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史萊克原以為可以和費奧娜在沼澤地過上自由散漫的生活,誰知道費奧娜的父親,變成
青蛙的“遙遠王國”國王病重,史萊克和費奧娜不得不放棄自由,繼承王國。對史萊克而言,“禍不單行”:費奧娜懷孕了,顯然他沒有做好當爸爸的準備。因為不想繼承王國,也因為即將出生的小怪物,史萊克帶著話癆驢子和穿靴子的貓,一同去找菲奧娜的遠方堂弟亞蒂,在他們的軟磨硬泡之下,懶散的亞蒂終於答應接過王位這個燙手山芋,四人開始了熱鬧非凡的回國之旅。
與此同時,在國內陪伴父母的費奧娜公主也遇上了不小的麻煩,大反派“白馬王子”糾結了一幫海盜捲土重來,陰謀篡位,費奧娜組織了一支婦女自救隊,童話中的公主、母后們悉數上場,展開了搞笑連連的正義之戰,及時趕王國的史萊克一行四人,也參加到了隊伍中,“另類”大決戰的序幕也就此拉開。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配音 |
Shrek | 麥克·梅爾斯 |
Donkey | 艾迪·墨菲 |
Princess Fiona | 卡梅隆·迪亞茨 |
Queen | 朱麗·安德魯斯 |
Puss in Boots | 安東尼奧·班德拉斯 |
King | 約翰·克立斯 |
Prince Charming | 魯伯特·艾弗雷特 |
Artie | 賈斯汀·丁伯萊克 |
Mabel | 里吉斯·菲爾賓 |
Pinocchio / Three Pigs | 科迪·卡梅倫 |
Merlin | 艾瑞克·愛都 |
Doris | 拉里·金 |
職員表
製作人 | 安德魯·亞當森、阿倫·沃納、約翰·H·威廉士 |
導演 | 許誠毅、克里斯·米勒 |
編劇 | 傑弗瑞·皮爾斯、克里斯·米勒、阿倫·沃納 |
配樂 | 哈里·格雷格森-威廉士 |
剪輯 | Michael Andrews、Joyce Arrastia |
藝術指導 | Guillaume Aretos |
美術設計 | Peter Zaslav |
服裝設計 | Israel Segal |
視覺特效 | 菲利普·格拉克曼 |
[演職員表信息來源]
角色介紹
| |
| |
| |
| |
|
參考資料
音樂原聲
序號 | 曲目 | 時長 |
01 | Eels - Royal Pain | 2:28 |
02 | The Ramones - Do You Remember Rock 'N' Roll Radio? | 3:50 |
03 | Led Zeppelin - Immigrant Song | 2:26 |
04 | Fergie - Barracuda | 4:39 |
05 | Wings - Live And Let Die | 3:13 |
06 | Matt White - Best Days | 3:01 |
07 | Wolfmother - Joker And The Thief | 4:41 |
08 | Trevor Hall - Other Ways | 3:25 |
09 | Harry Chapin - Cat's In The Cradle | 3:46 |
10 | Eels - Losing Streak | 2:50 |
11 | Macy Gray - What I Gotta Do | 3:09 |
12 | Eddie Murphy And Antonio Banderas - Thank You | 4:39 |
13 | Maya Rudolph And Rupert Everett - Final Showdown | 1:55 |
14 | Harry Greggson-Williams - Charming's Plan | 2:49 |
獲獎記錄
年份 | 屆數 | 組織 | 獎項 | 獲獎者 | 種類 |
2008 | 第61屆 |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 電影獎-最佳卡通片 | 克里斯·米勒 | 提名 |
2008 | 第35屆 | 安妮獎 | 最佳動畫電影導演 | 克里斯·米勒,許誠毅 | 提名 |
2008 | 第34屆 | 人民選擇獎 | 最受歡迎家庭電影 | 獲獎 | |
2008 | 第34屆 | 土星獎 | 最佳動畫電影 | 提名 |
[獲獎記錄信息來源]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一切都開始於漫畫作家威廉·史塔克( William Steig)創作的一個兒童短篇故事。當這個故事到了有創造力和想像力的電影製作者手中後,就發展成了招人喜愛的系列動畫電影。
前兩部《怪物史萊克》在全世界製造了大量的“綠粉”,其中包括非專業的影迷,也有專業的電影人士。兩部影片在票房上總收益達14億美元,另外還賣掉了9千萬套DVD。其中《怪物史萊克》獲得了2002年奧斯卡的最佳動畫長片。
電影技術的創新
從《怪物史萊克2》到《怪物史萊克3》的三年時間裡,夢工廠的動畫部門因為製作了《籬笆牆外》和《馬達加斯加》這兩部動畫長片,開發了許多先進的電腦動畫系統。每製作一部新的卡通片,他們都會改進一系列的製作工具和軟體系統。
為了第三集影片的製作,夢工廠的動畫師使用的是由AMD Opteron處理器提供能源的惠普ProLiant DL145伺服器以及惠普xw9300工作站,不但可以幫助他們為故事中的角色進行最細微地著色,還能夠以更快的速度處理角色所處的環境的變化。
打造更加個性化的角色
獨特且具有個性的角色,也是《怪物史萊克》系列體現出的品質之一。由於開發出了新的計算機工具,我們的動畫師們可以更加遊刃有餘地捕捉史萊克以及他的朋友的一些細微的情感變化了。
提高逼真的程度
特效師阿納爾德·拉莫萊特( Arnauld Lamorlette)將《怪物史萊克3》形容成“全新的風格化現實主義”,就是讓畫面更加自然,然後再加進一些專門有視覺享受的元素。
勞倫斯·D·卡特勒的工作和露西婭·莫德斯托一起負責影片的角色設計,不過是除主角之外的所有配角他們要做的,就是為影片中的世界填充進各種與眾不同、層次複雜的次要角色,影片開始製作之前,他們就已經設計好了將近5000個角色。對應如此多的角色,服裝設計師伊斯雷爾·西格爾( Israel Segal)的工作量非常龐大,雖然這裡有5000多個可能性,但他認為可以縮窄至2500種不同的服裝風格,尤其對於需要大面積出現民眾的場景 。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1. 夢工場動畫 [美國]
2. Pacific Data Images [美國]
3. 夢工廠 [美國]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 上映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日期 |
中國China | 2007年8月24日 | 中國台灣Taiwan | 2007年6月15日 |
中國香港Hong Kong | 2007年6月28日 | 美國USA | 2007年5月18日 |
加拿大Canada | 2007年5月18日 | 新加坡Singapore | 2007年5月31日 |
韓國South Korea | 2007年6月6日 | 紐西蘭New Zealand | 2007年6月7日 |
澳大利亞Australia | 2007年6月7日 | 法國France | 2007年6月13日 |
德國Germany | 2007年6月21日 | 英國UK | 2007年6月29日 |
[上映日期信息來源]
電影票房
美國本土累計2,719,944美元,占比40.4%;海外累計6,238,218美元,占比59.6%,全球票房累計8,958,162美元。
影片評價
國內媒體
劇情更簡單,惡搞無止境
從劇情上來看第三部比起前兩部來說簡單了很多,劇情上並沒有什麼破綻,但在1個半小時內講完這一切感覺還是有些簡單,但電影的主旨表現就遠遜於前兩作了,而史萊克和費歐娜的兩線劇情看似有很多賣點,但細細想來兩條劇情都過於簡單,導致不論是史萊克的尋找過程還是費歐娜和白馬王子的對抗過程都索然無味,相比於前兩集劇情的百轉千回——第一部中的魔堡救公主、二部中的魔藥變帥哥等劇情,第三部的劇情似乎並沒有什麼特別值得我們回味的地方。
當然怪物3的亮點還是很多的,排在第一位的當然就是史萊克系列的招牌——惡搞!此次的配音陣容一如既往,繼續延續前幾作的配音角色,而最吸引眼球的就是賈斯丁的出場,為影片重要人物亞瑟配音。( 新浪娛樂評)
遺失了“嘻哈”氣質
換了導演果然不一樣。坐鎮前兩部的安德魯·亞當森導演,被夢工廠的“夙敵”迪斯尼挖進了《納爾尼亞傳奇》,接班的克里斯·米勒和許誠毅兩位導演,儘管也想方設法地保持原汁原味,但在雕琢出彩細節的同時,竟不慎遺失了《怪物史萊克》系列最大的精髓——又毒又損又可愛的“嘻哈”氣質。這種精髓未能貫穿三部曲,實乃一樁憾事。
萬幸的是,各位配角依舊維持著往日的水準,不僅撐起了活潑的氛圍,更留住了幾許又毒又損又可愛的“Hip-pop”魂魄,確保了《史瑞克3》沒有像《終結者3》、《X戰警3》那樣“神形俱滅”。( 《中國青年報》評)
用諷刺製作笑浪
《怪物史瑞克3》製造的笑聲一浪接一浪。《怪物史瑞克3》不僅僅是因惡搞了幾個經典動畫、童話形象而讓觀眾哈哈一笑那么簡單。它冷靜、客觀地觀察著現實生活,然後在貌似不經意間嘲笑那些可笑人、可笑事,好比一把把諷刺的利刃。
讓觀眾自己調動觀影經驗,感受諷刺與幽默,是高明的手段。相比起來,讓白雪公主變成霹靂嬌娃,讓睡美人睡覺絆倒敵人,讓仙杜蕊拉重操舊業把地板擦得鋥亮,把中土的樹精靈醜化為妖怪就顯得有些小兒科。( 《京華時報》評)
國外媒體
那只是一個令人吃驚的懶惰的電影,內容上和它的前集用同一個平台。( 《首映》雜誌評) 《怪物史瑞克3》的最終結果是你笑了很多,然後回到家變得脾氣暴躁。( 《華盛頓郵報》評)這個巨大的綠色保姆回來了,但迷人之處不復存在了。( 《芝加哥讀者》評)《怪物史瑞克3》唯一宏偉的地方是它的名字。( 《環球郵報》評)《怪物史瑞克3》不是一部電影,它是一個品牌的拓展。( 《費城問詢者》評)這個旅程並不是非常令人激動,但目的地是鼓舞人心的。( 《波士頓環球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