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堂記

《思堂記》是北宋文學家蘇軾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先大講“不思”的好處,和主人的用意大相逕庭;到最後才猛然地挽回來,說明作者自己的“無思”和主人的“思”是言各有當,並沒有什麼矛盾。文章立意奇特,別開生面,獨闢蹊徑。

作品原文

思堂記

建安章質夫 ,築室於公堂 之西,名之曰“思” ,曰:“吾將朝夕於是,凡吾之所為,必思而後行。子為我記之。”

嗟乎!余天下之無思慮者也。遇事則發 ,不暇 思也。未發而思之則未至,已發而思之則無及 ,以此終身不知所思。言發於心而沖於口,吐之則逆 人,茹之 則逆余 ,以為寧 逆人也,故卒吐之。君子之於善也,如好好色 ;其於不善也,如惡惡臭 。豈復臨事 而後思,計議其美惡而避就 之哉?是故臨義而思利,則義必不果 ;臨戰而思生,則戰必不力。若失窮達 得喪,死生禍福,則吾有命 矣!

少時遇隱者 曰:“孺子近道 ,少思寡慾 ”。曰:“思與欲若是 均 乎?”曰:“甚於欲。”庭有二盎 以蓄水,隱者指之曰:“是有蟻漏 ,是日取一升而棄之,孰先竭?”曰:“必蟻漏者。”思慮之賊人 也,微而無間 。隱者之言,有會 於余心,余行之。且夫不思之樂,不可名 也。虛而明,一而通 ,安而不懈,不處而靜 ,不飲酒而醉,不閉目而睡。將以是記思堂,不以 謬乎?雖然,言各有當 也。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 。以質夫之賢,其所謂思者,豈世俗之營營 于思慮者乎?《易》曰:“無思也,無為也 ”,我願學焉;《詩》曰:“思無邪 ”,質夫以 之。

元豐元年正月二十四日記。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建安:古郡名,即宋建州(今福建省)。章質夫:即章粢,字質夫,北宋建州浦城(今屬福建)人。

公堂:官署的廳堂。

思:“思堂”代稱。

發:行動。

暇(xiá):空閒、無事之時。

無及:來不及。

逆:違背,逆人指話語得罪人。

茹(rú)之:指不說出來。茹:吃。

逆余:指憋在內心讓自己難受。

寧:寧可,寧願。

好色:美好的容顏,美色。

惡臭:污穢發臭之物,令人難耐的臭氣。

臨事:遇事。

避就:避開與趨就。

不果:沒有成為事實,終於沒有實行。

窮達:困頓與顯達。

有命:由命運主宰。《論語·顏淵》:“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隱者:指隱居的人。

孺子:幼兒,兒童。道:指道家思想。

少思寡慾:語出《老子》。少思:減少思慮,少想。寡慾:節制欲望,欲望少。

若是:如此,這樣。

均:等同。

盎(àng):盆類容器。

蟻漏:蟻穴。漏:孔穴。

賊人:對人的殘害。賊:害,傷害。

無間:沒有空隙。指不斷。

會:符合,相合。

名:形容,稱說。

虛:空虛。明:澄明。一:純一。通:暢達。

安:心安理得。不懈:不知疲倦。不處:不停留。靜:(內心覺得)寧靜。

以:通“已”。太,甚。

言各有當(dàng):即思與不思各有各的道理。當:宜,適當。

“萬物並育而不相害”二句:語出《禮記·中庸》。並育:共同生長。害:妨礙。相悖:相違背。

營營:勞而不知休息,忙碌。

“無思也”二句:語出《易·繫辭》。

思無邪:詩經《魯頌·駉》:“思無邪,恩馬斯徂。”思:助詞,無義。用於句首或句中。

以:任用,運用。

1.

建安:古郡名,即宋建州(今福建省)。章質夫:即章粢,字質夫,北宋建州浦城(今屬福建)人。

2.

公堂:官署的廳堂。

3.

思:“思堂”代稱。

4.

發:行動。

5.

暇(xiá):空閒、無事之時。

6.

無及:來不及。

7.

逆:違背,逆人指話語得罪人。

8.

茹(rú)之:指不說出來。茹:吃。

9.

逆余:指憋在內心讓自己難受。

10.

寧:寧可,寧願。

11.

好色:美好的容顏,美色。

12.

惡臭:污穢發臭之物,令人難耐的臭氣。

13.

臨事:遇事。

14.

避就:避開與趨就。

15.

不果:沒有成為事實,終於沒有實行。

16.

窮達:困頓與顯達。

17.

有命:由命運主宰。《論語·顏淵》:“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18.

隱者:指隱居的人。

19.

孺子:幼兒,兒童。道:指道家思想。

20.

少思寡慾:語出《老子》。少思:減少思慮,少想。寡慾:節制欲望,欲望少。

21.

若是:如此,這樣。

22.

均:等同。

23.

盎(àng):盆類容器。

24.

蟻漏:蟻穴。漏:孔穴。

25.

賊人:對人的殘害。賊:害,傷害。

26.

無間:沒有空隙。指不斷。

27.

會:符合,相合。

28.

名:形容,稱說。

29.

虛:空虛。明:澄明。一:純一。通:暢達。

30.

安:心安理得。不懈:不知疲倦。不處:不停留。靜:(內心覺得)寧靜。

31.

以:通“已”。太,甚。

32.

言各有當(dàng):即思與不思各有各的道理。當:宜,適當。

33.

“萬物並育而不相害”二句:語出《禮記·中庸》。並育:共同生長。害:妨礙。相悖:相違背。

34.

營營:勞而不知休息,忙碌。

35.

“無思也”二句:語出《易·繫辭》。

36.

思無邪:詩經《魯頌·駉》:“思無邪,恩馬斯徂。”思:助詞,無義。用於句首或句中。

37.

以:任用,運用。

白話譯文

建州人章質夫,在公堂之西建了一座廳堂,取名叫“思堂”。他說:“我要天天記住這個‘思’字,凡是我想要做的事,一定要先思而後行,請你為我寫篇記文。”

唉!我是天下最不懂得思慮的人,遇事就說,不假思索。如果事情還沒發生就思考它,那原本就沒有事;如果事情已經發生再去思考它,就已經來不及了。我這一生都是如此,從不知應該思考什麼:j心裡有話就脫口而出,說出來就得罪人,不說出來自己就憋得難受。我認為寧可得罪人,也一定要說出來。君子對於善美的行為,就如同喜好美色;對於不善的行為,就如同厭惡腐臭。難道還要事到臨頭再去思考,判斷事情的好壞,決定是躲避還是參與嗎!所以臨到行義時想到獲利,那么所行的義肯定不會有結果;面對戰鬥時想要偷生,那么打起仗來一定不會勇敢。我認為人生的窮困顯達,獲取喪失,死生禍福,都是命中注定的。

我年輕時曾遇見一位隱士,他對我說:“年輕人,如果你想得道,就應該減少思慮和欲望。”我說: “思慮和欲望,是均等的嗎?”隱士說:“思慮比欲望還厲害。”庭院中有兩個盆都裝著水,隱士指著其中一個盆說: “這個盆下有個蟻洞。” “每天舀取一升水潑掉,哪個盆先乾?”我說:“肯定是有蟻洞的先乾。”思慮對人的殘害,是從不間斷的蠶食。隱者隱者的一席話,使我得到了很大的啟發,我一直按照他的話行事。況且無憂無慮的樂趣,真是不可名狀。空虛而澄明,純一而暢達,心安理得從不知疲倦,無時無刻不覺得寧靜,就像沒有飲酒而陶然大醉,沒有閉眼而酣然沉睡。如果用這些話來為思堂作記,不是顯得很荒繆嗎?儘管如此,思與不思各有各的道理。世間萬物都得以養育互不妨害,大道並行互不悖逆。憑著章質夫的賢能,他所說的思,難道是世俗之輩狗苟蠅營的思慮嗎?《周易》說:“沒有思慮,沒有作為”。我願意做這樣的人。《詩經》說:“思無邪”。章質夫是以它為本吧。

元豐元年正月二十四日記。

創作背景

元豐元年(1078年),蘇軾正在徐州知州任上,而章楶在華亭(今屬上海松江區)任鹽監官。章粢給所建的房屋取名“思堂”,意思是告誡自己臨事必思而後行。應朋友章粢之邀,蘇軾於元豐元年一月二十四日為其“思堂”作記。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全文分三層。

第一層,主要是說明主人建堂取名叫思的目的。那就是“凡吾之所為,必思而後行”。這說明主人的主張是先思而後行,沒有考慮周到,萬事切不可貿然行動,對“思”的作用是非常重視盼。先寫明這一點,一是為了揭示題意,起到點題的作用。二是說明主人請求作記的用意。三是藉此為下文樹立一個貌似對立的論點,以增強前後文的對比,造成錯綜多變的藝術效果,給人以新奇的感觀。

第二層是論述“無思”之妙。“嗟夫,余天下之無思慮者也。”主人認為“必思而後行”,把“思”看得很重要。可是“我”卻和主人的想法恰好相反,覺得“無思”倒更好一些,“我”就是一個最不愛思慮的人。這是一個承上啟下的轉折句,承上文重思考的正面題意,引出下文無思之妙的反面論述。為了說明“無思之妙”。作者雄辯滔滔,講了一大堆理由。一是“遇事則發,不暇思也”。是說人遇到事,很多都是意料不到的,來得比較突然,不容許你猶豫,沒有讓你思考的餘地,就應該當機立斷,該怎樣做就怎樣做,應當果斷。事情還沒有發生,不了解情況,就無從思考,事情已經發生,再去思考就來不及了。二是“言發於心”。是說心裡有話,就應該痛痛快快地說出來,左思右想,前顧後盼,欲說又止,吞吞吐吐,實在叫人難受。說出來可能會使別人難受,不說,憋在心裡自己難受,倒不如打消顧慮,不要怕別人難受,有什麼就說什麼,做一個心口如一、襟懷坦白的人。三是說人的愛憎感情是發之於自然,不需要臨事去思考。人對於“善”,象喜愛美色一樣,會一見傾心;對於“不善”像討厭臭昧一樣,一聞即憎,用不著思考,是發自人的本能,沒有遇到後再去想一想,看它是美,還是醜,才決定自己是否去愛的道理。說明人的愛憎感情根本用不著思考。四是多思往往有害而無益。比如遇到正義的事,你卻去考慮同自己的利害關係,那就不可能堅決地支持它;遇到作戰,你卻去想活命,就不會勇敢地打仗。五是生死禍福,誰能料定,思考也沒用,只有聽天由命。“窮達得喪”,是說事情有自身規律,自己苦苦追求,往往適得其反。人的生死與禍福,自己是很難預料的,思考起不了什麼作用,不如不想它,聽其自然,聽天由命更好。六是“思慮之賊人也,微而無間。”是說思考對人的害處很大,往往不容易使人覺察出來。為了說明這個比較抽象的事理,作者引用了一段故事,是說自己小時候曾遇到一個隱士。隱士說他近於道,少思而寡慾;並說思比欲的害處更大,因為道家認為無思則無欲。思對人的害處,如同瓦盆有蟻漏一樣,表面上很難看出來。隱者的話對自己很有啟發,自己很同意。就照隱者的話去做了。遇事都不愛思考,以免產生“蟻漏”而不自覺。以上這六點都是寫實,說明不思有很多的好處。七是寫“不思之樂”。“不可名”,是“不可名狀”的簡化,說明不思的快樂很難說明白。儘管如此,作者還是竭力地去說明這個“不思之樂”的狀況:“虛而明”,心裡沒有顧慮,自然就虛懷若谷,坦蕩如明鏡,這種心境必然是很愉快的,樂觀的。“一而通”,務一而不煩,心裡雜念少,得以專一,心情就通達,自然也就快樂。“安而不懈,不處而靜,不飲酒而醉,不閉目而睡。”都是寫“不思”帶來的好處,形容“不思之樂”的狀態。雖然生活安逸,只要不胡思亂想,人也不會懈怠。不能安居。到處奔波,只要不多思,心情也是平靜的。不恩之樂有如沒有喝酒,卻有一些醉意;沒有閉眼睛,卻象睡著了一樣,非常快意,也很安穩平靜。這是寫虛。寫實與寫虛相互成趣,說明了“不恩之妙”。不思的好處猶如泉涌,文勢如濤,滾滾向前,雄渾壯觀,不禁令人噴噴稱嘆。

第三層是說“我”的“無思”與主人的“思”是“言各有當”,並不矛盾。“將以是記思堂,不亦繆乎。”這是一個轉折句。下文是說兩種說法究竟有無矛盾。“言各有當”,說各有各的道理,雖然說法不同,但不一定都存在著矛盾。比如萬物同時生長,但彼此並不互相為害,保持著合理的自然生態的平衡。各種宗教的道義同時並行,但彼此並沒有什麼矛盾。用這兩個陪襯來襯托“我”的“無思”和主人的“思”,雖然各講各的道理,但實質上並沒有矛盾。因為章質夫是一個賢明的人,他所說的思,並不是世俗之輩斤斤計較、刻意盤算的自私的思。最後引用《易經》和《詩經》的話,進一步說明“我”之“無恩”與質夫的“思”各有各的道理。“無思也,無為也”,是說不要多去考慮,要儘量隨其自然。“我願學焉。”我願意這樣去做。“思無邪”是指思想很正派,毫無邪念。“質夫以之”,章質夫就是這樣。

這篇文章的立意很奇特。文章把思和不思兩個對立的概念巧妙地統一起來。這不僅僅是手法高超,而是作者對事理看得很透徹,掌握了二者之間的辯證關係,正說明只有理解得深透,才有可能寫得明白。

名家點評

南宋·黃震:《思堂記》,特主無思之說。愚謂心之官則思,自古未聞無思之說。天下何思何慮,言理有自然不待思者也。不思而得,言德盛仁熟,不必思者也。如朋從爾思、思而不學之類,則戒人之過於思也。思不可無也。東坡才高識敏.事既立就,而又習用道家之說,以愛惜精神為心,故創言無思,非孔孟教人之意也。自得之趣,不可以訓者也。(《黃氏日鈔》卷六二《蘇文·記》)
明·姜寶:記思堂而專說無思之妙,辭若相繆,而意相通。(《三蘇文范》卷十四引)。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長子。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累除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穎州等。元豐三年(1080年)以謗新法貶謫黃州。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還。卒於常州。追諡文忠。博學多才,善文,工詩詞,書畫俱佳。於詞“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題材豐富,意境開闊,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來“詞為艷科”的傳統樊籬,以詩為詞,開創豪放清曠一派,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有《東坡七集》《東坡詞》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