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學與愛情心理

性學與愛情心理

性學與愛情心理學《性學與愛情心理學》是對於性和愛情以及兩者關係的最系統科學的分析和研究。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的經典著作之一,它與《性學三論》.《文明的性道德與現代人的不安》三者構成了''泛性論''。所謂''泛性論''就是一切從性談起,一起歸結於性。但是,當我們把弗式的大部分著作閱讀之後,就不難得到一個印象,他所指的''性'',除狹義的男女之事外,實具有更深遠的含義。

內容簡介

本書是弗洛伊德運用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結合自己對病例的分析,在性的問題上得出的一套系統學說。書中闡述了幼兒性慾、青春期的變化、現代人的焦慮等重要問題,其革命性與重要性足與《夢的解析》等量齊觀,直接啟蒙了整個現代西方社會對性的看法和認知,書中的很多觀點放在今天仍有啟發價值。

閱讀推薦

編輯推薦

為什麼弗洛伊德認為性是一切精神疾病的根源?

為什麼兒童的性意識和性慾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為什麼性與愛本一體,但愛卻壓抑了性?

為什麼弗洛伊德認為每個人都有“俄狄浦斯情結”?

為什麼愛既是本能,又是原罪?

為什麼性道德是“反人性”的,甚至可能導致精神疾病呢?

......

了解你的TA真實動機,摸清他的性心理:為了愛還是為了性?

了解男人與女人的真正心理,走進對方心靈,快速俘獲對方;

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面對性與愛,男人和女人分別如何取捨?

通過性,了解孩子的行為動機,更好的教孩子、養孩子;

名人推薦

弗洛伊德這本書不僅在性學領域非常重要,而且在人類思想文化史中占有一席之地。書中一些觀點振聾發聵,完全原創,且已成經典。作為一代宗師,他的思想著作不僅開性學之先河,而且對人類思想文化史產生巨大影響,有人甚至拿他對人類思想的貢獻與馬克思相提並論,並非全是溢美之詞。

——李銀河

女人實在令人難以忍受,是永恆麻煩的源泉,但她們依然是我們所擁有的那一種類中很好的事物。沒有她們,情形會更糟。

——弗洛伊德作者簡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SigmundFreud,1856-1939),奧地利猶太心理學家、精神病醫師、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1936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主要著作:《夢的解析》、《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學》、《精神分析引論》、《圖騰與禁忌》等。他開創了潛意識研究的新領域,促進了動力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和變態心理學的發展,奠定了現代醫學模式的新基礎。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二版序

第三版序

第四版序

第一篇性學三論 1

第一章性變態 2

第一節  “性對象”的變異 3

第二節  性目的之變異 12

第三節性變態的共同特點 20

第四節 心理疾病患者的性行為 22

第五節性的部分衝動和快感區域 25

第六節神經症常伴隨性變態的原因 26

第七節  幼兒時期的性慾 27

第二章幼兒的性慾 28

第一節 前言 28

第二節兒童期的性潛伏期及中斷 31

第三節  幼兒性慾的表現 32

第四節  幼兒期的“ 性目的 ” 35

第五節  自慰的性表現  36

第六節  幼兒性慾的研究 42

第七節  性組織的發展階段 44

第八節  兒童性慾的起源 47

第三章青春期的改變 52

第一節  生殖區的首要性及前期快感 53

第二節  性興奮 56

第三節  原欲理論 58

第四節  男女兩性的分化 60 

第五節  對象的尋求 62

第六節  概要 68

第二篇兒童的性理論 77

第三篇詩人與白日夢 89

第四篇本能的升華 99

第五篇愛情心理學 117

第一章男人選擇對象的原則 118

第二章陽痿—情慾退化現象 124

第三章處女的禁忌 134

第六篇性道德文明與現代人的焦慮 149

第七篇無意識 169

第一章“無意識”概念是否合理 171

第二章“無意識”的不同含義 175

第三章無意識情緒 179

第四章抑制的動力學和解剖學 182

第五章無意識系統的特點 187

第六章兩種系統之間的關係 189

第七章識別無意識 194

試讀部分

第六篇  性道德文明與現代人的焦慮

艾倫菲勒斯 (Von Ehrenfels) 最近出版了一本有關性倫理學的書,書中他闡述了“自然的”性道德與“文明的”性道德之間的不同。他認為,“自然的”性道德是一種控制,它的目的是為了保持種族的健康發展和活力,而“文明的”性道德則會使人們更勤勞地工作。他指出,如果比較人類的本性和他所獲取得的文化成就,就更容易看清楚這兩種性道德的明顯不同。以下,我將闡述艾倫菲勒斯的相關論點,說明他的這一重要想法和我對這一問題的見解。

我們可以假設,如果“文明的”性道德更占優勢,個人的生命健康發展就會被破壞。所以說,這一種為了文明而損害個人的道德傾向,如果超越一定界線,結果必定會倒過來,有損於最初的目的。艾倫菲勒斯在論文中明確指出了許多這樣的後果,並表明,在西方社會目前流行的性道德法規應對此完全負責。雖然他自己也充分認識到這種性道德為推動人類文明做了巨大貢獻,但他最後仍堅持說它有待改革和完善。

在艾倫菲勒斯看來,當今“文明的”性道德的主要特徵在於:將曾經對女性的要求,施加到男性的性生活方面,並禁止夫妻之外的任何性生活。雖然文明將性生活限制於一夫一妻制當中,但因為兩性性需求的天生差別不可消除,所以男性違規,即偶爾出軌,仍是會被原諒的。如此,這樣的要求其實反倒承認了男性有雙重標準的性道德規範。如果一個社會允許這種雙重標準的規範存在,那它就無法實現“熱愛真理、誠信和人道”,於是社會成員就會變得不講道德、偽善和自我欺騙。

另外,鼓吹一夫一妻制的“文明的”性道德縮小了個人對性對象的選擇範圍。當今的文明人出於人道與性安全的考慮,生存競爭降到了最低限度,性選擇成了使種族品質得以改進或發展的唯一因素了。

艾倫菲勒斯對“文明的”性道德的種種惡果的列舉,並不完全,他還漏掉了一種:它滋長了現代人的精神不安,而且使得這一現象在社會中迅速擴散傳染。我所知道的是,有的神經症患者自己就能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個性人格與社會規範要求存在對立。然後,這些患者還會主動詢問醫生,問這是否就是他病症的原因。有的人還提到:我們全家人都要患上神經質了,我們都想要自己的生活比實際好,但我們卻無能為力。”醫生們還發現了,這些患上神經症的人群,他們的家族歷史通常有這樣的共同點:患者的祖輩原本生活在天然純樸的鄉下,他們個性粗獷而富有活力,後來,他們來到城市打拚,獲得了事業上的成功,同時還想在最短的時間內,把自己的後代即患者們培養成像城市人一樣,具有高文化素質。這一共同的現象引起了醫生們的注意和思考,但最終,精神科專家提出了最具說服力的證據,說明了精神病患者的逐漸增多跟現代文明的生活方式相關。對於他們的結論,我們可以引用一些著名觀察者的觀點。

以下是艾伊爾 (W. Erb) 的觀點:

“我們可以對這個問題做這樣的總結:種種造成神經緊張的原因,在現在的社會有增無減,我們是否應該認為這是現代生活導致的?我認為,只要稍微觀察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就可以看出答案很明顯是肯定的。

“事實是:人們必須投入很多的精力及心智,才能創造出現代文明的每一次成就,推動每一個領域的進步和發展。在這一過程之中,生存競爭必定十分激烈,也就要求每個人的能力都要到達一定的高水平。個人為了順應文明的進步要求,必須貢獻出自己的全部才智和力量,才能勉強應付這一要求。與此同時,個人也會將自己的欲望需求延伸到每一個層面上。暴發戶還未成為暴發戶之前過不慣的奢侈生活,後來成為了暴發戶的生活常態。於是,社會中到處充斥著追求奢侈享樂、無視宗教、貪得無厭等墮落現象。

“電話和電報網環繞全球,使得通訊事業加速發展。經濟、旅遊業的發展也因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每天都走匆匆忙忙,生活時刻緊繃著。人們白天工作,晚上旅行。而即便是在旅行中,人們也難以放鬆自己。總之,政治、工業以及經濟等各方面的急劇變化,改變了人類生存的面貌,且這改變的範圍之大,是史無前例的。人們的野心之大,以至於想在政治、宗教、社會、黨派鬥爭、選舉活動中都插一手。他們被眾多的事情困擾,大腦永遠處於工作狀態,休息娛樂的時候也同樣如此。城市越來越大,生活在其中的人們越來越緊張。唯有憑藉狂歡刺激,人們衰弱的神經才能有所恢復。然而,往往每當這樣的狂歡過後,神經會變得更加疲憊緊張。

“即便是文學作品,也無法消除人們的緊張,給人帶來歡樂。因為,現代文學為了能夠引起人們的興趣乃至爭論,描寫的多是一些刺激性的內容,以便能夠觸動讀者的感官,讓他們有更充分的理由蔑視基本的倫理原則和理想需求,然後更加放肆地繼續尋求快樂。我們可以發現,很多文學描述變態行為或者是性心理異常者,又或者講述革命主題或者其他叛逆的思想。人們的腦子被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充塞著,此外,耳朵又被那種不是令人放鬆的音樂充斥著,劇場裡的表演節目也在想方設法刺激人們的全身感官。總之,創造性的藝術概念產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那些醜陋的、原本令人厭惡的以及跟性有關的東西,作為一種對抗現實、揭露生活不堪的力量,堂而皇之地出現在人們的面前。

“以上所述的一幅社會簡略圖,已經足夠將現代文明發展過程中伴隨的種種危機呈現出來,我們可以藉助它毫不費力地想像其中的各種細節。”

此外還有賓史·王格 (Bins Wanger) 和馮·克拉夫特·埃賓 (Von Kraft-Ebing)的看法:

“神經衰弱症已成為眾所周知的、最具代表性的現代人病症。貝爾德(Beard) 是第一個對這種病症做出綜合描述的人,他堅信,這是一種僅存在於美國的新的神經疾病。雖然他的猜想是錯誤的,但他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醫生最先提出了神經衰弱症的各種理論,至少也能表明這種症狀與現代生活是有緊密關係的—在當今,人們放縱於情慾、執著於對金錢的追求,然後藉助科技的進步,使人際關係打破了時空的限制。”

—賓史·王格

“當今的文明人中,大多數的生活方式其實都包含了有害因素,而這些因素往往會給大腦帶來直接的損傷,而這正是精神病患者劇增的原因。在過去的十年中,人們使政治、社會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商業、工業和農業三方面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種改變,其實是以犧牲人們神經系統的健康為代價,來獲得生活的改善、公民權利的實現和個人收入的增加。人們雖然在社會和家庭方面都有所收穫,但同時他們也付出了巨大精力,而這些精力損耗往往是無法彌補的。”

—馮·克拉夫特·埃賓

以上專家的言論以及其他一些沒有在此提到的觀點,雖然不是錯誤的,但我認為它們還不夠詳盡,不能具體地描述神經衰弱,並且漏掉了對病因的分析,因此我覺得仍有必要做補充。假設忽略這種不太確定的“神經質形態”,而從神經症患者的具體表現來進行分析,我們就會發現,文明生活方式帶來的惡果其實集中到了一個問題上:正是在文明社會中占據優勢的性道德規範,使文明人(或文明階級)的性生活受到了壓制。這個觀點,我在我的其他論文中做了詳細的論述,在此就不重複解說了。不過,在以下的內容中,我還會引用我通過研究得到的一些重要論據。

我們根據臨床觀察的結果,將精神疾病分成了兩種,一種是真正的神經系統疾病,也就是由於神經或者說是身體機能出現問題而導致的;另一種是心理疾病,或者說是精神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