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以GDP為核心的統計,建立在效用最大化假設的基礎上,認為有錢就快樂,增長就幸福。卡尼曼、黃有光、奚愷元等行為經濟學家的研究卻一致表明,經濟和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物質和貨幣的增長與幸福和快樂的關係就漸行漸遠了,人們的快樂和幸福,越來越多地表現為對事物的體驗,而不是事物本身,因此單單產品和勞務的增加,並不能增加幸福。
搞清楚這個問題對於我們的現實意義在於:如果GDP增長與“人民滿意不滿意”只有非常微弱的聯繫,兩者之間有一大塊空白需要彌補,那么“為人民謀幸福”就必須依靠以人為本的思路來進行,否則,就會在根本目標上出問題。
學術界將之稱為“享樂適應”或是“快樂水車”。當升職或是新房新車帶給我們的興奮逐漸消退時,我們又會開始去追求別的東西,如此周而復始。靚車、高檔時裝並非財富象徵。相反,這些東西表明一個人曾經很有錢,或者說選擇了借錢消費。花了這些錢後,人會變得更窮。所以說,記住,別被“快樂水車”撞倒。