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亂神

怪力亂神

怪力亂神,指關於怪異、勇力、叛亂、鬼神之事。春秋之世,西周以來的一系列古法、禮儀都被打破,整個華夏大地陷入長時間的戰亂,在那些想參與爭霸的諸侯當中,很多人為了證明天子君權的旁落,為了證明自己的霸業,經常搞出些怪異之事,並崇尚武力爭霸,許多諸侯國出現大量的叛亂、爭權奪利之事,諸侯們也不再崇尚禮儀,而是對鬼神之事非常感興趣,這些被稱為禮崩樂壞,瓦釜雷鳴,面對這些現象,孔子一直以來都是嗤之以鼻的,他一直都推崇“仁德”,希望能恢復古法,因此他從來不談論怪異的事,從來不給諸侯推薦武力爭霸的政策,從來不參與叛亂,也不讓弟子們參與叛亂,更從來都是“敬鬼神而遠之”,推崇姜尚伐紂時踩踏龜甲不信鬼神的做法,所以,這個譯法毫無異義。

基本信息

成語典故

出處:《論語·述而》: “子不語怪力亂神。”

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禮治”等道德觀念,從《論語》書中,很少見到孔子談論怪異、暴力、變亂、鬼神,如他“敬鬼神而遠之”等。

示例:子不語~,非不語也,蓋有未易語者耳。(宋·周密《齊東野語》卷十二) 語法:聯合式;作定語;指關於怪異、勇力、叛亂、鬼神之事

文言對照

傳統解析

“子不語怪力亂神”,譯為“孔子不談論怪異、勇力、叛亂和鬼神”。

社會基礎

春秋之世,西周以來的一系列古法、禮儀都被打破,整個華夏大地陷入長時間的戰亂,在那些想參與爭霸的諸侯當中,很多人為了證明天子君權的旁落,為了證明自己的霸業,經常搞出些怪異之事,並崇尚武力爭霸,許多諸侯國出現大量的叛亂、爭權奪利之事,諸侯們也不再崇尚禮儀,而是對鬼神之事非常感興趣,這些被稱為禮崩樂壞,瓦釜雷鳴,面對這些現象,孔子一直以來都是嗤之以鼻的,他一直都推崇“仁德”,希望能恢復古法,因此他從來不談論怪異的事,從來不給諸侯推薦武力爭霸的政策,從來不參與叛亂,也不讓弟子們參與叛亂,更從來都是“敬鬼神而遠之”,推崇姜尚伐紂時踩踏龜甲不信鬼神的做法,所以,這個譯法毫無異義。

文學教授徐振貴的新解

“子不語怪力亂神”一句。歷來都斷為“子不語怪、力、亂、神。”而譯為“孔子不談論怪異、勇力、叛亂和鬼神。”這似乎已成定論。其實頗有可議。

傳統的解釋與上下文不能連貫。以筆者愚見,《論語》一書,並非雜亂無章。《述而》一章,重在記述孔子學而不厭的治學精神。從“葉公問孔子”至“其不善者而改之”,原文應是一段: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不語,怪力亂神。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應是:葉公向子路問孔子的為人,子路沒有回答出來。孔子知道後說:“你為什麼不說:他的為人,是用功學習時便忘記吃飯,以至於快樂得忘記了憂愁,不知道衰老即將到來。”夫子又說:“其實,我並不是生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愛好古代文化,勤奮敏捷去求取知識的人。”說到這裡,夫子停止不說了,好像是生怕分心用力影響了凝神思考。過了一會兒,夫子才說:“如果一行人中只有三個人,那么,其中必定有一個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的長處加以學習,我看到他的缺點也是我也有的,就加以改正。”

如此解釋,文通字順,語意連貫,符合孔子之為人。而不應該講這段文字分成各自獨立並無關聯的四段話。

《論語》中,多有記載說話人動作表情語句的例證,“子不語”就是其中之一。《論語》誠然是語錄體。但是重在記言的同時,也以極為簡潔的詞語記述說話人的動作表情。這在《論語》中並非罕見。《八佾》記弟子向孔子“問褅之說”(亦即請教褅祭知識)時,“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指其掌”,就是記述孔子說話的動作神態。因此,當孔子與子路談論學而不厭的治學精神時,沉思不語,以“子不語”概括,並非特例。

“怪力亂神”之“怪”,此為動詞,而非名詞,意謂責怪、疑惑、惟恐。《淮南子.說林訓》:“知者不怪”。《注》曰:“怪,惑也。”而“怪力亂神”之“力”,指力氣、力量、功夫,是名詞,卻不是“勇力”。這在《論語》中,亦非罕見。《憲問》:“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怪力亂神”中之“亂”,動詞,指擾亂、攪亂、迷惑,如《荀子.解蔽》:“酒亂其神也。”“怪力亂神”中的“神”,是指“神志”“精神”,不是鬼神。《荀子.天論》:“形具而神生”。《淮南子.原道訓》:“耳目非去之也,然而不能應者何也?神失其守也。”都是把“神”解釋為“精神”而非“鬼神”的。

要之,筆者認為,“子不語怪力亂神”七字,應該是“子不語,怪力亂神。”亦即“孔子不說話了,惟恐用力分散影響集中精神。”

詞語辨析

【感情色彩】 褒義詞

【成語結構】 聯合式

【拼音代碼】: glls

【用法】: 作賓語、定語;指關於怪異、勇力、叛亂、鬼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