷史 簡介 分類 高能天體物理學 射電天文學 -
實測天體物理學
照相方法進行恆星的光度測量。以後,照相術廣泛套用於天體的觀測,並包括恆星...。 誕生 十九世紀中葉,分光學、光度學和照相術廣泛套用於天體的觀測研究,產生了...光度測量的結果更加準確。照相術套用於天體的觀測以後,照相測光幾乎代替了目視...
簡介 誕生 理論和技術的配合 全波天文學概述 新技術的套用 -
高能天體天文學
分為:太陽物理學、太陽系物理學、恆星物理學、恆星天文學、星系天文學、宇宙學...﹐使深入分析恆星的光譜成為可能﹐並由此建立了恆星大氣的系統理論。三十年代原子核物理學的發展﹐使恆星能源的疑問獲得滿意的解決﹐從而使恆星內部結構理論...
概述 天體物理學 演進 研究對象 重要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