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念佛三昧修學次第自序
念佛三昧行門繁多,每一行門之各種層次及過程變化亦非末學管窺所能具知。第以末法時代求實相之大心念佛人甚多,每患不得入處,故以《念佛三昧修學次第》為書名,用招大心念佛人之注目,庶能貢獻一己微薄之淺見,借收拋磚引璞成玉之目的;乃不顧毀譽,以“蕭平實”為筆名,借諸同修之福德與辛勞,將念佛三昧修學次第之講述錄音整理成文,編定篇章節目,付梓出版,贈與有緣。用報四恩三有,是為本書之緣起。
戰禍連年之後,承平四十餘年,台灣民眾胼手胝足、篳路藍縷,發展經濟。富裕閒暇之餘,開始有文化活動,追求心靈生活。若有菩薩未離隔陰之迷而再來人間,不能滿足於世間文化活動,必向哲學、宗教、佛學......等領域探索,追尋宇宙之實相、生命之本源。
而哲學不能補思惟之弊,科學不能濟物化之失,神學不免三界輪迴,佛學不免意識流轉,禪學不免空談之譏。唯有禪法(佛之正法,有別禪學。)能救諸弊。然禪法入門不易;尤其清朝以降,禪子定力大多不足,故難修證。祖師不得已乃倡看話頭功夫,以救時弊而免空談。多少禪子為看話頭功夫之難修而退縮,故不敢求明心見性;不免生死流轉、解脫無期;乃轉修念佛法門,求生極樂淨土,冀免輪迴。
聚居台灣島上之眾多佛子,十餘年來慈濟眾生,蔚成風氣。然廣植福德而缺慧業,不免偏於人天善法。復有一種佛子以數息打坐等定福修法誤為修慧之法,不知此等皆是人天有為福善。若聞“念佛三昧”一詞,便以為是淨土門之修法;殊不知念佛三昧即是禪、即是淨、即是密。普偏存在於諸宗派之中,非獨禪宗有之。然末學於此書中不欲說禪,乃純依淨土行者修學念佛法門之立場而說念佛;涵蓋範圍亦較《無相念佛》一書為廣,俾諸已發大心之念佛人得循序漸進而入實相。求生極樂者亦能提升蓮品,則所願足矣。
若有學佛人閱讀本書後起歡喜心或煩惱心而為文褒獎或毀罵,末學悉皆默然領納,不予置評。所以者何?一則餘年有限,而修學目標猶未達成,仍須努力。二則在家之人不受利養不求名聞故,不需為維護名聲利養而辯護對錯,毀譽由他便好。三則諸多同修仍需關照,實無閒暇為文論辯。四則實際理地,無有罵者受者,在此眾生與共之大夢中,一切隨緣,豈不妙哉!
書末附錄有二:其一是就由念佛入實相,親見自性彌陀者中,選取過程不同而具代表性之見道報告三則,以供體究念佛者參考。此三則念佛心得報告系初見道時所寫,已非凡夫外道境界,更何況距今已年余或二年余,與彼三人今日狀況已不可同日而語。古德所謂“悟後起修,日進千里。”讀者萬勿以二年前所寫見道報告內容來衡量此三人今日境界,否則便有過失。附錄之二為末學對當代佛子修道次第之建議表,並陳一切佛子參考。若萬中有一,得能相應,亦是佛門美事,末學預為隨喜焉。
本書承蒙林璧媛、陳敏彥、李文鳳、張果詠、游素香、陳秋美、高慈雯、高碧霞、黃郁棻、蔡嫦娥、林彩紅、張哲聰、許果川、陳瑞維、楊果欣、李艾華、林慧約、蘇士媛、劉近山、陳輝煌、李訓仁、龔韻秋居士等(依整理錄音帶次序)撥冗整理錄音帶文稿,許大至、劉近山居士校對,張果圜居士二校,及諸同修聚資印贈有緣,共成夢幻佛事,末學謹在此眾生與共之夢中,申致夢幻中無上的敬意。是為序。
菩薩戒子:蕭平實 謹識
公元1994年12月25日
作者簡介
蕭平實,甲申(1944)年生於台灣中部小鎮農家,世代務農,父祖皆三寶弟子。作者早年游於世務,厭惡迷信。中年歸命三寶,矢志求道,自成念佛功夫。未幾復探驪龍,額下得珠,發明智慧。遂發悲勇,誓願度眾,護正法眼,創辦台北市佛教正覺同修會、佛教正覺講堂。著有《無相念佛》等書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