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識

急救常識

急救常識是應對工作生活中突發急病或傷害的基本醫學知識。在工作和生活中,人們經常會遇到一些緊急情況,基本的醫療急救常識可以讓患者暫時脫離危險,為進一步的救治爭取時間。

基本信息

急救箱設備

消毒棉花;消毒紗布;敷料包;黏貼膠布;繃帶(2’及3’各一);藥用火酒;溫和消毒劑如沙威隆;膠布;安全扣針;剪刀;三角巾;即用即棄膠手套。

針對狀況

溺水急救

急救常識急救常識
許多人喜歡游泳,因為缺少游泳常識而溺水

死亡者時有發生。據有些地區統計,溺水死亡率為意外死亡總數的10%。溺水是由於大量的水灌入肺內,或冷水刺激引起喉痙攣,造成窒息或缺氧,若搶救不及時,4-6分鐘內即可死亡。必須爭分奪秒地進行現場急救,切不可急於送醫院而失去寶貴的搶救時機。

一.當將溺水者救至岸上後,應迅速檢查溺水者身體情況。由於溺水者多有嚴重的呼吸道阻塞,要立即清除口鼻內淤泥雜草、嘔吐物,然後再控水處理。

二、迅速進行控水:所謂控水(倒水)處理,是利用頭低、腳高的體位,將吸入水分控倒出來。最簡便的方法是,救護人一腿跪地,另一腿出膝,將溺者的腹部放在膝蓋上,使其頭下垂,然後再按壓其腹、背部。也可利用地面上的自然余坡,將頭置於下坡處的位置,以及小木凳、大石頭、倒扣的鐵鍋等作墊高物來控水均可。

三、對呼吸已停止的溺水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方法是:將溺水者仰臥位放置,搶救者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孔,一手掰開溺水者的嘴,深吸一口氣,迅速口對口吹氣,反覆進行,直到恢復呼吸。人工呼吸頻率每分鐘16-20次。

四、如呼吸心跳均已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急救者將手掌根部置於胸骨中段進行心臟按壓,下壓要慢,放鬆時要快,每分鐘80-100次,與人工呼吸互相協調操作,與人工呼吸操作之比為5:1,如一人施行,則心臟按壓與人工呼吸之比是15:2。溺水者經現場急救處理,在呼吸心跳恢復後,立即送往附近醫院。在送醫院途中,仍需不停地對溺水者作人工呼吸心臟按壓,以便於醫生搶救。

中暑急救

夏天到了,往往是中暑的高發期。伴隨著中暑出現,會出現頭暈、眼前發黑,口乾、心跳加快,噁心嘔吐等症狀,嚴重甚至會出現休克昏迷等症狀。危及生命安全。這時候能提供急救的人應該迅速撥打120急救電話,並把中暑者移動至陰涼處通風處,可以使用扇風設備對中暑者胸部至頭部扇風,保持空氣流通。給中暑者餵食一些涼水,等醫生到來送至醫院。

煤氣中毒

一般家庭有可能遇到的中毒狀況。由於煤氣泄漏二導致的中毒,人們會出現噁心、嘔吐、頭暈、呼吸困難、昏迷甚至死亡。如果發現有人出現煤氣中毒等症狀,千萬不要隨便打開家裡的電源開關,應該立即關閉煤氣閥門,打開門窗通風,將中毒者移動至空氣流通處保持,保持能呼吸到新鮮空氣,可進行心肺復甦搶救。打電話報警,送至醫院救治。

觸電急救

觸電發生時,對受傷者的急救應分秒必爭。
搶救時應首先觀察,關掉電閘,切斷電源,確保全全後施救。無法關斷電源時,可以用木棒、竹竿等將電線挑離觸電者身體。如挑不開電線或其他致觸電的帶電電器,套用乾的繩子套住觸電者拖離,使其脫離電源。未切斷電源之前,搶救者切忌用自己的手直接去拉觸電者,這樣自己也會立即觸電發生危險,救援者最好戴上橡皮手套,穿橡膠運動鞋等。
當傷員脫離電源後,應立即檢查傷員全身情況,發現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就地實施心肺復甦術。對於輕症患者即神志清醒,傷員就地平臥,嚴密觀察,暫時不要站立或走動,防止繼發休克或心衰。
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則應在人工呼吸的同時施行胸外心臟按壓,以建立呼吸和循環,恢復全身器官的氧供應。
搶救同時,迅速呼救,通知120,心跳、呼吸未恢復的人途中不能停止搶救。

家庭意外急救

在家庭意外中,不正確的搶救往往是南轅北轍、雪上加霜。應防止以下幾種常見的錯誤搶救方法:
急性腹痛忌用止痛藥 以免掩蓋病情,延誤診斷,應儘快去醫院查診。
腹部受外傷內臟脫出後忌立即送回,脫出的內臟須經醫生徹底消毒處理後再送回。以防止感染而造成嚴重後果。
使用止血帶結紮忌時間過長 止血帶應每隔40-50分鐘放鬆2-3分鐘,並作好記錄,防止結紮時間過長造成遠端肢體缺血壞死。
昏迷病人忌仰臥 應使其側臥,防止舌後倒及口腔分泌物、嘔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更不能給昏迷病人進食、進水。
心源性哮喘病人忌平臥 因為平臥會增加肺臟瘀血及心臟負擔,使氣喘加重,危及生命。應取半臥位使下肢下垂。
腦出血病人忌隨意搬動 如有在活動中突然跌倒昏迷或患過腦出血的癱瘓者,很可能有腦出血,隨意搬動會使出血更加重,應平臥,頭偏向一側,抬高頭部,即刻送醫院。
小而深的傷口忌馬虎包紮,因傷口缺氧,導致破傷風桿菌等厭氧菌生長,應到醫院清創消毒後再包紮,並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腹瀉病人忌亂服止瀉藥 在未消炎之前亂用止瀉藥,會使毒素難以排出,腸道炎症加劇。應在使用消炎藥之後再用止瀉藥。
觸電者忌徒手拉救 如發現有人觸電應立即切斷電源,或用乾木棍、竹竿等絕緣體挑開電線。

中毒

目標:稀釋毒物;儘快送院。
誤服藥物或化學品:
徵狀:嘔吐、腹痛、抽筋、神智不清、昏迷、呼吸困難、口角留有沾污痕跡。
一、若傷者清醒,可讓他喝大量清水或鮮牛奶。
二、若傷者失去知覺,切勿給他任何食物或飲品,以免食物或液體流入呼吸道。
三、連同致毒物質和嘔吐物樣本一同帶去醫院,以作化驗。
四、若十二小時後才嘔吐或腹瀉,仍要多飲水,並從速求醫。

任務和次序

一、安全:確定傷患和救援者無進一步的危險。
二、檢查傷患:包括傷患意識、呼吸、脈搏、瞳孔、有無外傷、出血等。
三、求援:
1.冷靜現場指揮,請旁人協助。
2.電話120(應說明地點、傷情、人數、姓名及所需支援事宜等。)。
四、急救優先次序:
1.維持呼吸道暢通。
2.重建呼吸功能---呼吸停止時,施與人工呼吸。
3.重建循環功能---
(1).心跳停止時,施與心外按摩。
(2).嚴重出血者予以止血。
4.預防休克。
5.預防再次受傷。
五、急救應把握的原則:
1.將傷患置於正確舒適的姿勢,防止病情惡化。
2.保暖,但避免過熱而出汗。
3.給予傷患心理支持。
4.詳細記錄,並隨時觀察傷患病情的變化。
六、儘速送醫。

急救要點

在發生嚴重傷害或有人突然生重病的情況下.本緊急呼救的同時,要特別注意以下急救要點:
a.實施快速營救(例如從水中或火場裡把受傷者拖出來)。
b.一定要把傷病者放到通風處並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必要時進行口對鼻人工呼吸。
c.控制嚴重失血。上止血帶或壓迫止血。
d.對中毒或吸人有害化學劑者應給予相應的急救措施。

進一步措施

為保證傷病者的安全,採取了上述緊急措施以後,應注意以下事項:
a.為了安全起見,如無必要,不得移動傷病員。應使其處在最適合於其身體狀況或受傷情況的位置。不要讓他起身或走動。
b.要避免對傷病員進行不必要的外科處理及干擾。
c.設法用毛毯或被子蓋住傷病員,避免受凍。如果天氣寒冷或潮濕,要在傷病員身下墊些衣物或毛毯,並多蓋一些。
d.確定傷害或突然生病的原因。主要問題得到控制以後再作如下處理:
找出確切的原因是什麼,可以問傷病員,也可以問傷病時周圍看到的人;
尋找病員的醫療卡片,以便及時了解突發病因;
傷病很嚴重時,要設法儘早通知傷病者的家屬。
e.只能根據事故或突發病的種類及當時情況的需要,按順序檢查傷病者。你要乾什麼應有根據。
鬆開緊身衣服。但如果脊骨受傷,則不得牽拉傷病者的腰帶。
為了更確切地檢查傷害情況,如有必要,可拆開或脫下衣物。衣物可剪開或從衣縫撕開,但必須極其小心,否則會加重傷情。如果沒有用以保護的合適的遮蓋物,不要過度暴露傷病者身體。
注意傷病者的外觀情況,包括皮膚變色,並檢查可以提供受傷或突然生病的所有症狀。如果傷病者皮膚黑,就要根據黏膜或唇、嘴以及眼皮表面顏色的變化來判斷。
檢查傷病者的脈搏。如果腕部不能檢查到,那么檢查在脖子旁邊的頸部大動脈。
查看傷病者是否甦醒、昏睡或無知覺。他回答提問了嗎?
如果傷病者無知覺,要尋找頭部受傷的痕跡。對於有知覺的人,尋找其面部或身體一側的麻痹情況。了解傷病者最近是否痙攣過(如果曾痙攣過,他就會咬自己的舌頭)。
查看傷病者的眼睛並檢查其瞳孔尺寸。
檢查傷病者的軀幹和四肢的受傷部位是否可以張開和收起來,或者檢查其是否骨折。
檢查傷病者脖子前部,了解其是否做過喉頭切除手術。當進行其他方面的急救時,不要阻塞做過喉頭切除手術患者的空氣吸人口,否則就可能引起窒息而死亡。
如果懷疑是中毒,檢查傷病者嘴是否有污跡及發黑,並檢查周圍的中毒源,如藥丸、藥瓶、家用化學劑或農藥等。
f.執行指定的急救方案:
按規定使用急救藥物;
根據受傷及突發病的性質、當時情況的需要及人員和材料是否便利,安排急救措施;
在患者可以轉到能勝任的急救者(如一名外科醫生、一個醫療隊、一個衛生所)處以前,者患者可以自己照顧自己以前,要對患者負責;
不要企圖做出任何種類的診斷或與旁觀者或報告者討論患者情況。
所有上述內容,作為一名急救工人,你應該知道你的能力和水平有限,並且必須要盡一切努力,在你進行儘可能好的急救護理中,避免患者進一步受傷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